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在第6個字的詩句
杖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畫出須菩提。 -- 出自宋·釋惟政·自題像
- 明眼漢擔拄杖繞天下橫行,為什么透這些子不得。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秋風襲衣,拄杖{脖月換足}跳。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暇政去旌旆,杖策訪林邱。 -- 出自宋·釋元凈·龍井新亭
- 鈐鎚之在握,杖拂之當拳。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捋須黃檗,奪杖芭蕉。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寄語山形拄杖子,大家相伴做叢林。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只個山形拄杖子,與君觸處相隨走。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掛拂之喝,拄杖之竄。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葛陂化龍之杖,陶家居蟄之梭。 -- 出自宋·釋正覺·頌古一百則
- 袈娑在肩,柱杖入握。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寫真求贊
- 阿誰床頭拄杖子,乞我款曲尋云根。 -- 出自宋·釋正覺·拜芭蕉情禪師
- 孤坐默默,倚杖沉沉。 -- 出自宋·釋正覺·從首座畫予於松石間求贊
- 一點丐心盟杖屨,十分化事入鎚鉗。 -- 出自宋·釋正覺·云上人持缽求頌
- 忽然突出拄杖頭,拋對雪峰大張口。 -- 出自宋·釋重顯·頌一百則
- 有拄杖與拄杖,擊木無聲。 -- 出自宋·釋子益·偈頌七十六首
- 無拄杖奪拄杖,敲空作響。 -- 出自宋·釋子益·偈頌七十六首
- 深淺聊將拄杖探,忽然平地起波瀾。 -- 出自宋·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 提起衲僧拄杖子,五湖四海沸如湯。 -- 出自宋·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 奪卻衲僧拄杖,當下便無伎倆。 -- 出自宋·釋宗杲·示祥云懿長老
- 二浙江山拄杖頭,脫胎略根塵靜悄悄。 -- 出自宋·釋祖欽·了明上人
- 只將者個拄杖,用作降魔鐵杵。 -- 出自宋·釋祖先·偈頌四十二首
- 無端被者主杖子,對眾一時俱漏洩。 -- 出自宋·釋祖先·偈頌四十二首
- 筇竹杖,筇竹杖,敬齋惠我侔璆璗。 -- 出自宋·舒岳祥·憶筇竹杖詞
- 路回蓬島下,杖化葛陂邊。 -- 出自宋·宋無·寄眠云處士
- 江山端有待,杖履偶相同。 -- 出自宋·宋之才·隆山院
- 疇昔逍遙曳杖時,鑾輿臨哭從官悲。 -- 出自宋·蘇頌·知樞密院孫溫靖公挽辭二首
- 復土裕陵日,杖桐方守殯。 -- 出自宋·蘇頌·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 或資登覽逸杖屨,或供睇望煩留情。 -- 出自宋·唐士恥·兩溪
- 庭院每驚攜杖履,羹墻長見畫容儀。 -- 出自宋·汪真·憶父母
- 篇章時繼續,杖履屢追隨。 -- 出自宋·王洋·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 亦有好事者,杖藜訪層陰。 -- 出自宋·王洋·次韻劉希顏李泰發龍井壽圣請獻辨才詩
- 巖酒縱登覽,杖屨陪徜徉。 -- 出自宋·吳居仁·彈子巖題名
- 溪橋入庭下,杖履可忘憂。 -- 出自宋·鮮于侁·洋州三十景·過溪亭
- 憑欄幾游目,杖策時臨履。 -- 出自宋·邢恕·題愚溪
- 乘興登臨弗杖藤,絕巔未已覺身輕。 -- 出自宋·楊承祖·歸耕亭二首
- 野人無別事,杖策又郊行。 -- 出自宋·楊公遠·喜晴
- 萬景出奇供杖履,群峰環翠拱樓臺。 -- 出自宋·楊簡·偶成
- 低垂石室洞,杖屨易躋攀。 -- 出自宋·葉林·石室洞
- 日日春泥妨杖藜,一聲何處子規啼。 -- 出自宋·喻良能·春興
- 二文邈乎其杖幾,一編且誦蘇夫子。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王待制讀東坡詩兼述韓歐之美一首
- 明夜月華滿,杖藜能過不。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季直小疾初愈見寄
- 游子政須供杖屨,老僧應有痼煙霞。 -- 出自宋·袁說友·飯西湖兜率寺
- 空王龍鐘曳杖立,彌勒游戲挑囊眠。 -- 出自宋·曾季貍·雷公保國寺畫壁
- 落日郊原獨杖藜,偶尋蕭寺坐移時。 -- 出自宋·曾季貍·楊源寺
- 千步畫廊敲杖子,朱衣雙引相公來。 -- 出自宋·張公庠·宮詞
- 我亦慕明德,杖藜往從之。 -- 出自宋·張九成·擬古
- 秋意入茅屋,杖策登平原。 -- 出自宋·張九成·秋興
- 斜日疏林獨杖過,避人歸鳥拂煙蘿。 -- 出自明·張掞·過朱卿宅
- 靸著芒鞋不杖藜,嘯泉歸去衣裳濕。 -- 出自宋·趙汝回·贈劉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