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蛇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荒庭垂桔柚,古屋畫龍蛇。”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窮溟出寶貝,大澤饒龍蛇。 -- 出自唐·李白·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 出自宋·蘇軾·守歲
- 欲知垂歲盡,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 出自宋·蘇軾·守歲詩
- 西觀五丈原,郁屈如長蛇。 -- 出自宋·蘇軾·是日至下馬磧憩于北山僧舍有閣曰懷賢南直斜
- 何以侑一樽,鄰翁饋蛙蛇。 -- 出自宋·蘇軾·丙子重九二首
- 一徑繞山翠,縈紆去似蛇。 -- 出自宋·蘇軾·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
- 云此方乳哺,甚畏鳶與蛇。 -- 出自宋·蘇軾·異鵲
- 交流百道泉,赴谷走群蛇。 -- 出自宋·蘇軾·和孫同年卞山龍洞禱晴
- 床下龜寒且耐支,杯中蛇去未應衰。 -- 出自宋·蘇軾·次韻錢舍人病起
- 前生或草圣,習氣馀驚蛇。 -- 出自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
-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 出自先秦·詩經·羔羊
- 碾渦深沒馬,藤蔓曲藏蛇。 -- 出自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 干戈雖橫放,慘澹斗龍蛇。 -- 出自唐·杜甫·喜晴
- 巨渠決太古,眾水為長蛇。 -- 出自唐·杜甫·柴門
- 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 -- 出自唐·杜甫·禹廟(此忠州臨江縣禹祠也)
- 松崖壁立臨樵塢,竹徑蛇蟠上嘯臺。 -- 出自宋·陸游·登東山
- 即墨龍文光照曜,常山蛇陣勢縱橫。 -- 出自唐·杜牧·東兵長句十韻
- 一官不得意,州縣老委蛇。 -- 出自宋·王安石·寄題睡軒
- 淺沙杙素舸,一水宛秋蛇。 -- 出自宋·王安石·東門
-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龍蛇。 -- 出自唐·岑參·與鮮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
- 施為可怪駭,世俗安委蛇。 -- 出自宋·歐陽修·讀徂徠集
- 賢人各有數,不獨歲龍蛇。 -- 出自宋·秦觀·呂與叔挽章四首
- 駐馬生枯骨,回車濟病蛇。 -- 出自宋·秦觀·送陳太初道錄
- 烈烈旆其旗,熊虎雜龍蛇。 -- 出自唐·柳宗元·樂府雜曲·鼓吹鐃歌·吐谷渾
- 建旟翻鷙鳥,負弩繞文蛇。 -- 出自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
- 方朔聞不喜,褫身絡蛟蛇。 -- 出自唐·韓愈·讀東方朔雜事
- 衛門羅戟槊,圖壁雜龍蛇。 -- 出自唐·韓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宮紀事陳誠上李相公十六韻
- 容老子舟車,取意任委蛇。 -- 出自宋·楊萬里·歸去來兮引/歸去來兮
- 春雷一聲發,驚燕亦驚蛇。 -- 出自唐·元稹·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
- 巴蛇千種毒,其最鼻褰蛇。 -- 出自唐·元稹·蟲豸詩·巴蛇
- 別后料添新夢寐,虎驚蛇伏是通州。 -- 出自唐·元稹·別李十一五絕
- 剩終朝襟裾相對,縱委蛇,人已厭狂疏。 -- 出自近代·王國維·八聲甘州·直青山缺處是孤城
- 空庭橫螮蝀,斷碣偃龍蛇。 -- 出自宋·文天祥·游青源二首
- 謙光賢將相,別紙圣龍蛇。 -- 出自唐·賈島·寄令狐绹相公
- 夜談簾幕冷,霜月動金蛇。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張仲謀過酺池寺齋
- 逢人雖不殺,袖里有青蛇。 -- 出自宋·黃庭堅·翠巖璣禪師真贊
- 遣奴迫王事,不暇學驚蛇。 -- 出自宋·黃庭堅·代書
- 於菟絕繩去,顧兔追龍蛇。 -- 出自宋·蘇轍·守歲
- 數椽深巷底,朝夕自委蛇。 -- 出自宋·戴復古·董叔震書堂
- 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 出自元·馬致遠·雙調·夜行船
- 聰嫌床下蟻,病惑酒中蛇。 -- 出自元·王冕·對雨 其五
- 榛路牛呼犢,叢祠雀噪蛇。 -- 出自宋·司馬光·和景仁又石溪
- 林野游如鹿,泥涂蟄似蛇。 -- 出自宋·司馬光·君倚示詩有歸吳這興為詩三十二韻以贈
- 有客東北來,翩然袖青蛇。 -- 出自宋·白玉蟾·明發石壁菴
- 鬼神私側目,袖里一青蛇。 -- 出自宋·白玉蟾·贈鶴林
- 岐陽隱孤鳳,寰海騰蛟蛇。 -- 出自明·劉基·游仙(九首)
- 人世鶴歸雙鬢上,客程蛇繞亂山中。 -- 出自唐·杜荀鶴·途中春
- 嚴霜凍大澤,僵龍不如蛇。 -- 出自唐·陸龜蒙·雜諷九首
- 撒枕銷行蟻,移杯失畫蛇。 -- 出自唐·李端·酬秘書元丞郊園臥疾見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