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在第11個字的詩句
潮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莫道流水不回波,海上兩潮長自返。”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遙想扁舟京口,尚余孤枕潮聲。 -- 出自宋·蘇軾·仲天貺、王元直自眉山來見余錢塘,留半歲,
- 惜哉李蔡不復得,吾甥李潮下筆親。 -- 出自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 行到東吳春已暮,正江闊、潮平穩渡。 -- 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柳暗凌波路
- 塞鴻遇暖猶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 -- 出自唐·白居易·悲歌
- 只應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 出自清·納蘭性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 連娟落月依山盡,寂寞寒潮蘸岸平。 -- 出自宋·陸游·功名
- 遙山萬疊云散,漲海千里,潮平波浩渺。 -- 出自宋·柳永·留客住·偶登眺
- 檻窺山鳥有真意,窗聽海潮非世音。 -- 出自宋·王安石·平甫與寶覺游金山思大覺并見寄及相見得詩次
- 錢塘岸上春如織,淼淼寒潮帶晴色。 -- 出自唐·溫庭筠·相和歌辭·堂堂
- 錢唐岸上春如織,淼淼寒潮帶晴色。 -- 出自唐·溫庭筠·堂堂曲
- 片帆飛去若輕鴻,一霎春潮過浙東。 -- 出自宋·范仲淹·送鄞江竇尉
- 歸舟一路轉青蘋,更欲隨潮向富春。 -- 出自唐·韓翃·送王少府歸杭州
- 江山信美不留人,寂寞回潮工送客。 -- 出自宋·范成大·送曾原伯運使歸會稽,用送徐叔智韻
- 曉起妝光沁粉,晚來醉面潮紅。 -- 出自宋·范成大·崇寧紅
- 行舟借問何匆草,淮口無潮月正虧。 -- 出自宋·蘇轍·次韻柳子玉謫官壽春舟過宛丘見寄二首
- 客心今雨匿舊雨,江痕早潮收暮潮。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77
- 疏雨忽隨云斷,斜陽卻送潮回。 -- 出自宋·賀鑄·河滿子·每恨相逢薄處
- 昔人何在,悲涼故國,寂寞潮頭。 -- 出自宋·朱敦儒·朝中措·登臨何處自銷憂
- 龜臺落日明霞綺,鰻井寒潮長石衣。 -- 出自明·劉基·次韻和新羅嚴上人秋日見寄(二首)
- 臣民千古恨,幾時羽衛帶潮歸。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三弄曉
- 虎溪曉云靈隱雪,錢塘夜潮照湖月。 -- 出自宋·王禹偁·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
- 八月九月秋風惡,風高駕潮晚不落。 -- 出自宋·晁補之·富春行贈范振
- 明朝又入深山去,安得如潮日兩回。 -- 出自宋·陳著·游靈濟寺方丈酒邊
- 等閑更上層樓望,貪看江潮不肯歸。 -- 出自宋·俞桂·江頭
- )舊愁流不盡,門外去來潮。 -- 出自·沈祖棻·臨江仙·望斷小屏山上路
- 浮云并蓋辭京輦,曉月將潮促使艎。 -- 出自宋·宋祁·送常州陳商學士
- 城頭早角吹霜盡,郭里殘潮蕩月回。 -- 出自唐·曹松·南海旅次
- 周回海樹侵階疾,迢遞江潮應井遲。 -- 出自唐·曹松·廣州貽匡緒法師
- 回首更無尋處,一江風雨潮生。 -- 出自宋·張炎·風入松·松風掩晝隱深清
- 鬧枝淺壓髫髻,香臉泛紅潮。 -- 出自宋·張炎·憶舊游·記瓊筵卜夜
- 知他甚處重逢,便匆匆、背潮歸去。 -- 出自宋·張炎·還京樂·醉吟處
- 昆侖截竹事空傳,不見春潮送客船。 -- 出自宋·方信孺·清遠峽
- 燦銀堆裹素螺髻,畫出江潮萬里橫。 -- 出自宋·方岳·入村
- 蘭滄渡后無消息,且坐前潮伴子胥。 -- 出自清·錢謙益·迎神曲 十二首選四
- 壯東南形勝,淮吐浪、海吞潮。 -- 出自元·白樸·木蘭花慢 燈夕到維揚
- 六朝陳跡皆如夢,夜夜寒潮送月來。 -- 出自宋·釋斯植·金陵道上
- 欲陪釃酒樓船坐,借問風潮早晚平。 -- 出自明·高啟·寄余左司
- 玲瓏酒罷休催去,月落江潮尚未平。 -- 出自明·高啟·江上逢舊妓李氏見過(四首)
- 不知伍子嗔何甚,魄化為潮日夜忙。 -- 出自宋·劉克莊·有感二首
- 弓如滿月向江開,箭插寒潮卷浪回。 -- 出自明·邊貢·迎鑾曲(十首)
- 瑤裾織翠,詩瞳點碧,酒臉潮紅。 -- 出自宋·洪咨夔·眼兒媚·花光燈影浸簾櫳
- 臨津館下日銜西,風卷寒潮上碧溪。 -- 出自宋·蔡襄·道中寄福州王祠部
- 問君別后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 -- 出自宋·蔡襄·錢唐題壁
- 江云帶雨涼生竹,野水迎潮暗入籬。 -- 出自宋·高翥·重游無量院
- 入樓早月中秋色,繞郭寒潮半夜聲。 -- 出自唐·方干·寄杭州于郎中
- 眾花交艷多成實,深井通潮半雜泉。 -- 出自唐·方干·題贈李校書
- 煙月迢迢,金陵渡口去來潮。 -- 出自唐·韓偓·金陵(雜言)
- 細認沙汀鷺下,靜看煙渚潮回。 -- 出自宋·黃裳·錦堂春/錦堂春慢
- 須臾蒼狗風前變,雷雨驅潮出海來。 -- 出自宋·康與之·玉虹洞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