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在第7個字的詩句
笙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又引王子喬,吹笙舞松風。 -- 出自唐·李白·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
- 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昆丘彩鳳鳴。 -- 出自唐·李白·鳳吹笙曲 ( 一作鳳笙篇 送別 )
- 云雨珠簾畫棟,笙歌霧鬢云鬟。 -- 出自宋·辛棄疾·木蘭花慢 題上饒郡圃翠微樓
- 悵望銀河吹玉笙,樓寒院冷接平明。 -- 出自唐·李商隱·銀河吹笙
- 洞庭雨腳來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 出自唐·李賀·秦王飲酒
- 金駿於此墮,吹笙不復還。 -- 出自宋·歐陽修·嵩山十二首·拜馬澗
- 疊鼓嚴靈仗,吹笙送夕陽。 -- 出自唐·溫庭筠·題翠微寺二十二韻
- 或云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 出自唐·韓愈·誰氏子
- 月下維山吹鳳笙,霧里華陽割龍耳。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永新昊天觀賀知宮方外軒
- 爭似高堂,日夜笙歌齊舉。 -- 出自宋·周邦彥·留客住·嗟烏兔
- 書葉蠶頭密,調笙鳳咮鳴。 -- 出自宋·周邦彥·謾書
- 小隨阿姊學吹笙,見好君王賜與名。 -- 出自唐·王建·宮詞
- 風流子晉罷吹笙,小筆溪山刮眼明。 -- 出自宋·黃庭堅·題王晉卿平遠溪山幅
- 醉夢孤云曉色,笙歌一派秋空。 -- 出自宋·吳文英·風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
- 天邊縹緲來鳳笙,玉壺美酒顛倒傾。 -- 出自元·王冕·題畫蘭卷兼梅花
- 拂匣先臨鏡,調笙更炙簧。 -- 出自唐·崔顥·岐王席觀妓
- 獨立花前,更聽笙歌滿畫船。 -- 出自唐·馮延巳·采桑子·馬嘶人語春風岸
- 滿眼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 出自唐·馮延巳·采桑子·小庭雨過春將盡
- 山如黛,月如鉤,笙歌散,魂夢斷,倚高樓。 -- 出自唐·馮延巳·芳草渡
- 愿歲歲,聽新聲、笙歌院落。 -- 出自元·元好問·聲聲慢·香浮椒柏
- 長松夜半悲嘯,笙鶴下遙天。 -- 出自元·元好問·水調歌頭 少室玉華谷月夕,與希顏欽叔飲,
- 千古松風學鳳笙,向晚清客滿林壑。 -- 出自宋·白玉蟾·謁仙行贈萬書記
- 鏡妝為慵遲晚,笙曲緣愁差錯。 -- 出自宋·蔣捷·喜遷鶯·晴天廖廓
- 待月滿廊腰,玉笙又遠。 -- 出自宋·蔣捷·珍珠簾/真珠簾
- 紫鸞八九墮玉笙,金鏡空留照魑魅。 -- 出自唐·陳陶·飛龍引
- 試倩雙成吸玉笙。 -- 出自宋·李綱·減字木蘭花·茫茫云海
- 白虎搖瑟鳳吹笙,乘騎云氣吸日精。 -- 出自唐·宋之問·王子喬
- 燈火樓臺欲下,笙歌院落將歸。 -- 出自宋·無名氏·西江月·燈火樓臺欲下
- 爆竹聲聞,應在笙歌里。 -- 出自宋·無名氏·失調名
- 九韶疊奏罄簫笙。 -- 出自宋·無名氏·六州
- 明月樓中吸玉笙,青山影里森朱戟。 -- 出自宋·梅堯臣·送楊明叔通判越州
- 千里歸大梁,玉笙聞{上穴下叫}窕。 -- 出自宋·梅堯臣·汴堤鶯
- 吹笛皆學龍,吹笙皆學鳳。 -- 出自宋·梅堯臣·答中上人卷
- 綠耀克碧雕管笙。 -- 出自南北·蕭衍·江南弄 鳳笙曲
- 下山南畔,畫舸笙歌逐。 -- 出自宋·晁補之·訴衷情·小園過午
- 據爐肅坐,聽瓶笙、別有天然宮徵。 -- 出自宋·趙長卿·念奴嬌·據爐肅坐
- 夜半驂鸞弄玉笙,露濕衣裳冷。 -- 出自宋·趙長卿·卜算子·涼夜竹堂空
- 湖山桂香自好,笙歌舫、沈沈醉也誰拖。 -- 出自宋·陳著·金盞子·眼底時光
- 解辮穹廬使,吹笙萍野賓。 -- 出自宋·宋祁·元會詩五首
- 纖纖軟玉捧暖笙,深思香風吹不去。 -- 出自唐·秦韜玉·吹笙歌
- 無限燕趙女,吹笙上金梯。 -- 出自唐·曹鄴·四望樓
- 蘭殿春融自靘笙,玉顏風透象紗明。 -- 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 紅玉纖纖捧暖笙,絳唇呼吸引春鶯。 -- 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 聞與俊逸嬉游,笙歌叢里,眷戀中華國。 -- 出自宋·白君瑞·念奴嬌·江干蹭蹬
- 仙人一下來,云笙恣馳逐。 -- 出自明·宋濂·送陳彥正教授之官富州
- 仰山上元令節,笙歌且靠一壁。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千齡萬祀,永播笙鏞。 -- 出自隋·佚名·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
- 寶章煌煌,導以笙聲。 -- 出自隋·佚名·紹興十年發皇太后冊寶八首
- 翊以蟄御,間以笙鏞。 -- 出自隋·佚名·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 有昔靈王子,吹笙溯泬。 -- 出自唐·鄭畋·題緱山王子晉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