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在第3個(gè)字的詩句
肘在第三個(gè)字的詩句
- 焉知肘腋禍,自及梟獍徒。 -- 出自唐·杜甫·草堂
- 始悟肘后方,不如杯中物。 -- 出自唐·白居易·六年春贈分司東都諸公
- 老人肘後長生藥,檢盡千金無此方。 -- 出自宋·陸游·書意
- 玉函肘後了無功,每寓奇方嘯傲中。 -- 出自宋·陸游·示村醫(yī)
- 牽襟肘即見,著帽耳才菟。 -- 出自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
- 黃金肘邛駕黃鵠,身前佞佛身後福。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王亞夫檢正不啻足齋
- 團(tuán)團(tuán)肘后丹,皓皓胸中素。 -- 出自宋·蘇轍·送文與可知湖州
- 欲飛肘無羽,延頸望玄洲。 -- 出自元·王冕·感懷 其八
- 折販肘無全民,我欲具陳難具陳。 -- 出自元·王冕·猛虎行
- 平坡肘腋眠牛壟,小屋規(guī)模放鶴園。 -- 出自宋·陳著·次韻梅山弟
- 百年肘屈伸,萬事手翻覆。 -- 出自宋·方岳·用韻還學(xué)者詩卷
- 捉衿肘已露,納履踵成穿。 -- 出自明·宋濂·次黃侍講贈陳性初詩韻
- 不見肘生柳,未聞?lì)^戴巢。 -- 出自宋·曾豐·三山寺戲堂頭僧二首
- 枕中肘后為渠空,效驗(yàn)如何小不同。 -- 出自宋·曾豐·昨與余游如陳廣元張壽卿江伯紀(jì)陳通卿皆上計(jì)
- 亦無肘后堪傳汝,且向純陽兩字參。 -- 出自宋·劉克莊·鶴會三首
- 和靖肘后訣,不曾埋土中。 -- 出自宋·劉克莊·酬凈慈綱上人三首
- 豈應(yīng)肘后終無分,見說仙中亦有僧。 -- 出自唐·貫休·宿赤松山觀題道人水閣兼寄郡守
- 終須肘后相傳好,莫便乘鸞去不回。 -- 出自唐·貫休·寄天臺葉道士
- 須防肘腋下,飛禍出無端。 -- 出自唐·皎然·從軍行五首
- 煙霞肘后發(fā),河塞掌中來。 -- 出自唐·崔湜·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yīng)制
- 善書肘或掣,有志奚由遂。 -- 出自宋·真德秀·送王子文宰昭武
- 不須肘後。 -- 出自元·李俊明·瑞鶴仙 細(xì)君壽日
- 一朝肘後。 -- 出自元·李俊明·點(diǎn)絳唇 錦堂壽日
- 豈知肘腋間,豚犬皆豺狼。 -- 出自宋·羅公升·讀史
- 一屈肘兮代謝,一寤寐兮諫夷歌皓。 -- 出自宋·方回·山中之樂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內(nèi)蘇德翁歸嚴(yán)瀨并
- 誰知肘腋禍,自彼蕭墻興。 -- 出自宋·龐謙孺·聞虜酋被戕淮南漸平喜而作詩
- 不收肘后方書,不入神農(nóng)本草。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示之肘后符,佛魔斂袵龍蛇趨。 -- 出自宋·釋紹曇·送林荊州歸蓬萊
- 衲僧肘后個(gè)靈符,誰管從前有與無。 -- 出自宋·釋智愚·通禪客進(jìn)納
- 豈無肘后方,埋沒隨埃塵。 -- 出自宋·張景脩·題寧國縣十全堂
- 敢言肘腋超,未信靴尖蹶。 -- 出自明·陸釴·西山詩次李賓之韻(壬辰年十二月)
- 累累肘印腰帶黃,太守年才三十強(qiáng)。 -- 出自明·石珝·送伍朝信守寧波
- 談諧肘腋腕,拜跪肅樽俎。 -- 出自明·孫作·夏日與諸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