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在第9個字的詩句
儒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衡門隨我分,可是賤儒冠。 -- 出自宋·釋文珦·衡門
- 物外詣所樂,高談混儒釋。 -- 出自宋·釋延吉·游碧落洞
- 孔圣法言多纂輯,漢儒師學共修崇。 -- 出自宋·宋理宗·淳佑丙午講禮記皆錫宴秘書省賜侍讀少師鄭清
- 間歲至都城,始與里儒遇。 -- 出自宋·蘇頌·送鄭無忌南歸
- 方袍為佛者,學術以儒兼。 -- 出自宋·蘇頌·同呂縉叔諸君寄懷希用師
- 獻歲順成當大有,名儒過計與私憂。 -- 出自宋·蘇籀·陪侍知府待制丈巾山高設竊聞是日賡和去春林
- 浮云儻來寄,最貴非儒術。 -- 出自宋·蘇籀·僑居一首
- 使君素負凌霄志,臞儒何以換酡顏。 -- 出自宋·蘇籀·王叔明示長句訝烏澗人不出楚則失矣齊亦未為
- 門廬必高大,訓子擴儒文。 -- 出自宋·蘇籀·何武翼挽詞
- 苑宜開帝里,壇稱在儒家。 -- 出自宋·孫何·杏
- 社稷高帝孫,此公更儒苦。 -- 出自宋·孫應時·勝果僧舍與葉養源論武侯出處作數韻
- 一門嚴禮范,十世篤儒風。 -- 出自宋·孫應時·邵武李公晦方子佳士也以其祖澹軒先生呂之行
- 天孫鉛錄秘,論撰須儒魁。 -- 出自宋·王洋·聞劉行簡給事休致作詩寄之
- 拊掌一戲笑,何異侏儒場。 -- 出自宋·王洋·畫列子圖和韻
- 韓君令安成,政事飾儒雅。 -- 出自宋·王洋·寄題安福鳳林橋
- 至如浮屠宮,底用吾儒力。 -- 出自宋·五邁·簡同年刁時中俊卿
- 君昨粹嘉禾,施設皆儒者。 -- 出自宋·許應龍·送楊郎中守嘉興
- 凡骨雞仙安素履,腐儒學吏守邦條。 -- 出自宋·袁甫·和毛中書勸宵韻三首
- 翻然有抗章,屬之英儒耳。 -- 出自宋·袁說友·王恭父出守洋州二首
- 百辟共知尊上指,群儒何止戴言揚。 -- 出自宋·袁說友·恭和御制賜進士詩韻二首
- 庶幾亢吾宗,百世傳儒素。 -- 出自宋·袁說友·過袁村
- 環舍滿畦多且旨,寒儒專享未為貧。 -- 出自宋·袁燮·園蔬六首
- 浮世塵勞墮渺茫,真儒器業要韜藏。 -- 出自宋·袁燮·贈毛希元二首
- 綠窗怯寒顰翠娥,窮儒忍凍不能歌。 -- 出自宋·袁燮·和傅大卿喜雪
- 尺一除書與會稽,陋儒何以報天輝。 -- 出自宋·張伯玉·得越
- 戎裝吾亦可,初不礙儒冠。 -- 出自宋·張煒·騎馬
- 平生最知幸,獲附諸儒后。 -- 出自宋·鄭俠·謝曹公
- 潤色正須燕許手,小儒那有筆如椽。 -- 出自宋·周麟之·初除西掖士華兄以詩賀喜次韻為謝
- 余閒寓弧矢,勸講只儒生。 -- 出自宋·周南·皇帝合春帖子
- 難進而易退,終當守儒術。 -- 出自宋·祖無擇·游真陽石室
- 甄陶真宰事,桑土腐儒情。 -- 出自明·蔡文范·自瀛德趨東昌道中雜言八首
- 生涯謀釣艇,世事笑儒冠。 -- 出自明·藍仁·寄張云松
- 詩書仍課子,吾計且儒生。 -- 出自明·婁堅·課子二首
- 戰場應久定,問業有儒生。 -- 出自明·盛鳴世·送毛廣文之云中
- 斜日五云坊下路,老儒騎馬重躊躇。 -- 出自明·宋訥·壬子秋過故宮(十九首)
- 教筵分列郡,設官效儒宮。 -- 出自明·陶安·送程子厚還新安(子厚精陰陽家,嘗教授鉛山
- 褒衣側注反遭罵,豎儒瞋目稱而翁。 -- 出自明·屠應埈·高陽行
- 九卿集東閣,講官索儒宗。 -- 出自明·屠滽·解嘲詩(并序)
- 達人曠視任自然,小儒曲士競區區。 -- 出自明·王廷陳·行路難(五首)
- 大圣行藏且如此,小儒功名亦何有。 -- 出自明·薛蕙·行路難(三首)
- 久挾三千牘,不共侏儒囊。 -- 出自明·朱邦憲·張左虞燕京惠詩卻寄
- 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底處覓窮通。 -- 出自宋·蘇軾·子由在筠作東軒記,或戲之為東軒長老。
- 愿聞解鞍脫兜鍪,老儒不用千戶侯。 -- 出自宋·蘇泂·老杜浣花豀圖引
- 聲病消磨只古文,諸儒經術斗紛紜。 -- 出自宋·并敘·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