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在第14個字的詩句
露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枕前何事最傷情?梧桐葉上,點點露珠零。 -- 出自唐·尹鶚·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 描寫夏天的詩句: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出自唐··
- 詩詞名句鑒賞:“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出自··
- “云收碧海連天水,風動紅蕉滴露光”賞析 -- 出自··
- 令復苦吟,白輒應聲繼之)舉袖露條脫,招我飯胡麻。 -- 出自唐·李白·句
-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 出自宋·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 )今年黃州見花發,小院閉門風露下。 -- 出自宋·蘇軾·次韻前篇
-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黃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騰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莖心,或垂于葉端,稻乃秀實,驗之信然。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次月中梳頭韻
- 吾為子起歌都護,酒闌插劍肝膽露。 -- 出自唐·杜甫·魏將軍歌
-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 -- 出自唐·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 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 出自宋·辛棄疾·鵲橋仙·松岡避暑
- 何當巧吹君懷度,襟灰為土填清露。 -- 出自唐·李商隱·燒香曲
- 憶昔紹興中,束帶陪眾彥,沐浴雨露私,草木盡蔥蒨。 -- 出自宋·陸游·憶昔
- (其一)宮北田塍曉氣酣,黃桑飲露窣宮簾。 -- 出自唐·李賀·南園十三首
- 全勝漢武錦樓上,曉望晴寒飲花露。 -- 出自唐·李賀·拂舞歌辭
- 青鳥自愛玉山禾,仙禽徒貴華亭露。 -- 出自唐·劉禹錫·琴曲歌辭·飛鳶操
- 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出自宋·歐陽修·玉樓春
- 茭葉萋萋接煙曙,雞鳴埭上梨花露。 -- 出自唐·溫庭筠·雉場歌
- 灑成羲畫河洛書,白璧一雙浮雨露。 -- 出自宋·楊萬里·圣筆石湖大字歌
- 帶雨斫來和籜煮,中含柘漿雜甘露。 -- 出自宋·楊萬里·晨炊杜遷市煮筍
- 東皇夜遣司花女,手挼紅藍滴清露。 -- 出自宋·楊萬里·醉臥海棠圖歌贈陸務觀
- 素娥西征未歸去,簸弄銀盤浣風露。 -- 出自宋·楊萬里·羲娥謠
- 哭聲厭咽旁人惡,喚起驚悲淚飄露。 -- 出自唐·元稹·夢上天
- 野花開遍真娘墓,絕代紅顏委朝露。 -- 出自近代·王國維·青玉案·姑蘇臺上烏啼曙
- --李崿熒熒遠火分漁浦,歷歷寒枝露鳥窠。 -- 出自唐·顏真卿·七言重聯句
- 蔓草生來春復秋,碧天何言空墜露。 -- 出自唐·韋應物·漢武帝雜歌三首
- 人閑御武急難才,不得生民飽霜露。 -- 出自宋·黃庭堅·會稽竹箭為蘄春傅尉作
-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風露。 -- 出自宋·蘇轍·竹枝歌
- 人間萬感幽單,華清慣浴,春盎風露。 -- 出自宋·吳文英·宴清都·繡幄鴛鴦柱
- 生怕哀蟬,暗驚秋被紅衰,啼珠零露。 -- 出自宋·吳文英·過秦樓·藻國凄迷
- 清尊伴、人間永日,斷琴和、棋聲竹露冷。 -- 出自宋·吳文英·尉遲杯·垂楊徑
- 煙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 -- 出自宋·賀鑄·伴云來/天香
- 擲果潘郎誰不慕,朱門別見紅妝露。 -- 出自唐·司空圖·馮燕歌(一作沈下賢詩。據唐音統簽云:
-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風與秋露。 -- 出自元·元好問·泛舟大明湖
- 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無聲墮殘露。 -- 出自元·元好問·湘夫人詠
- 恩深容易怨,釋怨成歡,濃笑懷中露深意,得個五湖船,雉婦漁師,算隨處可稱鄉思。 -- 出自清·朱彝尊·洞仙歌·花糕九日
- 臞翁一點清寒髓,慣餐英菊嶼,飲露蘭汀。 -- 出自宋·蔣捷·高陽臺·霞鑠簾珠
- --杜牧但知報道金釵落,仿佛還應露指尖。 -- 出自唐·張祜·妓席與杜牧之同詠
- 蒼菅徑里,紫葳枝上,數點幽花垂露。 -- 出自宋·晁補之·永遇樂·松菊堂深
- 贈君彼風蘭,佩之可為珰,贈君彼露荷,制之可為裳,薄言茲擷掇,道遠莫置傍,崢嶸又歲暮,與君同所望, -- 出自宋·晁補之·西歸七首次韻和泗州十五叔父六
- 秋風吹空雁旁午,長天無云月呈露。 -- 出自宋·晁補之·試院中秋
- 規裁珍素裂輕云,柄剪春篁燥叢露。 -- 出自宋·宋祁·謝提點刑獄李郎中贈扇
- 明極翻無夜,清馀遂作寒,桂繁團露濕,輪駛渡河乾。 -- 出自宋·宋祁·中秋對月
- 光流太液池上波,影落金盤月中露。 -- 出自宋·張耒·飛螢詞
- 風來蘋末披輕霧,香濕蘭叢浥零露。 -- 出自宋·寇準·奉和御制中秋翫月歌
- 莫與他、西子精神,不枉了、東君雨露。 -- 出自宋·毛滂·遍地花
- 聽朝馬籠街,火城簇仗,御筆已題露。 -- 出自宋·劉辰翁·摸魚兒·是疑他
- 北窗涼透,南窗月上,浴罷滿懷風露。 -- 出自宋·張孝祥·鵲橋仙·北窗涼透
- 胸有云門禹穴,筆有禊亭晉帖,風露洗脾肝。 -- 出自宋·方岳·水調歌頭·剡曲一篷月
- 光明照耀洞中天,清清雨降如甘露。 -- 出自元·馬鈺·踏云行·捉住飛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