躔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躔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聲華夾宸極,早晚到星躔。 -- 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
- 云臺觀者候昏明,奎壁躔中失二星。 -- 出自宋·秦觀·陳用之學士挽詞
- 秘掖楯軒嚴萬戶,慶宵躔次會三辰。 -- 出自宋·晏殊·奉和圣製除夜
- 書生稽古力,何必盡臺躔。 -- 出自宋·范成大·翰林學士何公挽詞
- 伐鼓通嚴城,車馬溢廣躔。 -- 出自唐·韋應物·觀早朝
- 遂命大司樂,度之如星躔。 -- 出自唐·皮日休·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
- 嶰谷灰初應,扶桑日欲躔。 -- 出自宋·蘇轍·郊祀慶成
- 帝容瞻日角,宸翰照星躔。 -- 出自宋·司馬光·喜景仁直秘閣
- 晨壇凝玉露,夜井浸珠躔。 -- 出自宋·白玉蟾·和張紫微韻題清虛菴
- 西河偃風俗,東壁掛星躔。 -- 出自唐·杜審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
- 歷尾無馀日,更籌促曙躔。 -- 出自宋·宋祁·除夕
- 云迷孝王苑,星認太丘躔。 -- 出自宋·宋祁·送王庾
- 名山開窟宅,飛宇納光躔。 -- 出自宋·方信孺·凌丹亭
- 書林窺秘寶,典冊上臺躔。 -- 出自宋·方岳·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 路應窮地軸,歲屢變星躔。 -- 出自明·李東陽·胡忠安公挽詩(四十韻)
- 神京渺何許,王氣須停躔。 -- 出自宋·白珽·同陳太博諸公登六和塔
- 內外承嘉蔭,托根魁斗躔。 -- 出自清·曾國藩·送舒伯魯
- [黃鐘為角]火星之躔,有燁其光。 -- 出自隋·佚名·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
- 激昂英氣宇,緩步亦霄躔。 -- 出自宋·徐元杰·挽宜春趙別駕二首
- 威儀新禹服,光彩舊星躔。 -- 出自宋·徐璣·送太守傅尚書易鎮當涂二十韻
- 無風搖燭影,有瑞燦星躔。 -- 出自宋·周必大·明堂慶成二十韻
- 迷魂游帝所,休應動星躔。 -- 出自宋·蔡襄·群玉殿賜宴
- 腐儒親帝座,太史認星躔。 -- 出自唐·韓偓·感事三十四韻(丁卯己后)
- 一從茍干祿,永謝英俊躔。 -- 出自宋·張舜民·試院感懷
- 金甌升揆席,玉鉉煥臺躔。 -- 出自宋·葛立方·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
- 公歸勞驛騎,地遠想臺躔。 -- 出自宋·黃公度·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 茲辰素商節,灰管變星躔。 -- 出自唐·陸敬·游隋故都
- 南圖回海浪,北極上星躔。 -- 出自宋·范祖禹·送趙清憲入蜀
- 冷浸銀河清澈,光射珠躔明滅,素女擁冰輪。 -- 出自·姚述堯2·水調歌頭·碧落暮云卷
- 南極老人呈瑞處,丙丁躔次光相燭。 -- 出自宋·姜特立·滿江紅·小小華堂
- 短褐東海瀕,名貫牛斗躔。 -- 出自宋·樓鑰·送陳君舉舍人東歸
- 變化乾坤同一色,覺星躔、斗柄皆回互。 -- 出自宋·京鏜·賀新郎·試與姮娥語
- 行看玉堂試,闊步踵英躔。 -- 出自宋·趙蕃·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 云駐東山境,星輝北斗躔。 -- 出自宋·楊炎正·壽宮使余丞相
- 嘗聞祖師隱,上應帝釋躔。 -- 出自宋·岳珂·春晴將游玉淵踐吳季謙待制馮可久武博山行之
- 雁題三崒堵,龍化兩魁躔。 -- 出自宋·岳珂·三塔寺寒光亭張于湖書詞寺柱吳毅夫命名后軒
- 伊濂一宗匠,鄭鄧兩魁躔。 -- 出自宋·岳珂·山居感舊百韻
- 西清班推名從前,南極躔中見老人。 -- 出自宋·王邁·和崇清侍郎招飲超燕堂韻
- 自是清都紫府仙,德星躔次劍東川。 -- 出自宋·李曾伯·壽遂寧李漕
- 母子各一方,而中隔妖躔。 -- 出自宋·利登·盜犯金川境扶侍母妹復走興安有懷
- 貴賤由來不自齊,巧將躔次說高低。 -- 出自宋·姚勉·贈朱五星
- 聞道繡衣來,上應此星躔。 -- 出自宋·何夢桂·上夾谷書隱先生六首
- 終夜望銀漢,文宿貫臺躔。 -- 出自宋·翠微翁·水調歌頭·蓂莢繞開六
- 終夜望銀漢,文宿貫臺躔。 -- 出自宋·華岳·水調歌頭·英莢才開六
- 日守娵訾分,星流太折躔。 -- 出自宋·華岳·次李信州七十韻
- 人物降崧岳,文采煥奎躔。 -- 出自宋·趙希蓬·水調歌頭·熟見蟠桃幾
- 輝華侵月影,歷亂寫星躔。 -- 出自唐·溫庭皓·觀山燈獻徐尚書
- 路入延陵邑,星分左轄躔。 -- 出自元·王逢·贈別浙省黑黑左丞國寶自常州移鎮徽州三十韻
- 噫氣含朝籟,離星動夕躔。 -- 出自宋·宋庠·賦風
- 歲月催行李,云霄入峻躔。 -- 出自宋·項安世·五月四日賀楊秘書知吉州五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