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在第6個字的詩句
潮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海風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漲? -- 出自近代·弘一·西江月 宿塘沽旅館
- 月明三峽曙,潮滿二江春。 -- 出自唐·張循之·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
- 晚潮未至早潮落,井邑暫依沙上頭。 -- 出自唐·劉言史·越井臺望
- 艤棹乘早潮,潮來如風雨。 -- 出自唐·陶翰·乘潮至漁浦作
- 山色垂趨府,潮聲自到門。 -- 出自唐·李嘉祐·送越州辛法曹之任
- 山色潛知近,潮聲只聽來。 -- 出自唐·李嘉祐·和韓郎中揚子津玩雪寄嚴維
- 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欄。 -- 出自唐·李嘉祐·仲夏江陰官舍寄裴明府
- 山陽郭里無潮,野水自向新橋。 -- 出自唐·李嘉祐·白田西憶楚州使君弟
- 山影乍浮沉,潮波忽來往。 -- 出自唐·薛據·西陵口觀海
-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 -- 出自唐·竇常·北固晚眺
- 只隔春江一潮信,可有閒訪故人來。 -- 出自宋·鄭獬·招余補之
- 吳江雖有晚潮回。 -- 出自宋·王質·虞美人·綠陰夾岸人家住
- 閘水清兼濁,潮天雨復晴。 -- 出自宋·陳造·次瓜州
- 丈亭系纜待潮生,徙倚才容一炊許。 -- 出自宋·陳造·丈亭
- 相思意、不離潮汐。 -- 出自宋·方千里·六丑·看流鶯度柳
- 橫江一葦聽潮來,江月飛霜落酒杯。 -- 出自宋·李廌·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
- 女兒浦口晚潮平。 -- 出自宋·徐俯·浣溪沙
- 桐孫枝有海潮音,玉指初調萬簌沉。 -- 出自宋·王灼·無題
- 云散山排仗,潮生浪趁衙。 -- 出自宋·李彌遜·瓜步阻風作
- 路轉山容改,潮平水色回。 -- 出自宋·李彌遜·發桐廬
- 扁舟欲趁晚潮發,別袂莫煩樽酒留。 -- 出自宋·董穎·次韻文約贈行
- 涼飆應律驚潮韻,曉對彩蟾如水。 -- 出自宋·曹勛·賞松菊
- 天風海濤助潮音,普聞四眾及一切。 -- 出自宋·曹勛·施磨衲與惠因長老
- 卻驅滄海白潮來,濤浪初平不成怒。 -- 出自宋·胡寅·曉乘大霧訪仲固
- 月池方漫汗,潮山天崢嶸。 -- 出自宋·胡寅·人日驚蟄前數日大雪寄孫奇父韓叔夏
- 道滿三千界,潮音未許緘。 -- 出自宋·吳芾·登景星巖
- 水鄉經月雨,潮海暮春天。 -- 出自宋·王之望·龍華山寺寓居十首
- 曉日見初出,潮波無時平。 -- 出自宋·王之望·初至鴻佑成二百字
- 鵲起驚紅雨,潮生漲碧瀾。 -- 出自宋·王千秋·南歌子·鵲起驚紅雨
- 昌黎寧許到潮陽。 -- 出自·姚述堯2·浣溪沙
- 滁上功尤著,潮陽政愈明。 -- 出自宋·樓鑰·丁寺丞挽詞
- 凄涼千古意,潮落又潮生。 -- 出自宋·樓鑰·蔣慈谿挽詞
- 埭高幾如山,潮至不留殘。 -- 出自宋·樓鑰·送淳丞上虞
- 峰頭丹井隨潮信,松下禪房舊祖關。 -- 出自宋·樓鑰·宿登山
- 江接東溟闊,潮從八月高。 -- 出自宋·廖行之·觀潮
- 山明新雨澤,潮涌亂云流。 -- 出自宋·趙善括·同王秘校和同年五使君韶餞送嚴文守江陰
- 一杯何事便潮紅。 -- 出自宋·程垓·浣溪沙
- 云山尖頭海潮涌,九月天雪山葉重。 -- 出自宋·葉適·明覺寺
- 杯綠泛,臉紅潮。 -- 出自宋·郭應祥·鷓鴣天·古遂長沙千里遙
- 君之來兮鞭潮,令冰夷兮毋驕。 -- 出自宋·高似孫·九懷·春游
- 篾帆松艇趁潮生,隔岸平疇喚得譍。 -- 出自宋·魏了翁·八月七日被命上會稽沿途所歷拙於省記為韻語
- 靈鼉一鼓振潮音,征夢迢遙枕畔聞。 -- 出自宋·劉學箕·聞寺中曉鼓
- 江山不逐寒潮晚,陵墓猶含古木春。 -- 出自宋·周文璞·送人之金陵
- 夕陽滿孤村,潮勢吞兩岸。 -- 出自宋·張榘·約臺府同官王元敬以次七人登巾山以前峰月照
- 風影舞,露痕潮。 -- 出自宋·劉子寰·阮郎歸·長條裊裊串紅綃
- 送帆檣杳杳,潮汐悠悠。 -- 出自宋·史雋之·望海潮·危岑孤秀
- 江闊風帆急,潮回沙露痕。 -- 出自宋·王柏·舟中和葉圣予三首
- 天形低赴海,潮勢直通吳。 -- 出自宋·趙崇嶓·句
- 郭外足幽勝,潮入漲溪流。 -- 出自宋·李昴英·水調歌頭·郭外足幽勝
- 但石城西踞,潮平白鷺,浮圖南峙,云淡烏衣。 -- 出自宋·吳景伯·沁園春·再上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