魃在第2個(gè)字的詩句
魃在第二個(gè)字的詩句
- 旱魃為虐,如惔如焚。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云漢
- 暑魃方肆行,羽孽亦厲習(xí)。 -- 出自宋·范成大·嘲蚊四十韻
- 眾魃誠已去,秋成儻無憂。 -- 出自宋·蘇轍·喜雨
- 驕魃羞月曉失威,前村落罷雨絲絲。 -- 出自宋·白玉蟾·久旱得雨晚涼得月奉似鶴林
- 旱魃為妖欲請雩,真人問雨幾時(shí)無。 -- 出自宋·白玉蟾·美周都監(jiān)禱雨驗(yàn)
- 旱魃偏為虐,陽烏益以驕。 -- 出自宋·楊億·已亥年郡中夏旱徧禱群望喜有甘澤之應(yīng)
- 旱魃正須三尺雨,飛廉旋布四天云。 -- 出自宋·王之道·追和東坡老昌言喜雨呈同官
- 旱魃正逢周甲子,神君俱集漢明堂。 -- 出自明·徐渭·九重
- 旱魃此時(shí)尤肆虐,應(yīng)龍何處輒圖安。 -- 出自宋·強(qiáng)至·壬子六月庚申夜陪魏公詣龍壇
- 妖魃肆虐挻馀災(zāi),麥田未麥空黃埃。 -- 出自宋·陳造·陳伯固使君禱雨得雪為作
- 旱魃逞妖民倒垂,廟堂圣賢自司命。 -- 出自宋·陳造·聞舒州書生聚眾為盜
- 旱魃蝗蝻方躑躅,不待炎火俄殲夷。 -- 出自宋·陳造·急筆次梁教韻
- 旱魃不待誅,一旦自摧藏。 -- 出自宋·吳芾·和林大任上許守喜雨
- 旱魃為災(zāi)害有秋,焦枯滿目使人憂。 -- 出自宋·吳芾·癸巳夏秋旱七月十月得雨喜雨有作
- 早魃爭攘袂,群龍僅守龕。 -- 出自宋·虞儔·再用韻謝王簿來詩褒借過當(dāng)之意
- 旱魃憑誰投遠(yuǎn)裔,靈科復(fù)啟仙宮。 -- 出自宋·陽枋·和知宗喜雨
- 旱魃妖狂作民虐,風(fēng)伯暴怒興日熾。 -- 出自宋·石介·寄永叔
- 旱魃工為虐,雷公豈易鞭。 -- 出自宋·章甫·憂旱
- 旱魃忽為虐,耕種謾勞力。 -- 出自宋·裘萬頃·老農(nóng)嘆
- 旱魃亦失氣,耿耿空自囚。 -- 出自宋·孔武仲·丁卯春雪呈同僚
- 旱魃翻然收,豐隆激其怒。 -- 出自宋·鄧深·鄉(xiāng)人禱雨有應(yīng)時(shí)寓烏石
- 旱魃難除遣,南箕未可招。 -- 出自宋·郭印·苦熱和袁應(yīng)祥用韋蘇州喬木生夏涼流云吐華月
- 旱魃逞威虐,晹烏麗朱明。 -- 出自宋·黃榦·和劉實(shí)之喜雨
- 旱魃介挺災(zāi)。 -- 出自宋·史彌寧·次韻王令君禱雨用杜草堂韻
- 旱魃重為妖,點(diǎn)雨如點(diǎn)血。 -- 出自宋·史彌寧·再次王宰簿喜雨聊句韻
- 虐魃豈勝誅,巫尪窘臞悴。 -- 出自宋·蘇籀·夏旱一首
- 旱魃縱肆威,恃此不足怕。 -- 出自宋·魏峴·回沙閘成用可齋陳公韻
- 旱魃肆陸梁,妖禽輒鳴噪。 -- 出自宋·五邁·遠(yuǎn)氈行
- 旱魃為災(zāi)熾袢暑,撲鹿陽烏乘九數(shù)。 -- 出自宋·員興宗·賀雨
- 女魃非北御,應(yīng)龍安可為。 -- 出自明·梅鼎祚·雜感六首(萬歷初,江陵當(dāng)國時(sh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