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在第9個字的詩句
濡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三咽初有聞,一溉未濡槁。 -- 出自宋·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
- 雷觴淡于水,經年不濡唇。 -- 出自宋·蘇軾·飲酒四首
- 稍壓冬溫聊得健,未濡秋旱若為耕。 -- 出自宋·蘇軾·雪夜獨宿柏仙庵
- 七十三年事事新,涵濡幸作六朝民。 -- 出自宋·陸游·七十三吟
- 雖無膏污鼎,尚有羹濡筴。 -- 出自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
- 雷觴淡如水,經年不濡唇。 -- 出自宋·秦觀·飲酒詩四首
- 月卿秋抒思,星將夜濡翰。 -- 出自宋·秦觀·觀寶林塔張燈次胡瑗韻
- 韓蘇兩枯魚,出語自濡濕。 -- 出自宋·范成大·大雨宿仰山,翌旦驟霽,混融云"無乃開仰山
- --陸羽只自傾心慚煦濡,何曾將口恨蹉跎。 -- 出自唐·顏真卿·七言重聯句
- 以手捫衣裳,零露已濡沾。 -- 出自唐·賈島·玩月
- 門閑知待詔,星動想濡毫。 -- 出自唐·羅隱·寄制誥李舍人
- 安得濁酒池,淋漓看濡首。 -- 出自宋·蘇轍·石蒼舒醉墨堂
- 煩熱暗消秋簟冷,烝濡未解夜燈昏。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陸寺詩二首
- 余年迫懸車,奏莫屢濡筆。 -- 出自宋·蘇轍·罷提舉太平宮欲還居潁川
- 長風卷地來,凍雨不濡葉。 -- 出自宋·司馬光·夏夜
- 好風自遠來,小雨初濡地。 -- 出自宋·司馬光·和子駿秋意
- 定須笑美人,蘸甲不濡口。 -- 出自宋·陳師道·和蘇公洞庭春色
- 皎潔既同君子節,沾濡多著小人面。 -- 出自唐·劉叉·雪車
- 溱洧源流狹,春秋不濡軌。 -- 出自唐·王績·古意六首
- 江湖波濤洶涌不一濡汝足,云霧呼噏陰晴變態猶無窮。 -- 出自宋·韓元吉·龜峰行
- 誰言滄海深,涉之不濡襪。 -- 出自宋·韓元吉·遠游十首
- 山田不滿百,濁酒當濡唇。 -- 出自宋·蘇泂·擬古
- 父老談古先,觴客酒濡唇。 -- 出自宋·蘇泂·郊行吊古呈友人
- 向來動腳已謬,末后濡尾轉非。 -- 出自宋·劉克莊·春夜溫故六言二十首
- 擔血僮破領,鞍汗馬濡膊。 -- 出自宋·文同·大熱過散關因寄里中友人
- 經年不銜杯,更暇問濡首。 -- 出自宋·周必大·病中次務觀通判韻
- 艇子掠岸行,水瘦不濡尾。 -- 出自宋·沈與求·泛舟村落阻風不能少進而菱梢芡觜繚舷上下篙
- 刺船窺采石,擐甲逼濡須。 -- 出自宋·葛立方·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
- 油云垂布若可攬,沾濡車蓋初言旋。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張文伯喜雨
- 欲倩玉纖分玉液,要濡燥吻發清談。 -- 出自宋·王之道·和張文伯洞庭柑
- 不才叨侍從,詠德以濡翰。 -- 出自唐·劉憲·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 胡不往焉與徘徊,日濡大筆把詔裁,無久滯此空塵埃。 -- 出自宋·強至·題蘊忠上人歙硯
- 十頃飛蝗載蛆死,已濡銀筆為君書。 -- 出自宋·陳造·喜雨口號呈陳守伯固十二首
- 今晨始能來,羞汗沾濡。 -- 出自宋·王灼·再游云靈
- 瘴鳶時墮水,涸魚暫濡沫。 -- 出自宋·林季仲·秋熱次高仲貽韻
- 有稻莫能飽,有水漫濡咮。 -- 出自宋·曹勛·有惠錦雞者因暇賦之
- 便恐清夜闌,行酒莫濡滯。 -- 出自宋·胡寅·邀朱推單令周尉賞西鄰野人屋前梅花次單令韻
- 吾家有素風,耳目久濡染。 -- 出自宋·樓鑰·送從弟叔韶尉東陽
- 去魯固遲遲,出書豈濡滯。 -- 出自宋·樓鑰·送劉德修少卿潼川漕
- 倦梅作歸夢,乞身尚濡滯。 -- 出自宋·崔與之·柴秘書分符章貢同舍餞別用蔡君謨世閑萬事皆
- 蜀力如蝸涎,僅足以濡身。 -- 出自宋·魏了翁·王總領生日
- 多謝吾家即墨侯,朝濡暮當富春秋。 -- 出自宋·王邁·除夜洗硯
- 祚永萬年齊晉福,孝濡九有樂升平。 -- 出自宋·王義山·對廳致語口號
- 幽憂腸內熱,慷慨涕濡縷。 -- 出自宋·馬廷鸞·館中送鄭著作
- 此縱有魚應渴死,不濡其咮漫窺臨。 -- 出自宋·馬廷鸞·雙鶴
- 濡毫。 -- 出自唐·李德裕·述夢詩四十韻
- 將行愁裛徑,欲采畏濡身。 -- 出自唐·張友正·春草凝露
- 馬度疾於風,車馳不濡軌。 -- 出自宋·田錫·塞下曲
- 何以終遙夕,明燈且濡翰。 -- 出自明·徐禎卿·懷往(二首)
- 史臣叨從祀,宣美愧濡翰。 -- 出自宋·宋庠·大禮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