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在第7個字的詩句
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 出自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 出自唐·許渾·謝亭送別
-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 出自唐·嚴(yán)維·丹陽送韋參軍
-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出自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 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 -- 出自清·王士禎·秦淮雜詩二十首·其一
-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斷也。 -- 出自宋·陳與義·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 昨夢西湖,老扁舟身世。 -- 出自宋·吳文英·拜星月慢·林鐘羽姜石帚以盆蓮數(shù)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巫峽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全詩鑒賞 -- 出自··
-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出自··
-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 出自唐·李白·江上吟
- 或弄宛溪月,虛舟信洄沿。 -- 出自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銘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 出自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 高士何處來,虛舟渺安系。 -- 出自唐·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權(quán)顧二侯
- 小舟若鳧雁,大舟若鯨鯢。 -- 出自唐·李白·登黃山凌□臺送族弟溧陽尉濟(jì)充泛舟赴華陰
- 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 出自唐·李白·荊門浮舟望蜀江
- 日晚湘水綠,孤舟無端倪。 -- 出自唐·李白·夜泛洞庭尋裴侍御清酌
- 天樂流香閣,蓮舟飏晚風(fēng)。 -- 出自唐·李白·流夜郎至江夏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閣
- 我行本無事,孤舟任斜橫。 -- 出自宋·蘇軾·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遶城觀荷花,登峴山亭
- 小市人歸盡,孤舟鶴踏翻。 -- 出自宋·蘇軾·新年五首
- 鄭子向河朔,孤舟連夜行。 -- 出自宋·蘇軾·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 至永和,器之解舟先去,予獨(dú)游清都,作此詩。 -- 出自宋·蘇軾·永和清都觀謝道士童顏鬒發(fā)問其年生于丙子蓋
- 許子嘗高遁,行舟悔不迂。 -- 出自宋·蘇軾·過木櫪觀
- (余杭,始皇所舍舟也。 -- 出自宋·蘇軾·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
- 二年三躡過淮舟,款段還逢馬少游。 -- 出自宋·蘇軾·行宿泗間見徐州張?zhí)祗K次舊韻
- 浪跡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 -- 出自宋·蘇軾·老人行
- 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娛嬉。 -- 出自宋·蘇軾·秀州僧本瑩靜照堂
- 日落紅霧生,系舟宿牛口。 -- 出自宋·蘇軾·夜泊牛口
- 憶昔江湖一釣舟,無數(shù)云山供點(diǎn)筆。 -- 出自宋·蘇軾·次前韻送程六表弟
- 羨君飄蕩一虛舟,來作錢塘十日游。 -- 出自宋·蘇軾·次韻送張山人歸彭城
- 中流遇洑洄,舍舟步層丘。 -- 出自宋·蘇軾·和陶游斜川正月五日,與兒子過出游作
- 昨日忽出門,孤舟轉(zhuǎn)西城。 -- 出自宋·蘇軾·初別子由
- 清夜除燈坐,孤舟擘岸撐。 -- 出自宋·蘇軾·趙德麟餞飲湖上舟中對月
- 生平賀老慣乘舟,騎馬風(fēng)前怕打頭。 -- 出自宋·蘇軾·金門寺中見李西臺與二錢(惟演易)唱和四絕
- 我本江湖一釣舟,意嫌高屋冷颼颼。 -- 出自宋·蘇軾·書雙竹湛師房二首
- 明日東門外,空舟獨(dú)自橫。 -- 出自宋·蘇軾·和王定國
- 平生賀老慣乘舟,騎馬風(fēng)前怕打頭。 -- 出自宋·蘇軾·金門寺中見李西臺與二錢唱和四絕句,戲用其
-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谷風(fēng)
-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出自宋·李清照·武陵春·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
- 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 -- 出自唐·杜甫·望岳
- 鮫館如鳴杼,樵舟豈伐枚。 -- 出自唐·杜甫·雨
- 不復(fù)見顏鮑,系舟臥荊巫。 -- 出自唐·杜甫·遣懷
- 詩罷聞吳詠,扁舟意不忘。 -- 出自唐·杜甫·夜宴左氏莊
- 村鼓時時急,漁舟個個輕。 -- 出自唐·杜甫·屏跡三首
- 落景下高堂,進(jìn)舟泛回溪。 -- 出自唐·杜甫·泛溪
- 何以開我悲,泛舟俱遠(yuǎn)津。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
- 把燭成橋夜,回舟坐客時。 -- 出自唐·杜甫·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
- 歸路非關(guān)北,行舟卻向西。 -- 出自唐·杜甫·水宿遣興奉呈群公
- 綴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 -- 出自唐·杜甫·九日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