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在第5個字的詩句
浪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出自·蘇軾·念奴嬌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出自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出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 出自清·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 出自唐·李嶠·風
- “過江三尺浪,入竹萬竿斜。”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秋風江上浪無限,暮雨舟中酒一樽” -- 出自··
- 無風難破浪,失計長江邊。 -- 出自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君不見滄浪老人歌一曲,還道滄浪濯吾足。 -- 出自唐·李白·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蘇軾云是偽作 )
- 珍材取樂浪,妙手惟潘翁。 -- 出自宋·蘇軾·孫莘老寄墨四首
- 漸臺通翠浪,暑殿轉清風。 -- 出自宋·蘇軾·太皇太后閣六首
- 莫道長松浪得名,能教覆額兩眉青。 -- 出自宋·蘇軾·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天覺二首
- 白河翻雪浪,黃土如蒸面。 -- 出自宋·蘇軾·送孫勉
- 高談破巨浪,飛屨輕重阜。 -- 出自宋·蘇軾·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 江湖久放浪,朝市誰相親。 -- 出自宋·蘇軾·再過常山和昔年留別詩
- 當時已放浪,朝坐夕不夕。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 清晨無風浪自涌,中流歌嘯倚半酣。 -- 出自宋·蘇軾·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 過江風急浪如山,寄語舟人好看客。 -- 出自宋·蘇軾·送楊杰
-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 -- 出自宋·蘇軾·二月三日點燈會客
- 欲除苦海浪,先干愛河水。 -- 出自宋·蘇軾·葉濤致遠見和二詩復次其韻(濤顛倒元韻。)
-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馀。 -- 出自·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
- 清晨望高浪,忽謂陰崖踣。 -- 出自唐·杜甫·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 -- 出自唐·杜甫·春水
- 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 -- 出自唐·杜甫·閬水歌
- 風期終破浪,水怪莫飛涎。 -- 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
- 黃牛平駕浪,畫鹢上凌虛。 -- 出自唐·杜甫·寄李十四員外布十二韻
- 潛鱗輸駭浪,歸翼會高風。 -- 出自唐·杜甫·秋野五首
- 茅軒駕巨浪,焉得不低垂。 -- 出自唐·杜甫·水檻
- 歸心異波浪,何事即飛翻。 -- 出自唐·杜甫·長江二首
- 小江還積浪,弱纜且長堤。 -- 出自唐·杜甫·水宿遣興奉呈群公
- 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 -- 出自唐·杜甫·泊岳陽城下
- 長風駕高浪,浩浩自太古。 -- 出自唐·杜甫·龍門閣
- 鼉吼風奔浪,魚跳日映山。 -- 出自唐·杜甫·暫如臨邑,至山昔山湖亭奉懷李員外率爾成興
-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 -- 出自唐·杜甫·次空靈岸
- 遠水非無浪,他山自有春。 -- 出自唐·杜甫·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
- 狎鷗輕白浪,歸雁喜青天。 -- 出自唐·杜甫·倚杖(鹽亭縣作)
- 滌除貪破浪,愁絕付摧枯。 -- 出自唐·杜甫·北風(新康江口信宿方行)
- 被翻紅錦浪,酒滿玉壺冰。 --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莫向空山吹玉笛
- 赤腳踏滄浪,為愛清溪故。 -- 出自宋·辛棄疾·生查子
- 澒涌同波浪,錚鏦過管弦。 -- 出自唐·白居易·江樓夜吟元九律詩成三十韻
- 白濤與黑浪,呼吸繞咽喉。 -- 出自唐·白居易·題海圖屏風 元和己丑年作。
- 戰艦猶驚浪,戎車未息塵。 -- 出自唐·白居易·送客春游嶺南二十韻
- 正從風鼓浪,轉作日銷霜。 -- 出自唐·白居易·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韻,
- 且復釣滄浪。 -- 出自宋·陸游·書感
- 詩不能工浪得窮,幾年袞袞看諸公。 -- 出自宋·陸游·書懷
- 初夏雨淋浪,檐聲繞四廊。 -- 出自宋·陸游·夜雨
- 衰翁亦放浪,未怕屐沾泥。 -- 出自宋·陸游·幽居初夏
- 行歌雖放浪,未至越繩檢。 -- 出自宋·陸游·秋日遣懷
- 古井無由浪,浮云一掃空。 -- 出自宋·陸游·自述
- 小艇下滄浪,吳歌特地長。 -- 出自宋·陸游·舟中曉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