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在第3個字的詩句
口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誦書口瀾翻,布谷雜杜宇。 -- 出自宋·蘇軾·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輒次其韻余昔在館中同
- 相其口髯,尚克似之,先生遺民,之子往字。 -- 出自宋·蘇軾·美哉一首送韋城主簿歐陽君
- 截斷口前君莫怪,人間差樂勝巢仙。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張天覺二首
- 頗能口擊賊,戈戟亦森然。 -- 出自宋·蘇軾·和陶答龐參軍三送張中。
-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 出自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玄猿口噤不能嘯,白鵠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補地裂。 -- 出自唐·杜甫·相和歌辭·后苦寒行二首
- 說得口乾罪過你。 -- 出自宋·辛棄疾·夜游宮 苦俗客
- 心與口相約,未醉勿言休。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 身壞口不壞,舌根如紅蓮。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 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 -- 出自唐·白居易·寄元九
- 家事口不問,世名心不思。 -- 出自唐·白居易·對酒閑吟贈同老者
- 男兒口讀古人書,束帶斂手來從事。 -- 出自唐·白居易·王夫子
- 羔羊口在緣何事,暗死屠門無一聲? -- 出自唐·白居易·禽蟲十二章
- 老憐口尚美,病喜鼻聞香。 -- 出自唐·白居易·二年三月五日齋畢開素當食偶吟贈妻弘農郡君
- 不悲口無食,不悲身無衣。 -- 出自唐·白居易·寄唐生
- 酣歌口不停,狂舞衣相拂。 -- 出自唐·白居易·和寄樂天
- 朝饑口忘味,夕惕心憂失。 -- 出自唐·白居易·出府歸吾廬
- 一一口銜食。 -- 出自唐·王維·黃雀癡
- 一一口銜食,養得成毛衣。 -- 出自唐·王維·黃雀癡(雜言走筆)
- 衰殘口兩齒,困厄家四壁。 -- 出自宋·陸游·齋中雜興十首以丈夫貴壯健慘戚非朱顏為韻
- 人生口腹何足道,往往坐役七尺軀。 -- 出自宋·陸游·蔬食戲書
- 喚起口生塵土夢,賴君圭璧一雙雙。 -- 出自宋·陸游·夜坐戲作
- 支枕口和心共語,挑燈形與影相依。 -- 出自宋·陸游·自寬
-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 出自魏晉·陶淵明·擬挽歌辭 其二
- 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 出自先秦·屈原·九章之一 惜誦
-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 出自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 世儒口軟聲似蠅,好於壯士為忌憎。 -- 出自宋·王安石·寄慎伯筠
- 一作口號贈王九日暮田家遠,山中勿久淹。 -- 出自唐·孟浩然·贈王九
- 子漸口若訥,誦書坐千言。 -- 出自宋·歐陽修·書懷感事寄梅圣俞
- 也知口業欠消磨,造物嗔人奈口何。 -- 出自宋·楊萬里·野望二首
- 談間口吸西江水,句里家傅南浦云。 -- 出自宋·楊萬里·送王文伯上舍歸豐城,兼簡何侍郎
- 杜鵑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淚滴成。 -- 出自宋·楊萬里·曉行道旁杜鵑花
- 哦詩口角恰微鳴,喚得風從月脅生。 -- 出自宋·楊萬里·松聲
- 濡須口與東關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 -- 出自宋·姜夔·滿江紅·滿江紅舊調用仄韻
- 煙渡口,水亭邊,長是心先亂。 -- 出自宋·姜夔·驀山溪·青青官柳
- 心心口口長恨昨。 -- 出自宋·晏幾道·醉落魄/一斛珠
- 心心口口長恨昨,分飛容易當時錯。 -- 出自宋·晏幾道·醉落魄·休休莫莫
- 嗟嗟口祭口祭下堂階,獨自灶前來跪拜。 -- 出自唐·王建·鏡聽詞
- 面結口頭交,肚里生荊棘。 -- 出自唐·孟郊·擇友
- 北海口滄海人間別一天,只容漁父釣蒼煙。 -- 出自宋·文天祥·涿鹿
- 吟詩口吻噅,把筆指節瘃。 -- 出自唐·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 得過口兒嘛。 -- 出自宋·黃庭堅·丑奴兒/采桑子
- 難以口舌爭,水清石自見。 -- 出自宋·黃庭堅·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
- 吟哦口垂涎,嚼味有余雋。 -- 出自宋·黃庭堅·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
- 與一口、管教?磨。 -- 出自宋·黃庭堅·鼓笛令·見來便覺情於我
- 忽以口語去,鼓船下驚湍。 -- 出自宋·黃庭堅·奉同子瞻韻寄定國
- 果然口腹為災怪,夢去呼鷹雪打圍。 -- 出自宋·黃庭堅·謝榮緒割貺見貽二首
- 家侯口吃善著書,常愿執戈王前驅。 -- 出自宋·黃庭堅·戲贈家安國
- 囊空口眾不堪閑,卻喜平生得細論。 -- 出自宋·蘇轍·曹郎子文赴山陽令
- 心通口誦方無礙,笑把吳鸞細字書。 -- 出自宋·蘇轍·贈石臺問長老二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