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石出倒聽楓葉下,櫓搖背指菊花開。”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才將圣不偶,命與時俱背。 -- 出自唐·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
- 自昔有微泉,來從遠嶺背。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
- 絳侯百萬兵,尚畏書牘背。 -- 出自宋·蘇軾·韓子華石淙莊
- 雙鵲先我來,飛上東軒背。 -- 出自宋·蘇軾·初別子由至奉新作
- 茫茫暑天闊,藹藹孤城背。 -- 出自宋·蘇軾·初別子由至奉新作
- 自昔有微泉,來従遠嶺背。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并敘)
- 夷齊心著肩,欲間使分背。 -- 出自宋·辛棄疾·和趙晉臣敷文積翠巖去纇石
- 煦若春貫腸,暄如日炙背。 -- 出自唐·白居易·卯時酒
- 小奴捶我足,小婢搔我背。 -- 出自唐·白居易·自在
- 老人日夜衰,臥起常在背。 -- 出自宋·陸游·北窗
- 皤然阡陌間,來往幾鮐背。 -- 出自宋·陸游·若耶村老人
- 我識康廬面,亦撫終南背,平生愛山心,於此可無悔。 -- 出自宋·陸游·稽山
- 綠樹巖前開藥笈,白驢背上指丹經。 -- 出自宋·陸游·夜夢遇老人於松石間若舊嘗從其游者再拜敘間
- 殘年趨死近,孤學與時背;妄出更何求,終老事耕耒。 -- 出自宋·陸游·謝徐居厚汪叔潛攜酒見訪
- 滿榼芳醪何處傾,金鰲背上得同行。 -- 出自宋·陸游·平云亭
- 登龍有路水不峻,一雁背飛天正寒。 -- 出自唐·杜牧·賀崔大夫崔正字
- 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 出自唐·李賀·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二月
- 樵蹻踏云歸舊徑,漁蓑背雨向前溪。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平甫村墅春日
- 疾行穿雨過,卻立視云背。 -- 出自唐·劉禹錫·客有為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因以賦之
- 綠樹繞村含細雨,寒潮背郭卷平沙。 -- 出自唐·溫庭筠·句
- 翕爾登霞首,依然躡云背。 -- 出自唐·王勃·忽夢游仙
- 顧影聽其聲,赪顏汗漸背。 -- 出自唐·韓愈·朝歸
- 銀漢光中有詩客,玉虹背上曳芒鞋。 -- 出自宋·楊萬里·再登垂虹亭三首
- 古來妍丑知幾何,嫫母背面謾人多。 -- 出自宋·楊萬里·和姜邦杰春坊續麗人行
- 臨水釅妝新雨後,出墻背面曉風西。 -- 出自宋·楊萬里·曉看芙蓉
- 若要順風兼順水,柂頭背指謝家山。 -- 出自宋·楊萬里·舟過凌歊臺,望謝家青山
- 指點瓊樓,憑虛有路,鯨背橫東極。 -- 出自宋·范成大·念奴嬌·吳波浮動
- 稍高輪漸安,飛彩到篷背。 -- 出自宋·范成大·三月十五日華容湖尾看月出
- 合歡葉墮梧桐秋,鴛鴦背飛水分流。 -- 出自唐·王建·贈離曲
- 君行意可得,全與時人背。 -- 出自唐·劉長卿·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
- 云起遙蔽虧,江回頻向背。 -- 出自唐·劉長卿·湘中紀行十首·秋云嶺
- 陽雁南渡江,征驂去相背。 -- 出自唐·劉長卿·送史判官奏事之靈武,兼寄巴西親故
- 密竹藏晦明,群峰爭向背。 -- 出自唐·劉長卿·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 別酌春林啼鳥稀,雙旌背日晚風吹。 -- 出自唐·韋應物·送王卿
- 帆勢侵云滅又明,山程背日昏還見。 -- 出自唐·李紳·過荊門
- 光煤疊亂葉,世與作者背。 -- 出自宋·黃庭堅·用前韻謝子舟為予作風雨竹
- 榮枯偶同時,終不相棄背。 -- 出自宋·黃庭堅·再用前韻詠子舟所作竹
- 往來澗谷中,神光射牛背。 -- 出自宋·黃庭堅·拜劉凝之畫像
- 燕公灑墨成,落落與時背。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謝黃斌老送墨竹十二韻
- 四年候公書,長視飛鴻背。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行至奉新見寄
- 心開忽自得,語異竟非背。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行至奉新見寄
- 戈矛認毫末,舒卷分向背。 -- 出自宋·蘇轍·游太山四首其四岳下
- 前年道轘轅,直上嵩嶺背。 -- 出自宋·蘇轍·游太山四首其四岳下
- 飛泉來無窮,發自嵩嶺背。 -- 出自宋·蘇轍·過韓許州石淙莊
- 明日信東風,孤帆出其背。 -- 出自宋·賀鑄·三山
- 天竺橫分景色寬,孤山背后泊船看。 -- 出自宋·林逋·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寫望
- 長簾高褰掃落葉,短杌背立吹殘燈。 -- 出自宋·曾鞏·冬曉書懷
- 喬林擁砌底,修嶺倚窗背。 -- 出自宋·司馬光·和利州鮮于轉運公劇八詠·會景亭
- 故故抽身入翠微,頭昏背痛便相隨。 -- 出自宋·白玉蟾·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