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在第1個字的詩句
略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略彴橫秋水,浮圖插暮煙。 -- 出自宋·蘇軾·同王勝之游蔣山
- 略開些子未多時。 -- 出自宋·辛棄疾·小重山·倩得薰風染綠衣
- 略計未嘗三日醒,細推猶得半生閑。 -- 出自宋·陸游·書喜
- 略彴方塘北,篔簹小塹東。 -- 出自宋·陸游·露坐
- 略似諸生勤夜課,絕勝小吏迫晨趨。 -- 出自宋·陸游·夙興
- 略有園廬退可憑。 -- 出自宋·陸游·故里
- 略無新伎倆,仍是舊形模。 -- 出自宋·陸游·予以壬戌六月十四日入都門癸亥五月十四日去
- 略彴東邊一徑深,杖藜行飯當登臨。 -- 出自宋·陸游·晚行舍後
- 略無好事人,結茅臨深溪。 -- 出自宋·楊萬里·明發陳公徑過摩舍那灘石峰下十首
- 略無更可數,聽到雨無聲。 -- 出自宋·楊萬里·臘夜普明寺睡覺
- 略無花片經人眼,誰道春風不世情。 -- 出自宋·楊萬里·和蕭伯和韻
- 略無好語儻嘉惠,只麼從權只麼樵。 -- 出自宋·楊萬里·和曾克俊惠詩
- 略略煙痕草許低,初初雨影傘先知。 -- 出自宋·楊萬里·脕歸遇雨
- 略削荒涼苑,搜求激直詞。 -- 出自唐·元稹·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
- 略彴橫溪人不度。 -- 出自宋·姜夔·夜行船·略彴橫溪人不度
- 略似鴨與豬,汨沒泥水闌。 -- 出自宋·范成大·自冬徂春,道中多雨,至臨江、宜春之間特甚
- 略無相知人,黯如霧中行。 -- 出自唐·張籍·祭退之
- 略地侵中土,傳烽到上京。 -- 出自唐·劉長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
- 略有生涯如谷口,非無卜肆在成都。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寅庵四首
- 略無人問字,況有客投轄。 -- 出自宋·黃庭堅·林為之送筆戲贈
- 略教扶起猶堪住,西望吾廬已自奢。 -- 出自宋·蘇轍·再賦葺居三絕
- 略彴江煙外,招提水氣中。 -- 出自元·王冕·石湖寺 其一
- 略記旗亭游處,都相似、爾我周旋。 -- 出自清·陳維崧·柬程村文友
- 略許鶯聲隔岸聞。 -- 出自宋·李之儀·減字木蘭花·堤長春晚
- 略地關山冷,防河雨雪稠。 -- 出自唐·李端·送彭將軍云中覲兄
- 略撰個茅庵,用做棲心,幸有靈苗裔。 -- 出自宋·無名氏·青梅引
- 略為周家推在位,太顛閎夭散宜生。 -- 出自宋·朱翌·蔡倅羔羊齋
- 略無車馬閑尤好,粗有詩書家亦肥。 -- 出自宋·朱翌·靜坐
- 略鲙松鱸,便膺芝鳳,陵溯紫清津要。 -- 出自宋·陳著·喜遷鶯·南廬佳號
- 略似此山然,外勿改其度。 -- 出自當代·錢鐘書·游雪竇山
- 略彴斷時分岸色,蜻蜓立處過汀花。 -- 出自宋·毛滂·浣溪沙
- 略勻紅。 -- 出自宋·劉過·江城子·淡香幽艷露華濃
- 略無一物將人意,更逐行軒去似飛。 -- 出自宋·劉過·送胡仲方
- 略待些時候。 -- 出自宋·張孝祥·虞美人·柳梢梅萼春全未
- 略無時俗氣,信有古人風。 -- 出自宋·蘇泂·送觀復機宜榮侍南游二首
- 略已三年,可曾一笑,天豈慳吾老子哉。 -- 出自宋·方岳·沁園春·蠢彼鼪鼯
- 略分秋色歸吟卷,又誤春蓑下釣臺。 -- 出自宋·方岳·次韻陳料院
- 略向畫圖曾半面,石床定許聽松風。 -- 出自宋·方岳·寄題趙德成東巖
- 略如荔子仍同姓,直恐前身是阿環。 -- 出自宋·方岳·效茶山詠楊梅
- 略彴緣溪一徑分,千山香雪照斜醺。 -- 出自清·錢謙益·眾香庵贈自休長老
- 略而分訴。 -- 出自元·馬鈺·三光會合 繼重陽韻
- 略試一方經濟手,歸來重補舊朝班。 -- 出自明·李東陽·送唐都憲出鎮薊州諸關
- 略加蕝識認來路,似有茅茨遙隔溪。 -- 出自宋·劉克莊·小桃源
- 略疏脫誤煩重校,盡扣精微恐不廉。 -- 出自宋·劉克莊·鄒莆田見傳葬書
- 略問先生真甲子,只言弟子是劉安。 -- 出自唐·貫休·贈軒轅先生
- 略計三百州,綠衣九千人。 -- 出自宋·劉敞·八月六日寄鄰幾諸君
- 略分春色便濃歡。 -- 出自宋·陳造·虞美人·凝香仙伯鶯花主
- 略眼毛山夾,枯涸不可留。 -- 出自宋·陳造·散花注重晚泊
- 略得花邊一欠伸,羅衫歸去滿緇塵。 -- 出自宋·陳造·新林小憩見花二首
- 略有江鄉相似處,午煙林下一聲雞。 -- 出自宋·鄭剛中·陜西戲成二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