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在第3個字的詩句
口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近在口皮邊,遠(yuǎn)過河沙國。 -- 出自宋·釋道顏·頌古
- 才開口,咦不答也,又相違。 -- 出自宋·釋道顏·頌古二十首
- 南山口似血盆,爭敢妄通消息。 -- 出自宋·釋法薰·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 山僧口似磉盤,舜若多神失笑。 -- 出自宋·釋法薰·題卍庵墨跡
- 便是口吞三世佛,沾化涓滴也難消。 -- 出自宋·釋法薰·茶湯會乞頌
- 進(jìn)步口喃喃,知君大岡措。 -- 出自宋·釋慧開·頌古四十八首
- 啞卻口,落盡眉。 -- 出自宋·釋慧性·偈頌一百零一首
- 才開口又成剩語,不開口又成增語,發(fā)機(jī)須是千鈞弩。 -- 出自宋·釋慧性·偈頌一百零一首
- 露柱口掛壁上,燈籠倒退三千。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頌古四十五首
- 猛虎口邊拾得,毒虵頭上安排。 -- 出自宋·釋明辯·偈八首
- 肩擔(dān)口叫,曉夜撐船。 -- 出自宋·釋普濟(jì)·頌古十一首
- 耳聾口啞眼睛瞎,五濁眾生數(shù)似麻。 -- 出自宋·釋如珙·頌古四十五首
- 詩人口業(yè)不自持,袖手默坐君應(yīng)知,生天成佛佛是誰。 -- 出自宋·釋善珍·題蓮社圖
- 近在口皮邊,遠(yuǎn)過河沙國。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 池開口鏡奩,山聳青螺髻。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 遭虎口殺活不分,脫狐身真假難辨。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 諸方口里水漉漉,一滴何如龍鼻頭。 -- 出自宋·釋紹曇·賀洪錦溪出世雁山能仁1
- 拈得口兮失卻鼻。 -- 出自宋·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 居常口不開,蹋著迸鮮血。 -- 出自宋·釋師體·頌古二十九首
- 拈得口,失卻鼻。 -- 出自宋·釋曇華·偈頌六十首
- 直饒口似秤鎚,未免燈籠勘破。 -- 出自宋·釋倚遇·偈二首
- 佛開口處為言教,化導(dǎo)迷心轉(zhuǎn)覺心。 -- 出自宋·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 咄,開口全音只我聞,桃花含笑亂紛紛。 -- 出自宋·釋印肅·靈濟(jì)橋語
- 未動口時百雜碎,豈同狐族唱巴歌。 -- 出自宋·釋印肅·鐵竹歌
- 隨流口欲傳心印,豈是緣情粥飯僧。 -- 出自宋·釋印肅·學(xué)無學(xué)頌一十五首
- 未開口時先分付,擬思量處隔千山。 -- 出自宋·釋元素·偈二首
- 說禪口窄,受道心空。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說禪口快。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鼻直口闊,目深眉低。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瀾翻口角,雪點眉棱。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鼻直口四方,眉低眼三角。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情閒口快,眼深鼻隆。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寫真求贊
- 笑含口角,喜在眉棱。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寫真求贊
- 一生口嘴嘮嘈,偏要攙行奪市。 -- 出自宋·釋智遇·維摩示疾圖贊
- 大張口兮同閃電,剔起眉毛還不見。 -- 出自宋·釋重顯·頌一百則
- 心萌口擬成途轍,底事圓明異有無。 -- 出自宋·釋子淳·和章陽叔見寄二首
- 山僧口似匾擔(dān),說禪煩拄杖子。 -- 出自宋·釋宗演·頌古二十四首
- 能蠲口中食,佛贊福田深。 -- 出自宋·釋遵式·改祭修齋決疑頌
- 不讀口生棘,多愁眼易花。 -- 出自宋·舒岳祥·次和花字韻酬正仲實父少白三友
- 悔狂口宜緘。 -- 出自宋·五邁·送要公似有這宰古田
- 狐貍口腹應(yīng)潛飽,就死多于日放生。 -- 出自宋·楊備·長命洲
- 狐貍口腹應(yīng)潛飽,就死多于日放翁。 -- 出自宋·楊修·長命洲
- 馮翁口吃吃,遇子亦賓客。 -- 出自宋·員興宗·送李省元周輔
- 本非口腹累,乃困耳目侵。 -- 出自宋·袁說友·遂寧府庫古銅物
- 漸缺口中牙,將衰鬢邊發(fā)。 -- 出自宋·張椿齡·寄故人
-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臨。 -- 出自宋·張耆·余自天禧元祀解宥密之職首治是邦越明月而移
- 先賢口澤氣尚存,甘棠璐遺愛誰能并。 -- 出自宋·張元孝·醴泉歌
- 各為口腹累,不聞有騶虞。 -- 出自宋·張至龍·演雅十章
- 眼見口即誦,耳識潛自聞。 -- 出自宋·鄭俠·教子孫讀書
- 長浦口,秋飛揚,鷗雁不眠聲周間。 -- 出自宋·周假庵·題趙千里夜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