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在第6個字的詩句
潮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過嶺行多少,潮州漲滿川。 -- 出自唐·賈島·寄韓湘
- 穴通茆嶺下,潮滿石頭西。 -- 出自唐·賈島·寄顧非熊
- 蟹奴晴上臨潮檻,燕婢秋隨過海船。 -- 出自唐·皮日休·送李明府之任海南
- 闉阇半壞驚潮信,隍壑初深見劫灰。 -- 出自宋·蘇轍·次韻筠守毛維瞻司封觀修城三首
- 闉闍半壞驚潮信,隍壑初深見劫灰。 -- 出自宋·蘇轍·次韻筠守毛維瞻司封觀修城三首
- 北風江上落潮痕,恨不乘舟便到門。 -- 出自宋·蘇轍·題都昌清隱禪院
- 醉吟揮弄清潮水,誰信從前戒律人。 -- 出自宋·蘇轍·張惕山人即昔所謂惠思師也余舊識之於京師忽
- 醉吟揮弄清潮水,誰信従前戒律人。 -- 出自宋·蘇轍·張惕山人即昔所謂惠思師也余舊識之于京師忽
- 一帆江上暮潮平。 -- 出自宋·吳文英·風入松·一帆江上暮潮平
- 西陵人去暮潮還。 -- 出自宋·吳文英·浪淘沙·綠樹越溪灣
- 片云飛趁春潮去,紅軟長安道。 -- 出自宋·吳文英·探芳信·探春到
- 藏壓蟠龍宅,潮渰瘞鶴銘。 -- 出自宋·戴復古·焦山
- 津頭曉步落潮痕,行盡蒲根到柳根。 -- 出自宋·戴復古·江濱曉步
- 清聲足重江潮望,直筆寧辭館閣招。 -- 出自元·王冕·送宇文子貞
- 秦郵驛近江潮遠,是剔銀燈詛我時。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43
- 佳期學取弄潮兒,人縱無情潮有信。 -- 出自宋·賀鑄·木蘭花/玉樓春
- 雪密魚依罧,潮回蚌委沙。 -- 出自宋·賀鑄·歲暮舟居臥病懷寄金陵和上人
- 山經七澤斷,潮自九江回。 -- 出自宋·賀鑄·江夏寓興二首之一
- 帆開曉風疾,潮落夜江空。 -- 出自宋·司馬光·送高陟歸金陵
- 吳船漸起晚潮生,蠻榼未空寒日短。 -- 出自宋·張先·木蘭花/玉樓春
- 畫船齊岸暗潮平。 -- 出自宋·張先·定風波令/定風波
- 朝暮萬景,寒潮弄月,亂峰回照。 -- 出自宋·張先·熙州慢·武林鄉
- 錢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 -- 出自唐·徐凝·觀浙江濤
- 不憂清客隨潮去,自有諸郎能夜行。 -- 出自明·湯顯祖·送安卿
- 金燈颯颯夜潮寒,樓觀春陰海氣殘。 -- 出自明·湯顯祖·廣陵夜
- 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 -- 出自清·朱彝尊·賣花聲·雨花臺
- 精神來往如潮候,氣血盈虛似月魂。 -- 出自宋·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 臥聞雨吼是潮奔,直恐橫舟墮海門。 -- 出自宋·白玉蟾·疑潮
- 肺肝上氣若潮涌,舊劑再歠猶淋沙。 -- 出自明·劉基·老病嘆
- 幾番夜雨寒潮泊,空城下、浪打蒹葭。 -- 出自清·陳維崧·江南憶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韻
- 送卿歸去海潮生,點染生絹好贈行。 -- 出自近代·蘇曼殊·調箏人將行,出綃屬繪金粉江山圖,題
- 云開方見日,潮盡爐峰出。 -- 出自唐·戴叔倫·撫州對事后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
- 雁至草猶春,潮回檣半濕。 -- 出自唐·陳陶·番禺道中作
- 綠云低攏,紅潮微上,畫幕梅寒初透。 -- 出自宋·李之儀·鵲橋仙·風清月瑩
- 沙平古樹迥,潮滿曉江晴。 -- 出自唐·權德輿·送謝孝廉移家越州
- 濡腴澤槁兮潮之恩,不尸其功兮歸于混元。 -- 出自唐·陸龜蒙·迎潮送潮辭·迎潮
- 樹老見家日,潮平歸縣時。 -- 出自唐·錢起·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 海氣蒸云黑,潮聲隔雨深。 -- 出自唐·錢起·晚入宣城界(一作春江晚行)
- 云離大雷樹,潮入秣陵山。 -- 出自唐·司空曙·送鄭況往淮南
- 雁起斜還直,潮回遠復平。 -- 出自唐·李端·送新城戴叔倫明府
- 樹色連秋靄,潮聲入夜風。 -- 出自唐·張祜·題樟亭
- 岸幽云滿石,潮落蚌生泥。 -- 出自宋·梅堯臣·淮上雜詩六首
- 舟從瓜步去,潮自蔣山回。 -- 出自宋·梅堯臣·送賢良田太丞通判江寧
- 何時更看弄潮兒,頭戴火盆來就濕。 -- 出自宋·梅堯臣·青龍海上觀潮
- 上磯亦不待潮應,爭牽篾纜泥污衣。 -- 出自宋·梅堯臣·送次道學士知太平州因寄曾子固
- 雪侵樓上迎潮眼,花擁湖中泛月身。 -- 出自宋·王禹偁·送張監察通判余杭
- 山頭日落暮潮平,一帶荷花自秋色。 -- 出自宋·朱翌·聞鄰舟琵琶
- 雪山滿眼寒潮急,憑伏歸鴻一問津。 -- 出自宋·朱翌·次韻常子正
- 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風。 -- 出自宋·陳師道·泛淮
- 沙軟留徐步,潮回趁急流。 -- 出自宋·陳師道·送趙朝請赴蘇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