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在第6個(gè)字的詩句
杖在第六個(gè)字的詩句
-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 出自明·沈周·題畫
- 無由謁明主,杖策還蓬藜。 -- 出自唐·李白·贈(zèng)從弟冽
- 我來無時(shí)節(jié),杖屨自推扉。 -- 出自宋·蘇軾·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遶城觀荷花,登峴山亭
- 門生與兒子,杖屨聊相從。 -- 出自宋·蘇軾·和陶貧士七首
- 但遣詩人歌杖杜,不妨侍女唱陽關(guān)。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雄州還朝留別
- 清曉披衣尋杖藜,隔墻已見最繁枝。 -- 出自宋·蘇軾·黃州春日雜書四絕
- 桃源信不遠(yuǎn),杖藜可小憩。 -- 出自宋·蘇軾·和陶桃花源
- 行人亦結(jié)束,杖杜乃歸期。 -- 出自宋·蘇軾·次韻錢穆父會(huì)飲
- 我欲往兮奉杖藜,獨(dú)長嘯兮謝阮嵇。 -- 出自宋·蘇軾·清溪詞
- 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jié)宛轉(zhuǎn)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 出自宋·蘇軾·鐵拄杖(并敘)
- 系舟接絕壁,杖策窮縈回。 -- 出自唐·杜甫·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xué)堂遺跡
-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 -- 出自唐·杜甫·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
- 焉得輟兩足,杖藜出嶇嶔。 -- 出自唐·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
- 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 江行和楊濟(jì)翁韻
- 城礙夕陽宜杖履,山供醉眼費(fèi)云煙。 -- 出自宋·辛棄疾·和趙直中提干韻
- 還問我、清游杖履公良苦。 -- 出自宋·辛棄疾·山鬼謠/摸魚兒
- 記取放翁扶杖處,渚蒲煙草濕黃昏。 -- 出自宋·陸游·散步至三家村
- 笑語床隅拄杖子:即今惟汝是同參。 -- 出自宋·陸游·十月二四日夜夢中送廬山道人歸山
- 去年已媿曳杖來,今者更用兒扶拜。 -- 出自宋·陸游·新秋往來湖山間
- 病去身輕試杖藜,滿村蕎麥正離離。 -- 出自宋·陸游·縱步近村
- 系纜便增筇杖興,倚窗時(shí)聽棹歌聲。 -- 出自宋·陸游·新灘舟中作
- 有時(shí)苦頑痹,杖藜寄相羊。 -- 出自宋·陸游·春和初遷坐堂中
- 幸有床頭藤杖在,登臨未遽嘆吾衰。 -- 出自宋·陸游·北窗即事
- 舍北偶然倚杖,盡見古人用心。 -- 出自宋·陸游·舍北閑望作六字絕句
- 床邊獨(dú)有拄杖子,疾病相扶真我友。 -- 出自宋·陸游·拄杖歌
- 舍舟城南居,杖屨日相因。 -- 出自宋·王安石·贈(zèng)張康
- 豈但故多扶杖祝彭聃。 -- 出自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 閉關(guān)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 出自唐·孟浩然·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①
- 稚子有素約,杖屨從我戲。 -- 出自宋·楊萬里·行圃
- 荷畚至洛陽,杖策游北門。 -- 出自唐·王昌齡·詠史
-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 -- 出自唐·劉長卿·送勤照和尚往睢陽赴太守請
- 雙屐參差錫杖斜,衲衣交膝對天花。 -- 出自唐·盧綸·題嘉祥殿南溪印禪師壁畫影堂
- 蔣侯真好事,杖屨喜接連。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玉芝園
- 官閑得勝日,杖屨之林臯。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送劉士彥赴福建轉(zhuǎn)運(yùn)判官
- 八百老彭嗟杖晚,可憐矍鑠馬征南。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
- 今得云門柱杖,打破鬼窟靈床。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南安巖主大嚴(yán)禪師真贊
- 平湖近西垣,杖屨可以游。 -- 出自宋·蘇轍·和遲田舍雜詩九首
- 簡書日填委,杖屨每幽獨(dú)。 -- 出自宋·蘇轍·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其五山齋
- 昔年蘇夫子,杖屨無不之。 -- 出自宋·蘇轍·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舊識(shí)子瞻能言西湖舊
- 偶遇故人同杖履,梅花樹下一詩成。 -- 出自宋·戴復(fù)古·寧鄉(xiāng)道上遇張伯聲
- 某水某丘在,杖藜隨處行。 -- 出自元·王冕·歸來 其二
- 主人京洛舊,杖屨容參陪。 -- 出自宋·賀鑄·游靈壁蘭皋園
- 傳燈遍都邑,杖錫游王公。 -- 出自唐·崔顥·贈(zèng)懷一上人
- 簿書偷暇日,杖屨想幽人。 -- 出自宋·曾鞏·寄鄆州邵資政蒙問敝邑山水之景,見索新詩,
- 日攜二三子,杖屨屢觀省。 -- 出自宋·曾鞏·北湖
- 歸來褫冠帶,杖屨行東園。 -- 出自宋·司馬光·晚食菊羹
- 何事多時(shí)疏杖屨,亦緣避俗屏冠巾。 -- 出自宋·白玉蟾·易道錄招飲五首
- 山猿恐我呼杖屨,啼到日高太二時(shí)。 -- 出自宋·白玉蟾·周唐輔仙居莊作
- 坐斷壺山景,杖頭風(fēng)月濃。 -- 出自宋·白玉蟾·贈(zèng)李道士謁仙行
- 唯當(dāng)與樵者,杖錫入天臺(tái)。 -- 出自唐·李端·贈(zèng)衡岳隱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