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在第11個字的詩句
潮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縣樓即日氣橫空,施及觀潮亦奏功。 -- 出自宋·陳傅良·示留宰
- 象蹄印雨歸蠻國,鯨鬣掀潮撼海城。 -- 出自宋·樂雷發·送廣州劉叔治倅欽州兼守事
- 泥爐松火帶煙青,湯沸輕潮響瓦瓶。 -- 出自宋·王镃·仙源即事三首
- 千年天塹今如掌,寂寞寒潮自往還。 -- 出自宋·林景熙·金山寺
- 近山最有松聲好,臥聽空潮上浙江。 -- 出自宋·艾性夫·詠眠窩
- 莫言白馬揚波緩,尚有重潮文大夫。 -- 出自清·李鄴嗣·西陵絕句詩十四首
- 酒闌重憶十年事,忽動熱潮憾未平。 -- 出自近代·寧調元·游白云歸,感賦四律,并柬同游諸子
- 身猶是雁飛難泊,時不如潮去解回。 -- 出自宋·戴表元·江村遇九日
- □大歷歷七南陽,幾□□潮夜復潮。 -- 出自宋·方回·苦雨半年
- 人肉饅頭市肆賣,艮山門潮堯水洪。 -- 出自宋·方回·秋風歌
- 挑包前日過垂虹,明旦剩潮向浙東。 -- 出自宋·方回·走筆送吳僧慶間游明越
- 好風吹浪舟行急,正是午潮初長時。 -- 出自宋·葛紹體·過江心寺
- 木蘭春漲與江能,日日江潮送曉風。 -- 出自宋·龔茂良·木蘭陂
- 胸中疊廳澆不下,旁人已潮紅滿腮。 -- 出自宋·李若水·開德天王臺詩
- 客舟艤盡江頭月,忍聽寒潮聲哽噎。 -- 出自宋·邵梅溪·曹娥江
- 靈山無地可容身,好泛江潮去問津。 -- 出自宋·釋法薰·送圓禪人
- 高山蔽日寒多霧,淺瀨通潮夜不冰。 -- 出自宋·釋文珦·送人歸金華
- 半夜月移兮老兔推,百川潮落長鯨沒。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葉落木而秋開,月度山而潮上。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坐冷秋生河闊,心空月墮潮乾。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一絲寒雨鱸腮紫,半箔歸潮蟹斗黃。 -- 出自宋·舒岳祥·七月十五日競傳有鐵騎八百來屠寧海人懼罹仙
- 藍鮮斤竹過深澗,雪吼寒潮入富春。 -- 出自宋·四錫·桐江詠
- 萬斛不勞一蹴翻,江水有潮溪有灘。 -- 出自宋·滕岑·行路難·行路難
- 笑談烈焰懷飛壁,寂寞空潮自打城。 -- 出自宋·王洋·器周秀實
- 青山到海重重小,白鳥隨潮兩兩來。 -- 出自宋·薰荊楚·瀛巖
- 玉環不奈蒲萄重,一半紅潮玉臉來。 -- 出自宋·易士達·二色桃
- 桃花細馬載楊柳,半面春潮紅未消。 -- 出自宋·趙崇鉘·頗愛
- 乘風更駕飛帆去,要看夜潮生海門。 -- 出自宋·趙及甫·和華岳過鄱陽湖
- 怒風鼓浪屹于城,滄海輸潮開水府。 -- 出自元·吳萊·風雨渡揚子江
- 纖纖初月生寒細,淅淅殘潮到曉平。 -- 出自明·程嘉燧·十月二日親朋拏舟追餞有同至昆山者時谿父臥
- 殘魂如夢聞鶯斷,舊恨隨潮立馬生。 -- 出自明·程嘉燧·揚州方季康館同張伯美諸人惜別(戊午四月)
- 林間野徑穿云入,溪上春潮待雨來。 -- 出自明·高遜志·城南小隱為松江郭彥禮賦
- 源頭受得浙間水,不放渾潮淤作泥。 -- 出自明·顧彧·海上竹枝詞(七首)
- 明朝又上闔閭城,江上春潮一舸輕。 -- 出自明·胡悌·明朝
- 身隨零露朝先盡,恨落江潮夜未平。 -- 出自明·皇甫汸·武林追憶子安
- 西興渡口猶回首,聞道秋潮昨夜生。 -- 出自明·邵寶·送朱工部請告歸上虞
- 神游八極偕者誰,江上聽潮何太久。 -- 出自明·邵寶·太白山人歌為關西孫太初賦
- 城頭戰鼓連云起,沙觜殘潮帶月回。 -- 出自明·邵思文·白塔寺感懷
- 君不見胡馬營沙人有待,潮乎此時信何在。 -- 出自明·史鑒·觀潮歌
- 虹橫復道中天斷,雨打江潮帶月收。 -- 出自明·王跂·雨后
- 中丞秉鉞賦東征,鴨綠秋潮飲馬行。 -- 出自明·王稚登·寄萬伯修經略朝鮮
- 白頭田父向人語,不見江潮大如許。 -- 出自明·王稚登·觀潮歌
- 寒江無浪似魚鱗,千舫迎潮泊水濱。 -- 出自明·王稚登·過車廄袁相國故宅
- 挾得紅妝歌《子夜》,寒潮雙槳莫愁湖。 -- 出自明·徐勃·送林吾宗之金陵
- 山銜落照和云下,霧斷寒潮隔岸鳴。 -- 出自明·雪浪法師·郭山人舍宅
- 地偏舟楫稀來往,獨有煙潮到岸痕。 -- 出自明·易恒·鹿城隱居(盧熊所居)
- 人間別有男兒淚,欲共春潮挽逝川。 -- 出自明·于鑒之·辛巳仲春京口望茅止生翙舟不至感述三首
- 鱗堂曲宴鼉鼓鳴,燕酣喝潮潮倒行。 -- 出自明·張璨·龍姑廟作神弦曲
- 天孤遠雁和云斷,風急春潮帶雨飛。 -- 出自·張寧·送史明古過訪還吳江
- 柴門近對清江曲,坐見晚潮來復平。 -- 出自明·朱應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