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幫助記憶
來源:查字典記憶力網 發布時間: 2017-04-17
記憶是人類心智活動的一種,屬于心理學或腦部科學的范疇。記憶代表著一個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有相當多種分類,主要因環境、時間和知覺來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幫助記憶,供需要學習的朋友參考。
記憶是大腦的特殊機能,承載著人們對過去事物的感知和存儲能力,是一套復雜的運行系統。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記憶力不同,而同一年齡階段的不同人記憶力也存在差別,這中間有什么規律可循?
先快后慢: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針對人腦的記憶和遺忘規律進行研究,利用無意義音節作為記憶材料,用節省法計算保持和遺忘的數量,根據實驗結果繪成了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這條曲線告訴我們,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不是勻速進行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丟掉幾個,轉天又丟幾個,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后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后,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展規律,即先快后慢原則。
正確看待遺忘通過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了解了遺忘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試想一下,大腦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猛然塞進去大量知識,必然有一些要滿溢出來,但這沒關系,只要能有一部分留住就好。我們關注的,不應該是遺忘了哪些,而是記住了哪些。只要記憶是有效的,通過不斷的積累,就能實現數量的提升,不必急于一時。考研政治的很多內容都是枯燥的,很多小伙伴會有背滑句之感,了解了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你就知道這沒關系,這是正常的遺忘,只要堅持積累,哪怕耗時長一點,也終將積少成多。
及時鞏固長期補充曲線告訴我們,遺忘在初期進行得很快,往后會越來越慢,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線索來調整我們的復習計劃。首先是要及時鞏固,既然遺忘是在初期進行得快,那我們就在知識被大量遺忘之前即時跟進,再鞏固一遍,盡量減少遺忘的數量,能記多少是多少。其次要放長線、經常補充復習,記憶的后期遺忘速度會變慢,記憶趨于平穩之后,遺忘就不再發生,這時就可以適時跟進補充一些新內容,使記憶形成連貫性。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記憶方法記憶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未來世界的大門。記憶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我們對知識與經驗的積累能力的高低,同時還決定了我們認識事物的深度和廣度。像吳天勝那樣的超強記憶力,是后天訓練所得,可見記憶一定有其規律和改善的技巧。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做過一系列實驗:用無意義音節做記憶材料,用節省法統計一段時間內記住和遺忘材料的數量。根據統計的結果,艾賓浩斯描繪出了顯示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它對人類的記憶進行了系統的、數學模型的圖像化呈現,也使對記憶的研究成為心理學中的熱門領域。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得很快,遺忘的速度先快后慢。在接收新信息20 分鐘后,我們幾乎失去了1/3的最初信息,24小時后,我們會忘記余下信息的2/3。之后,每天的遺忘信息的量會逐漸遞減,最后剩下的信息就是我們最終記住的。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顯示的記憶規律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我們了解它,就可以利用它來達到比較高效的記憶。比如剛剛學習新知識后,要馬上復習,趁熱打鐵,而復習也要反復多次,持續一段時間,這樣既能防止忘得快,又能實現記得牢。
盡管如此,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并不是幫助我們成為記憶達人的唯一依據。要提升記憶力,有效率地學習,需要我們在個人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嘗試,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記憶和學習方法,為未來的社會生活練就強有力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