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在第6個字的詩句
杖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日長原野靜,杖策步幽巘。 -- 出自唐·李端·歸山招王逵
- 老生涯,沽酒杖,釣魚磯。 -- 出自宋·無名氏·水調歌頭 此首前原有水調歌頭不用尋神水一
- 閑倚拿云竹杖,佳處日躋攀。 -- 出自宋·無名氏·水調歌/水調
- 日影轉時從杖履,花陰交處傍樽罍。 -- 出自宋·邵雍·安樂窩中吟
- 逍遙人事外,杖屨入杉蘿。 -- 出自唐·朱慶馀·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 常嗟彭祖悔杖晚,不見王母桃花紅。 -- 出自宋·晁補之·秋夜古風
- 端居歲已晏,杖履亦蕭然。 -- 出自宋·張耒·八月十一日晨興三首
- 又聞子亦行,杖履若飄駛。 -- 出自宋·張耒·寄參寥
- 脫遺簪笏玩杖屨,招揖魚鳥營池臺。 -- 出自宋·張耒·次韻蘇公武昌西山
- 谷鳥有和聲,杖藜北園路。 -- 出自宋·張耒·谷鳥
- 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 -- 出自宋·張耒·喜晴有感呈晁郎
- 整駕肅時命,杖策將遠尋。 -- 出自魏晉·陸機·猛虎行
- 常思一往游,杖履窮昏晡。 -- 出自宋·王令·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
- 拂衣出城隅,杖策循湖陰。 -- 出自宋·翁卷·登飛霞山作
- 照見紗巾藜杖、帶香歸。 -- 出自宋·陳與義·虞美人·超然堂上閑賓主
- 老去事多藜杖在,夜來秋到葉聲長。 -- 出自宋·陳與義·秋日客思
- 幅巾朝帝罷,杖策去官忙。 -- 出自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 云山橫爽氣,杖履屬空床。 -- 出自宋·毛滂·趙樂道挽詩二首
- 袖攜詩卷重,杖揭缽囊偏。 -- 出自宋·魏野·送懷古上人游錢塘
- 琴書家慣有,杖印客疑無。 -- 出自宋·魏野·贈長安知縣陳堯佐
- 瓶惟添瀑布,杖祇卓莓苔。 -- 出自宋·魏野·送文兆上人南歸
- 螺頂仙人騎杖來,天衣曉帶雪山雪。 -- 出自明·袁宏道·文殊臺
- 深溪人不到,杖策獨緣源。 -- 出自唐·耿湋·仙山行
- 日君同里閭,杖履數相過。 -- 出自宋·韓維·答曼叔見寄
- 幾日西郊回杖錫,小窗同聽竹風聲。 -- 出自宋·韓維·對雪偶成三頌呈芳公長老兼簡收貴二上人
- 丹鉛涂舊史,杖屨接幽禪。 -- 出自宋·韓維·依韻和貢父見寄
- 終期濯涼風,杖策縱高步。 -- 出自宋·韓維·游城南雙塔寺
- 乘興幾時回杖履,后池泉溜有余音。 -- 出自宋·韓維·和君俞屬疾見詒
- 何當老吾里,杖屨日相尋。 -- 出自宋·韓維·潁橋會曼叔坐中寫呈
- 不用窮探費杖藜,隱然林壑挾城陴。 -- 出自宋·方信孺·漓山云崖軒
- 野鶴相將拄杖前,倚松穿竹各欣然。 -- 出自宋·方岳·山行
- 老去詩猶堪杖屨,快哉風亦懶衣冠。 -- 出自宋·方岳·熱
- 春晚有詩供杖屨,日長無事樂鋤耕。 -- 出自宋·方岳·過李季子丈
- 歸來乎令威,杖屨費幽討。 -- 出自宋·方岳·寄題朱塘晦翁亭
- 憑仗鞋尖與杖頭,浮生腐骨總悠悠。 -- 出自清·錢謙益·雨不止題壁
- 兩袖春風一杖藜,等閒踏破柳橋西。 -- 出自宋·真山民·西湖圖
- 管領東風入杖藜,落梅香里已招提。 -- 出自宋·真山民·圣果院訪忠上人不值
- 散步閑扶短杖,正襟危坐高岡。 -- 出自·顧隨·臨江仙 游圓明園
- 舄下走飛瀑,杖頭開洞開。 -- 出自清·張維屏·登黃巖絕頂
- 各與三十拄杖,少喜多嗔。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一片兩片拄杖頭,或卷或舒林木外。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文彩全彰拄杖頭,吳山楚水興悠悠。 -- 出自宋·釋普度·送文上人游臺蕩
- 彼美谷口翁,杖策來往頻。 -- 出自宋·楊時·藏春峽·詠歸堂
- 竹下逢僧投杖揖,蘿間候客抱琴行。 -- 出自明·高啟·寄題張著作菁山隱居
- 早追隨、先生杖屨,互鄉童子。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家有仙禽二
- 未妨扶九節杖,似曾踏八花磚。 -- 出自宋·劉克莊·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 何須近青藜杖,不愿如紫石棱。 -- 出自宋·劉克莊·左目痛六言九首
- 久在文公幾杖旁,暮年所得最精祥。 -- 出自宋·劉克莊·哭黃直卿寺丞二首
- 耄齒阻陪鳩杖列,瞽言曾獻獸樽前。 -- 出自宋·劉克莊·戊午元日二首
- 繞屋樹陰供杖屨,登樓山色發詩騷。 -- 出自宋·劉克莊·敖器之宅子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