儒在第9個字的詩句
儒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衣冠半是征戰士,窮儒浪作林泉民。 -- 出自唐·李白·少年行其三 ( 此詩嚴粲云是偽作 )
- 投筆將軍因笑我,迂儒。 -- 出自宋·蘇軾·南鄉子·旌旆滿江湖
- 往來戎馬間,邊風裂儒冠。 -- 出自宋·蘇軾·送曹輔赴閩漕
- 豈似草玄人,默默老儒館。 -- 出自宋·蘇軾·二公再和亦再答之
- 飄蕭覺素發,凜欲沖儒冠。 -- 出自唐·杜甫·義鶻行
- 家聲同令聞,時論以儒稱。 -- 出自唐·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 愿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 -- 出自唐·杜甫·憶昔二首
- 便說公卿,元自要通儒。 -- 出自宋·辛棄疾·江神子/江城子
- [劉三十二敦質,雅有儒風;庾七玄師,談佛理有可賞者。 -- 出自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 兒孫生我笑,趨揖已儒酸。 -- 出自宋·陸游·晨起
- 不是用心希陋巷,為儒自合耐寒饑。 -- 出自宋·陸游·冬夜
- 行省當年駐隴頭,腐儒隨牒亦西游。 -- 出自宋·陸游·縱筆
- 一盞昏燈北窗下,腐儒未輟讀書聲。 -- 出自宋·陸游·風雨
- 古仙曾歷考,強半出儒生。 -- 出自宋·陸游·秋懹
- 彼哉孔光輩,千載污儒林! -- 出自宋·陸游·予出蜀日嘗遣僧則華乞簽于射洪陸使君祠使君
- 南畝服勞勝乞食,腐儒垂死恥依僧。 -- 出自宋·陸游·書志
- 文章等卜祝,王公以儒戲;書成藏名山,此是千載事。 -- 出自宋·陸游·寓懷
- 老境朝晡數匙飯,腐儒生死一編書。 -- 出自宋·陸游·秋獲後即事
- 圣主不忘初政美,小儒唯有涕縱橫。 -- 出自宋·陸游·新夏感事
- 和親不用武,教子作儒生。 -- 出自宋·陸游·老將效唐人體
- 莫笑耽書不計年,寒儒業定幾生前。 -- 出自宋·陸游·五月十一日夜坐達旦
- 稽首周公萬世師,小儒命薄不同時。 -- 出自宋·陸游·聞蛩
- 孳孳訓來裔,堇堇作儒生。 -- 出自宋·陸游·書意示子孫
- 大手方司一世文,臞儒何敢望余塵。 -- 出自宋·陸游·次韻王給事見寄
- 掘葬與劓降,論乃愧儒先。 -- 出自宋·王安石·田單
- 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 -- 出自唐·孟浩然·書懷貽京邑同好①
- 肅穆升內殿,從容領儒冠。 -- 出自唐·劉禹錫·送韋秀才道沖赴制舉
- 番陽奇男子,衣冠本儒家。 -- 出自宋·歐陽修·贈潘景溫叟
- 臨行問我言,我◇本儒鯫。 -- 出自宋·歐陽修·送李太傅知冀州
- 蓮勺移家近七遷,魯儒章句世相傳。 -- 出自宋·晏殊·安昌侯
- --韓愈秦俗動言利,魯儒欲何匄。 -- 出自唐·韓愈·秋雨聯句
- 路旁莫作雨疏看,老儒不用橐中金。 -- 出自宋·楊萬里·送王監簿民瞻南歸
- 周子囊螢初學儒,學儒不就學星書。 -- 出自宋·楊萬里·送談命周從龍
- 鳳雛二妙繼乃祖,宗儒師儒賢弟昆。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龍泉李宗儒、師儒槐陰書院
- 知我滄溟心,脫略腐儒輩。 -- 出自唐·王昌齡·宿灞上寄侍御(王與)弟
- 奸聲入耳佞入心,侏儒飽飯夷齊餓。 -- 出自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立部伎
- 脫跡壯士場,甘心豎儒域。 -- 出自唐·元稹·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
- 一變至南宋,佛行而儒名。 -- 出自清·袁枚·詠史
- 地靈鐘杰俊,寧但拾儒科。 -- 出自宋·范成大·衡州石鼓書院
- 不得為弟子,名姓掛儒宮。 -- 出自唐·孟郊·夏日謁智遠禪師
- 森然瞻武庫,則是弄儒翰。 -- 出自唐·高適·東平留贈狄司馬(曾與田安西充判官)
- 飛軒不駐輪,感激漢儒臣。 -- 出自唐·盧綸·和金吾裴將軍使往河北宣慰…兼寄趙侍郎趙卿
- 仍聞廣練被,更有遠儒過。 -- 出自唐·盧綸·宴趙氏昆季書院因與會文并率爾投贈
- 今朝送旌旆,一減魯儒羞。 -- 出自唐·盧綸·送鮑中丞赴太原
- 風標當劇部,冠帶稱儒家。 -- 出自唐·盧綸·送元昱尉義興
- 明朝若更住,必擬隳儒冠。 -- 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詩·上真觀
- 談經用燕說,束棄諸儒傳。 -- 出自宋·黃庭堅·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
- 東方九尺長,不得侏儒祿。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感春五首
- 醉此洛陽人,佐郡深儒雅。 -- 出自宋·黃庭堅·憶帝京·鳴鳩乳燕春閑暇
- 愿聞解鞍脫兜鍪,老儒不用千戶侯。 -- 出自宋·黃庭堅·老杜浣花溪圖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