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第14個字的詩句
都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王出三山按五湖,樓船跨海次陪都。 -- 出自唐·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 曾陪時龍躡天衢,羈金絡月照皇都。 -- 出自唐·李白·天馬歌
- 舊賞未應亡楚國,新詩聞已滿皇都。 -- 出自宋·蘇軾·贈人
- 舊賞未應忘楚國,新詩聞已滿皇都。 -- 出自宋·蘇軾·贈人
- 杯盤狼藉吾何敢,車騎雍容子甚都。 -- 出自宋·蘇軾·刁景純席上和謝生二首
- 綺羅勝事齊三閣,賓主談鋒敵兩都。 -- 出自宋·蘇軾·刁景純席上和謝生二首
- 至永和,器之解舟先去,予獨游清都,作此詩。 -- 出自宋·蘇軾·永和清都觀謝道士童顏鬒發問其年生于丙子蓋
- 君不見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 出自宋·蘇軾·雪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齋中。)
- 驍將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領五千都。 -- 出自宋·蘇軾·贈青濰將謝承制
- 昨夜東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 -- 出自唐·杜甫·哀王孫
-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 -- 出自唐·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 既稱絕世無,天子何不喚取守京都。 -- 出自唐·杜甫·戲作花卿歌
- 月好共傳唯此夜,境閑皆道是東都。 -- 出自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
- 近見詩中嘆白發,遙知閫外憶東都。 -- 出自唐·白居易·近見慕巢尚書詩中屢有嘆老思退之意,又于洛
- 柳絮送人鶯勸酒,去年今日別東都。 -- 出自唐·白居易·三月二十八日贈周判官
- 共笑籃舁亦稱使,日馳一驛向東都。 -- 出自唐·白居易·奉使途中戲贈張常侍
- 出鎮歸朝但相訪,此身應不離東都。 -- 出自唐·白居易·送張常侍西歸
- 湖山上頭別有湖,芰荷香氣占仙都。 -- 出自唐·白居易·游小洞庭
- 笙歌杯酒正歡娛,忽憶仙郎望帝都。 -- 出自唐·白居易·湖上醉中代諸妓寄嚴郎中
-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 -- 出自清·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 夢里都忘困晚途,縱橫草疏論遷都。 -- 出自宋·陸游·記夢
- 何由親奉平戎詔,蹴踏關中建帝都? -- 出自宋·陸游·醉題
- 北庭茫茫秋草枯,正東萬里是皇都。 -- 出自宋·陸游·軍中雜歌
- 一封馳奏效嵩呼,清蹕何時返故都? -- 出自宋·陸游·拜旦表
- 斜簪寶髻看游舫,細織筠籠入上都。 -- 出自宋·陸游·六峰項里看采楊梅連日留山中
- 身似霜松老不枯,乞骸猶得待清都。 -- 出自宋·陸游·上章納祿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東歸
- 老向人間無復意,逝將從此謁清都。 -- 出自宋·陸游·十日夜月中馬上作
- 誰知未減麤豪在,落筆猶能賦兩都。 -- 出自宋·陸游·歲暮貧甚戲書
- 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 出自先秦·屈原·遠游
- 盡日松堂看畫圖,綺疏岑寂似清都。 -- 出自唐·溫庭筠·題友人居
- 牡丹百種移洛苑,海棠千樹賽成都。 -- 出自宋·楊萬里·和益公見謝紅都勝芍藥之句
- 剩有老農歌贊府,未多薦墨送清都。 -- 出自宋·楊萬里·送廬陵丞劉約之
- 太沖千載有孫子,筆端真可四三都。 -- 出自宋·楊萬里·贈左元規
- 屐齒苔痕猶故跡,霓旌鸞佩已清都。 -- 出自宋·楊萬里·和鞏釆若游蒲澗
- 老子平生只荷鋤,誤攜破硯到清都。 -- 出自宋·楊萬里·題劉伯山蕃殖圖二首
- 至今碧眼黃須客,猶自驚魂說拔都。 -- 出自近代·王國維·讀史二十首
- 滿載清閑一棹孤,長風相送入仙都。 -- 出自宋·范成大·縹緲峰
- 剝啄延秋屋上鳥,明朝箭道入東都。 -- 出自宋·范成大·題開元天寶遺事
- 付與離堆江水去,解從郫縣到成都。 -- 出自宋·范成大·懷古亭
- 霞觴且共深深酌,惱亂春宵,翠被都閑卻。 -- 出自宋·晏幾道·醉落魄·天教命薄
- 回文近傳錦字,道為君瘦損,是人都說。 -- 出自宋·周邦彥·三部樂·浮玉飛瓊
- 山東一十馀年別,今日相逢在上都。 -- 出自唐·張籍·逢故人
- 銀鞍玉勒繡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 出自唐·高適·送渾將軍出塞
- 塞垣萬里無飛鳥,可是邊城用郅都。 -- 出自唐·盧綸·雜曲歌辭·天長地久詞
- 寒暑氣均思白社,星辰位正憶皇都。 -- 出自唐·賈島·巴興作
- 略有生涯如谷口,非無卜肆在成都。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寅庵四首
- 巖巖匡俗先生廬,其下宮亭水所都。 -- 出自宋·黃庭堅·題落星寺四首
- 人生此樂他事無,行李道出漢南都。 -- 出自宋·黃庭堅·送薛樂道知鄖鄉
- 殺身愿為魯津伯,申封蘭王十四都。 -- 出自宋·黃庭堅·長短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