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在第6個字的詩句
潮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云歸樹欲無,潮落山疑長。 -- 出自宋·釋惠崇·剡中秋懷晝師
- 月憐秋后見,潮愛夜深聞。 -- 出自宋·釋智圓·寄江上僧
- 沙漲中洲闊,潮沖古路偏。 -- 出自宋·釋智圓·江上作
- 天霽晨帆駛,潮回夜艑輕。 -- 出自宋·宋庠·送馀姚顧尉
- 凌凌逐鱷文,潮民蒙其禧,心將元化合,功與天地齊。 -- 出自宋·石介·讀韓文
- 渡頭人語知潮上,下看南江東北流。 -- 出自宋·陶弼·登潮月亭
- 石門見月隨潮早,洸口聞猿上峽遲。 -- 出自宋·陶弼·廣州
- 桂多天竺子,潮欠海門聲。 -- 出自宋·陶弼·西湖
- 煙消月落早潮平,山影沉沉壓漁屋。 -- 出自明·李日華·畫扇
- 明朝詩逐暮潮還,余意憑師筆端說。 -- 出自宋·王铚·明師見和梅詩再用韻兼奉送還福唐
- 畢生欲賦觀潮閣,立盡斜陽倦復(fù)還。 -- 出自宋·陳傅良·和沈守持要觀潮閣留題
- 日落山含斗,潮回浦見沙。 -- 出自宋·陳傅良·贈石時亨
- 煙滿空翔鶴,潮翻??v鯨。 -- 出自宋·張镃·對雪
- 春風(fēng)荻渚暗潮平,紫綠尖新嫩茁生。 -- 出自宋·武衍·蘆筍
- 兩橋橫處放潮回,橋外花村漲晚埃。 -- 出自宋·葉茵·次范無外孫花翁游法喜寺韻二首
-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fēng)萬世為美談。 -- 出自宋·劉宰·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 夜靜惟聞犬,潮平不見沙。 -- 出自宋·劉黻·過白沙
- 江聲噴岸坼,潮勢激帆危。 -- 出自宋·陳起·黃路鈐詩來告別
- 錢塘江上夜潮過。 -- 出自宋·鄭協(xié)·錢塘晚望
- 帆影分南北,潮聲變古今。 -- 出自宋·林景熙·飛云渡
- 斷紅還逐晚潮回,相映枝頭紅更苦。 -- 出自近代·鄭文焯·玉樓春
- 舟子呼同侶,潮頭漸漸生。 -- 出自·陳昂·早發(fā)
- 日落青溪柵,潮平白鷺洲。 -- 出自·陳昂·江南旅情
- 平沙雁逐寒潮起,野樹鴉隨亂葉飛。 -- 出自明·沈周·楚江秋晚二首題陳味芝所藏燕龍圖畫卷(成化
- 林暝鳥翻樹,潮來月滿沙。 -- 出自明·張時徹·宿南渡
- 雞鳴海曙寒潮小,雁引秋聲落葉間。 -- 出自明·王恭·行次海上
- 野曠天平入,潮生海倒流。 -- 出自宋·蔡肇·登焦山二首
- 移舟別浦待潮生,客子匆匆又夜行。 -- 出自宋·陳必復(fù)·夜發(fā)江城
- 只道潮聲落,潮來復(fù)有聲。 -- 出自宋·陳杰·浙江潮
- 云崩石道險,潮落海門高。 -- 出自宋·陳襄·觀海
- 於人有信惟潮候,去處無嗔是鵲聲。 -- 出自宋·戴表元·再寄曹居士
- 地形緣水盡,潮勢挾山來。 -- 出自宋·戴栩·勸耕題正覺寺詩次王文康韻二首
- 身老不重少,潮平還復(fù)生。 -- 出自宋·方回·喜趙賓旸至次韻舟行二首
- 何當(dāng)插翅渡潮海,月門吾敲堂吾升。 -- 出自宋·方回·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yè)詩
- 海風(fēng)石首隨潮上,梅雨航船入市浮。 -- 出自宋·方回·是日大雨水漲
- 夕陽彭蠡浦,潮水浙河流。 -- 出自宋·方回·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韻
- 樹鳴秋雨急,潮過海天涼。 -- 出自宋·方回·八月十八日天曉二首
- 地涌溪云白,潮推海日紅。 -- 出自宋·顧逢·寄徑山首座
- 潮南得先生,潮南千載足。 -- 出自宋·黃補·韓木
- 林白山云出,潮紅海日生。 -- 出自宋·黃庚·江樓
- 六幅青帆趁潮去,一樽白酒扣舷歌。 -- 出自宋·蔣堂·吳淞江
- 歸程不待春潮漲,孤憤難憑斗酒銷。 -- 出自宋·金君卿·離山陽阻風(fēng)少憩歸思浩然
- 月上千峰雪,潮生萬壑雷。 -- 出自宋·李處權(quán)·武林偶作
- 雨密絲桐潤,潮平釣石沈。 -- 出自宋·李堪·句
- 昔日松江上,潮翻定海來。 -- 出自宋·劉嘉謨·定海橋
- 乾霜落丹楓,潮水清且淺。 -- 出自宋·陸文圭·送宋春卿之官湘陰
- 山中那得有潮音,尊師鼻息如雷響。 -- 出自宋·陸文圭·題金陵海月潮卷
- 東山山下海潮通,一片江流出鏡中。 -- 出自宋·倪光蘭·剡溪
- 云行天欲動,潮長屋如浮。 -- 出自宋·潘玙·秋日江居
- 夜分驚日浴,潮落見鯨游。 -- 出自宋·齊唐·登狼山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