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在第6個字的詩句
潮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十里青山遠(yuǎn),潮平路帶沙。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 -- 出自宋·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遠(yuǎn)
-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 出自·王維·送邢桂州
-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 出自··
-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葉報秋歸樹難”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山遠(yuǎn)疑無樹,潮平似不流。”的意思及全詩翻譯鑒賞 -- 出自··
- 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 出自宋·蘇軾·八月十七復(fù)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
-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 -- 出自宋·蘇軾·六和寺沖師閘山溪為水軒
- 愁滿芳心,酒潮紅頰。 -- 出自宋·辛棄疾·踏莎行·萱草齊階
- 已想海門山,潮聲來入耳。 -- 出自唐·白居易·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藍(lán)溪
- 日落龍門外,潮生瓜步前。 -- 出自唐·白居易·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見寄二十四韻
- 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 -- 出自唐·白居易·潮
- 霽后當(dāng)樓月,潮來滿座風(fēng)。 -- 出自唐·白居易·初到郡齋寄錢湖州李蘇州
- 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 -- 出自唐·白居易·吳中好風(fēng)景二首
- 雁斷知風(fēng)急,潮平見月多。 -- 出自唐·白居易·松江亭攜樂觀漁宴宿
- 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 -- 出自唐·王維·送李判官赴東江
- 此身恰似弄潮兒,曾過了、千重浪。 -- 出自宋·陸游·一落索·識破浮生虛妄
- 露泣啼螿草,潮聲宿雁汀。 -- 出自宋·陸游·夜思
- 走沙人語若潮卷,爭橋炬火如星繁。 -- 出自宋·陸游·十月一日浮橋成以故事宴客凌云
- 系舟江浦待潮平,嘆息無人共月明。 -- 出自宋·陸游·系舟
- 日上金熔海,潮來雪卷江。 -- 出自宋·陸游·西興泊舟
- 偶觀掛席乘潮快,便覺懸車納祿遲。 -- 出自宋·陸游·過六和塔前江亭小憩
- 煙影侵蘆岸,潮痕在竹扉。 -- 出自唐·杜牧·漁父
- 卻下臨江路,潮深無渡船。 -- 出自唐·杜牧·暝投云智寺渡溪不得卻取沿江路往
- 吾行有定止,潮汐自東西。 -- 出自宋·王安石·泊姚江
- 雨過梅柳凈,潮來蒲稗深。 -- 出自宋·王安石·奉酬約之見招
- 百年滄洲自潮汐,事往不與波爭回。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 木落病身死,潮平歸思懸。 -- 出自唐·劉禹錫·思?xì)w寄山中友人
- 把酒問東溟,潮從何代生。 -- 出自宋·范仲淹·和運使舍人觀潮
- 山分江色破,潮帶海聲來。 -- 出自宋·范仲淹·送識上人游金山寺
- 往問瀧頭吏,潮州尚幾里。 -- 出自唐·韓愈·瀧吏
- 岸昏涵蜃氣,潮滿應(yīng)雞聲。 -- 出自唐·駱賓王·早發(fā)淮口望盱眙
- 山盡酣余勢,潮歸殿去波。 -- 出自宋·楊萬里·曉泊丹陽館
- 高閣連云壓潮白,前山倒影入杯青。 -- 出自宋·楊萬里·引見前一夕,寓宿徐元達(dá)小樓,元達(dá)招符君俞
- 潮戶迎潮擊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 -- 出自唐·元稹·去杭州
- 酒力欺朝寒,潮紅上妝面。 -- 出自宋·范成大·紅梅
- 東風(fēng)吹雨晚潮生,疊鼓催船鏡里行。 -- 出自宋·范成大·晚潮
- 雨過張帆重,潮來汲井渾。 -- 出自宋·范成大·浙東舟中
- 漂流處、莫趁潮汐。 -- 出自宋·周邦彥·六丑 薔薇謝后作
- 漁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 出自唐·張籍·夜到漁家
- 歸時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還蕩槳。 -- 出自唐·張籍·相和歌辭·采蓮曲
- 閑尋泊船處,潮落見平沙。 -- 出自唐·張籍·宿江店
- 天長百越外,潮上小江西。 -- 出自唐·劉長卿·賈侍郎自會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見寄一首
- 氣混京口云,潮吞海門石。 -- 出自唐·劉長卿·京口懷洛陽舊居,兼寄廣陵二三知己
- 獨過潯陽去,潮歸人不歸。 -- 出自唐·劉長卿·和州送人歸復(fù)郢
- 煙際指金陵,潮時過湓口。 -- 出自唐·劉長卿·孫權(quán)故城下懷古,兼送友人歸建業(yè)
- 孤舟漾漾寒潮小,極浦蒼蒼遠(yuǎn)樹微。 -- 出自唐·劉長卿·登松江驛樓北望故園
- 暮帆何處落,潮水背人歸。 -- 出自唐·劉長卿·奉送盧員外之饒州
- 岸明殘雪在,潮滿夕陽多。 -- 出自唐·劉長卿·送韓司直
- 何處人聲似潮泝,黑云驟起滿山風(fēng)。 -- 出自宋·文天祥·至揚州
- 風(fēng)起千灣浪,潮生萬頃沙。 -- 出自宋·文天祥·賣魚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