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膺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江上同舟詩滿篋,鄭西分馬涕垂膺。 -- 出自宋·蘇軾·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 他年劉郎憶賀監(jiān),還道同是須服膺。 -- 出自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 床頭錦衾未還客,坐覺芒刺在背膺。 -- 出自宋·蘇軾·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
- 既成藐藐,王錫申伯,四牡蹻蹻,鉤膺濯濯。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崧高
- 怪怪奇奇不自懲,晚途猶復(fù)氣橫膺。 -- 出自宋·陸游·獨飲
- 轆轤三丈青絲繩,對之已足涼肺膺。 -- 出自宋·陸游·老學(xué)庵井
- 耐辱豈惟容唾面,寡言端擬學(xué)銘膺。 -- 出自宋·陸游·奏乞奉祠留衢州皇華館待命
- 莫謂陶詩恨枯槁,細看字字可銘膺。 -- 出自宋·陸游·杭湖夜歸
- 萬卷雖多當(dāng)具眼,一言惟恕可銘膺。 -- 出自宋·陸游·冬夜對書卷有感
- 偶因獨見空驚目,恨不同時便伏膺。 -- 出自唐·劉禹錫·洛中寺北樓見賀監(jiān)草書題詩
- 榮華萬事不入眼,憂患百慮來填膺。 -- 出自宋·歐陽修·送徐生之澠池
- 立朝行己師資久,寧止篇章此服膺。 -- 出自宋·歐陽修·謝太傅杜相公寵示嘉篇
- 定陵松柏郁青青,應(yīng)為興亡一拊膺。 -- 出自近代·王國維·頤和園詞
- 惆悵舊游同草露,卻思恩顧一沾膺。 -- 出自唐·李紳·過鐘陵
- 廣陵大醉不解悶,韋曲舊游堪拊膺。 -- 出自唐·羅隱·重九日廣陵道中
- 平時出處常聯(lián)袂,文翰叨陪舊服膺。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秋雪見寄二首
- 何人上馬氣吞虎,狐帽壓耳皮蒙膺。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司竹監(jiān)燒葦園因獵園下
- 廢興聚散一如此,反使涕泗沾人膺。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題孫莘老墨妙亭
- 宿草芊錦淚入土,故琴牢落恨填膺。 -- 出自宋·蘇轍·曾郎元矩見過逾月聽其言久而不厭追感平昔為
- 最后雷軺子所乘,流蘇勃窣垂鏤膺。 -- 出自明·劉基·僧道士蔣玉壺長歌
- 三川父老知何限,盡逐靈輀淚滿膺。 -- 出自宋·王禹偁·太師中書令魏國公冊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趙挽
- 誰知避世天然子,一見禪翁便服膺。 -- 出自宋·張耒·宿泗州戒壇院
- 青鞋布襪腳騰騰,行住湖山自滿膺。 -- 出自宋·毛滂·送參寥游京師
- 人意可占神意悅,萬年靈祚永堪膺。 -- 出自明·李東陽·郊祀喜晴有述
- 廢興聚散一如此,反使涕泗沾入膺。 -- 出自宋·并敘·次韻子瞻題孫莘老墨妙亭
- 一到高堂榮采目,絕勝長道困鉤膺。 -- 出自宋·晁說之·再和
- 如椽大筆么麼落,憤懣今人終拂膺。 -- 出自宋·晁說之·和圓機題草蟲
- 摧鋒指日酋傳首,返旆終身氣拂膺。 -- 出自宋·劉克莊·丞相信庵趙公哀詩五首
- 先儒緒業(yè)有師承,非謂聞風(fēng)便服膺。 -- 出自宋·劉克莊·先儒
- 今予癡仕如秋蠅,飛塵滿耳汗浹膺。 -- 出自宋·蔡襄·送楊渥赴西安主簿
- 昨朝為火今為冰,此道非君獨撫膺。 -- 出自唐·皎然·戲贈吳馮
- 果中亦抱遺才嘆,有客攀條氣拂膺。 -- 出自宋·劉子翚·和士特栽果十首·棖
- 因思馬上昌黎伯,回首云橫淚濕膺。 -- 出自宋·汪元量·秦嶺
- 鸚鵡洲邊若回首,為思前事一捫膺。 -- 出自唐·齊己·湘江送客
- 爭無大士重修社,合有諸賢更服膺。 -- 出自唐·齊己·寄匡阜諸公二首
- 煩君終日一問訊,使我多感常填膺。 -- 出自宋·強至·謝陳伯成學(xué)士
- 喜讀師詩破塵坌,了如松雪拂人膺。 -- 出自宋·曹勛·和穩(wěn)上座
- 疲筋弱骨畏歊蒸,頗欲清言濯肺膺。 -- 出自宋·李流謙·夜興
- 每逢陳跡空搔首,不見斯人但服膺。 -- 出自宋·趙蕃·梅花六首
- 先生文力早騫勝,今代詞人盡服膺。 -- 出自宋·趙蕃·贈楊左司三首
- 蒲筍祗應(yīng)維蔌美,鏤錫何必羨韓膺。 -- 出自宋·鄭清之·和趙從道賦菜畦春富貴
- 鈴閣只今增璽綬,路車何日飾鉤膺。 -- 出自宋·胡仲弓·次秀野使君見寄
- 眠云嘯月走枯藤,不是園丁中不膺。 -- 出自宋·胡仲弓·天竺呼猿
- 閑補亡書見廢興,偶然前古也填膺。 -- 出自唐·徐夤·偶題
- 臨窗射日絕可憎,決眥淚霣長沾膺。 -- 出自元·王寂·拙軒
- 網(wǎng)羅歆向群言目,搜攪談遷萬古膺。 -- 出自宋·項安世·賦李季章大著書樓
- 我家忠烈定社稷,任大豈但懲與膺。 -- 出自宋·張镃·次叔祖閣學(xué)暑中過清寒堂韻
- 胸中歷歷前朝事,說到西頭氣拂膺。 -- 出自宋·艾性夫·醫(yī)僧洪淡寮見示金剛經(jīng)解集驗方村寺清規(guī)皆
- 政用括囊保衰暮,可勞妒婦憤填膺。 -- 出自宋·方回·曉思
- 二妙風(fēng)流今已矣,薤歌賦罷淚沾膺。 -- 出自宋·黎善夫·挽趙秋曉
“膺”同音字
- 梬
- 郢
- 營
- 軈
- 硬
- 謍
- 瀅
- 熒
- 鎣
- 鱦
- 濴
- 英
- 偀
- 僌
- 営
- 嚶
- 噟
- 嚶
- 塋
- 嬰
- 媖
- 媵
- 嫈
- 嬰
- 嬴
- 孆
- 孾
- 巆
- 巊
- 應(yīng)
- 廮
- 影
- 応
- 愥
- 應(yīng)
- 摬
- 攖
- 攍
- 攖
- 映
- 暎
- 朠
- 桜
- 楹
- 櫻
- 櫻
- 櫿
- 浧
- 渶
- 溁
- 溋
- 瀅
- 潁
- 瀠
- 濙
- 濚
- 瀛
- 瀠
- 瀯
- 瀴
- 灐
- 灜
- 煐
- 珱
- 瑛
- 瑩
- 瓔
- 瓔
- 甇
- 甖
- 癭
- 癭
- 盁
- 盈
- 矨
- 碤
- 礯
- 禜
- 穎
- 籝
- 籯
- 緓
- 縈
- 纓
- 绬
- 纓
- 罌
- 罃
- 罌
- 膡
- 膺
- 塋
- 熒
- 瑩
- 鶯
- 螢
- 營
- 縈
- 萾
- 鎣
- 藀
- 蘡
- 蛍
- 蠅
- 蝧
- 蝿
- 螢
- 蠅
- 蠳
- 褮
- 覮
- 譍
- 譻
- 賏
- 贏
- 贏
- 迎
- 鐛
- 鑍
- 锳
- 霙
- 韺
- 頴
- 潁
- 颕
- 穎
- 鴬
- 鶑
- 鶧
- 鶯
- 鷪
- 鷹
- 鸎
- 鸚
- 鸚
- 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𤇾
- 𤌌
- 𦢻
- 𦾵
- 𧭭
- 𨟙
- 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