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在第3個字的詩句
露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風動露滴瀝,月照影參差。 -- 出自·沈約·詠檐前竹
- “落帆露濕回塘柳,別院風驚滿地花。”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燈照露花何所似,館娃宮殿夜妝臺。”的意思賞析 -- 出自元··
- 日出露未晞,郁郁濛霜松。 -- 出自宋·蘇軾·旦起理發
- 試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黃金。 -- 出自宋·蘇軾·九日尋臻阇梨遂泛小舟至勤師院二首
- 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披錦亭
- 何必露光芒,夜半驚童稚。 -- 出自宋·蘇軾·盧山五詠 圣燈巖
- 紛墜露之濕衣兮,升素月之團團。 -- 出自宋·蘇軾·黃泥坂詞
- 飲月露以洗心,餐朝霞而眩顏。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去來兮辭
- 流涎露頂置不說,為問底處能逃禪。 -- 出自宋·蘇軾·謝蘇自之惠酒
- 那將露電身,坐待收千鍾。 -- 出自宋·蘇軾·送路都曹
- ?自?露葉耿高梧,風螢落空廡。 -- 出自宋·蘇軾·夜坐與邁聯句
- 那將露電身,坐待收千鐘。 -- 出自宋·蘇軾·送路都曹(并引)
-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 出自先秦·詩經·湛露
-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 出自先秦·詩經·湛露
-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 出自先秦·詩經·湛露
- 萬里露寒殿,開冰清玉壺。 -- 出自唐·杜甫·槐葉冷淘
- 夜深露氣清,江月滿江城。 -- 出自唐·杜甫·玩月呈漢中王
- 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紅。 -- 出自唐·杜甫·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
- 煙迷露麥荒池柳,洗雨烘晴。 -- 出自宋·辛棄疾·采桑子 書博山道中壁
- 晚花露葉風條。 -- 出自宋·辛棄疾·烏夜啼·晚花露葉風條
- 刮削露節目,拂拭生輝光。 -- 出自唐·白居易·文柏床
- 風香露重梨花濕,草舍無燈愁未入。 -- 出自唐·白居易·寒食月夜
- 廉棱露鋒刃,清越扣瓊瑰。 -- 出自唐·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因
- 蒼蒼露草咸陽壟,此是千秋第一秋。 -- 出自唐·白居易·元相公挽歌詞三首
- 衣愁露沾濕。 -- 出自唐·王維·早春行
- 頻蒙露版詔,時降軟輪車。 -- 出自唐·王維·贈東岳焦煉師
- 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 -- 出自唐·王維·田園樂七首(一作輞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
- 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 -- 出自唐·李商隱·流鶯
- 遙望露盤疑是月,遠聞鼉鼓欲驚雷。 -- 出自唐·李商隱·隋宮守歲
- 涼生露氣湘弦潤暗滴花梢簾影誰搖燕蹴絲上柳條舞鹍鏡匣開頻掩檀粉慵調朝淚如潮昨夜香衾覺夢遙 -- 出自清·納蘭性德·采桑子·涼生露氣湘弦潤
- 松梢露點沾鷹紲,蘆葉溪深沒馬鞍。 -- 出自清·納蘭性德·于中好·誰道陰山行路難
- 竹梢露滴驚殘夢,荷蓋風翻送早涼。 -- 出自宋·陸游·夏日
- 綠樹露香鶯獨語。 -- 出自宋·陸游·夏日
- 風高露井無桐葉,雨急煙村有雁聲。 -- 出自宋·陸游·秋夜
- 綠槐露濕單衣爽,紅藥風翻病眼明。 -- 出自宋·陸游·初夏
- 松高露時滴,城遠鼓猶傳。 -- 出自宋·陸游·枕上
- 此身露電那堪說,也復燈前默愴神。 -- 出自宋·陸游·憶昔
- 持杯露坐無人會,要看青天入酒中。 -- 出自宋·陸游·醉中作
- 秋堂露氣清,蕭爽入毛骨;葛裯耿無寐,坐待山月沒。 -- 出自宋·陸游·感秋
- 空園露濕荊棘枝,荒蹊月照狐貍跡。 -- 出自宋·陸游·古別離
- 追奔露宿青海月,奪城夜蹋黃河冰。 -- 出自宋·陸游·胡無人
- 長空露洗玻璃碧,紫金之盤徑三尺;忽看擘地出人間,桂樹扶疏如淡墨。 -- 出自宋·陸游·八月十四日夜湖山觀月
- 熠熠露螢黏徑草,冬冬漏鼓下譙樓。 -- 出自宋·陸游·中庭納涼
- 北渚露沾行藥屐,東廂日射勘書窗。 -- 出自宋·陸游·庵中晨起書觸目
- 青天露坐性所樂,不覺庭樹秋風生。 -- 出自宋·陸游·初秋露坐作短歌
- 橫林露塔遠猶見,暮靄籠山淡欲無。 -- 出自宋·陸游·梅市暮歸三山
- 飄零露井無桐葉,斷續煙汀有雁群。 -- 出自宋·陸游·秋雨北榭作
- 日高露曦原草緣,羊散如云滿川谷。 -- 出自宋·陸游·牧羊歌
- 花插露沾那暇惜,塵侵鼠嚙卻須防。 -- 出自宋·陸游·新裁道帽示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