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在第7個字的詩句
笙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花月留丹洞,琴笙合翠微。 -- 出自唐·沈佺期·哭道士劉無得
- 硯蜍清曉冰,瓶笙永宵泣。 -- 出自宋·洪咨夔·又次程嘉定三首
- 桂酒寒無醉,銀笙凍不流。 -- 出自唐·李群玉·臘夜雪霽,月彩交光,開閣臨軒,竟睡不得,
- 旌旆出西郊,擁笙歌、嬋娟兩畔。 -- 出自宋·黃裳·驀山溪·春前信息
- 萬年世代,一部笙簧。 -- 出自宋·萬俟詠·明月照高樓慢/明月照高樓
- 昏昏午汗浹桃笙,醒眼清詩仗友生。 -- 出自宋·黃公度·和余子美即事二首
- 杜人間、兒女簫笙。 -- 出自宋·史達(dá)祖·夜合花·冷截龍腰
- 水外綠楊,掩映笙歌院。 -- 出自宋·王之道·蝶戀花·春入花梢紅欲半
- 過雪湖山清麗,笙歌沸、舞袖縈回。 -- 出自宋·王之道·滿庭芳·天駟呈祥
- 行樂清時,莫惜笙歌奏。 -- 出自宋·曾覿·點絳唇·璧月香風(fēng)
- 思君領(lǐng)略風(fēng)味,笙鶴渺三山。 -- 出自金·蔡松年·水調(diào)歌頭 浩然生朝,作步虛語,為金石壽
- 周郎學(xué)仙吹玉笙,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鳳之和鳴。 -- 出自元·楊維楨·周郎玉笙謠
- 傳宣今夜吹玉笙,十指紅蠶捻輕手。 -- 出自元·楊維楨·四景宮詞
- 小蠻約伴合吹笙,解調(diào)江南有于鵠。 -- 出自元·楊維楨·二月十二日玉山人買百花船泊山塘橋下呼瓊花
- 欲駕東家鶴,吹笙到十洲。 -- 出自明·楊基·江村雜興(十三首)
- 憶昔王子晉,鳳笙游云空。 -- 出自唐·沉佺期·相和歌辭·鳳笙曲
- 媧皇遺音寄玉笙,雙成傳得何凄清。 -- 出自唐·王轂·吹笙引
- 子微化金鼎,仙笙不可求。 -- 出自唐·盧藏用·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而陳子云亡,今追
- 視膳銅樓下,吹笙玉座中。 -- 出自唐·盧僎·上幸皇太子新院應(yīng)制
- 大家吸月當(dāng)簫笙。 -- 出自宋·程大昌·浣溪沙
- 玉童兩兩,吹紫笙些。 -- 出自宋·崔敦禮·太白招魂
- 犯床漫飛埃,瑤笙罷重請。 -- 出自宋·陳造·吳節(jié)推趙楊子曹器遠(yuǎn)趙子野攜具用韻謝之
- 獨樂園林,不夢笙歌殿。 -- 出自宋·韓淲·蝶戀花·未就丹砂須九轉(zhuǎn)
- 樓臺煙鎖,隱隱笙簫。 -- 出自宋·韓淲·柳梢青·雨洗元宵
- 松竹五峰秋色,笙歌三市歡聲。 -- 出自宋·謝逸·西江月·滴滴金盤露冷
- 牛斗攪夕眠,瓶笙不成曲。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
- 睡到花陰正午,笙歌又還催起。 -- 出自宋·史浩·撲胡蝶/撲蝴蝶
- 哦松庭院忽聞笙。 -- 出自宋·侯置·阮郎歸·薰風(fēng)吹盡不多云
- 安得挾雙成,吹笙入煙霧。 -- 出自宋·姜特立·閩中得家書
- 紈扇收團(tuán)月,桃笙捲細(xì)波。 -- 出自宋·樓鑰·秋意次林致甫宗丞韻
- 燈婢深留照,桃笙冷廢眠。 -- 出自宋·趙蕃·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無月賦詩三首
- 官焙破蒼璧,桃笙漲寒江。 -- 出自宋·魏了翁·夏港僧舍
- 且如王子晉,玉笙吹已畢。 -- 出自宋·彭止·四賢古風(fēng)壽帥閫·和安老人
- 鼓瑟湘云暖,吹笙嶺月涼。 -- 出自宋·王邁·次韻調(diào)甘內(nèi)掾
- 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 -- 出自宋·劉瀾·瑞鶴仙·向陽看未足
- 更深猶喚玉靴笙。 -- 出自宋·李萊老·西江月·綠染曉云冉冉
- 報道鳳城催鑰,笙歌散無跡。 -- 出自宋·張矩·應(yīng)天長·候蛩探暝
- 自理琵琶,不用笙佐。 -- 出自宋·彭元遜·蝶戀花·日晚游人酥粉涴
- 攜壺流雪臺,吹笙落星船。 -- 出自宋·黎廷瑞·憶巢云居
- 彈璈鼓簧吹雪笙,拊石擊磬作天鈞。 -- 出自宋·黎廷瑞·松風(fēng)
- 情荏苒,金屋又笙竽。 -- 出自宋·仇遠(yuǎn)·陽臺怨
- 愿歲歲,聽新聲,笙歌院落。 -- 出自宋·李商英·勝勝慢/聲聲慢
- 紅爐深夜醉調(diào)笙,敲拍處,玉纖輕。 -- 出自唐·顧夐·甘州子·一爐龍麝錦帷傍
- 頻倚銀屏理鳳笙,調(diào)中幽意起春情。 -- 出自唐·卓英英·理笙
- 但于閨閣熟吹笙,太白真仙自有情。 -- 出自唐·眉娘·和卓英英理笙
- 云雨常陪勝會,笙歌慣逐閑游。 -- 出自唐·尹鶚·何滿子·云雨常陪勝會
- 云外舄鳧,月邊笙鶴,邂逅騎鯨白。 -- 出自元·李俊明·酹江月 王懷州壽日丁酉年
- 春晚也,頻溫玉笙是得。 -- 出自元·陶宗儀·露華 賦碧桃,用南湖韻
- 翠袖清風(fēng)品玉笙。 -- 出自元·張可久·浣溪沙 感舊
- 宮棋初罷請銀笙,合曲偏宜鈿面箏。 -- 出自宋·宋白·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