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在第8個字的詩句
洪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猛虎不看幾上肉,洪爐不鑄囊中錐。 -- 出自唐·李白·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蘇軾云是偽作 )
-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 -- 出自唐·李白·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 出自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 忽遺蒼生望,獨與洪崖群。 -- 出自唐·李白·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 太古歷陽郡,化為洪川在。 -- 出自唐·李白·歷陽壯士勤將軍名思齊歌
- 西北舟杭山,堯時洪水,系舟山上。 -- 出自宋·蘇軾·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
- 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 -- 出自宋·蘇軾·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為韻
- 憶昔北尋小有洞,洪河怒濤過輕舸。 -- 出自唐·杜甫·憶昔行
-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 -- 出自唐·白居易·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
- 衰發蕭蕭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燈。 -- 出自宋·陸游·自詠示客
- 大洪山上有賊,大洪山下有虎。 -- 出自宋·陸游·大洪禪師贊
- 嘈嘈弦吹匝天開,洪崖簫聲繞天來。 -- 出自唐·李賀·榮華樂( 一作東洛梁家謠)
- 千鈞猛簴順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羆。 -- 出自唐·劉禹錫·平齊行二首
- 遂登關城望,下見洪河流。 -- 出自唐·岑參·東歸晚次潼關懷古
- 炎炎昆岡熒,洶洶洪河擘。 -- 出自宋·歐陽修·劍聯句
- 遂凌大江極東陬,洪濤舂天禹穴幽。 -- 出自唐·韓愈·劉生詩
- --韓愈丹掖列鹓鷺,洪爐衣狐貉。 -- 出自唐·韓愈·晚秋郾城夜會聯句
- 秦皇雖篤好,漢武洪其源。 -- 出自唐·韓愈·謝自然詩
- 一路諸侯爭館谷,洪池高會荊臺曲。 -- 出自唐·韓翃·送中兄典邵州
- 仰瞻喬樹巔,見此洪流跡。 -- 出自唐·韋應物·使云陽寄府曹
-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 出自明·于謙·詠煤炭
- 石鼎香浮北焙茶,洪爐殼爆宣城果。 -- 出自宋·黃庭堅·宣九家賦雪
- 王侯文采似於菟,洪甥人間汗血駒。 -- 出自宋·黃庭堅·和王觀復洪駒父謁陳無己長句
- 江南淫雨二百日,洪濤巨浪掀天舞。 -- 出自元·王冕·花驢兒
- 高節雖旦暮,邈與洪崖群。 -- 出自唐·宋之問·陪群公登箕山賦得群字
- 吾觀天之意,未必洪水割。 -- 出自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
- 欲寄一函聊問訊,洪喬寧作置書郵。 -- 出自唐·陸龜蒙·送友人之湖上
- 前年子渡淮,夜泊洪澤湄。 -- 出自宋·梅堯臣·重送楊明叔
- 群雁有時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 -- 出自宋·梅堯臣·寄題沈比部江州齊云樓
- 耳目聰明男子身,洪鈞賦與不為貧。 -- 出自宋·邵雍·觀物吟
- 平生山西踏霜雪,洪府下濕號兒童。 -- 出自宋·晁補之·贈戴嗣良歌時罷洪府監兵過廣陵為東坡公出所
- 人生安能皆百年,洪崖浮邱亦浪傳。 -- 出自宋·陳著·醉書
- 憑闌將觀寰海,鼓洪濤、千丈接長空。 -- 出自元·姬翼·木蘭花慢·選峰巒佳處
- 親在平陽憶久歸,洪河雨漲出關遲。 -- 出自唐·馬戴·送僧二首
- 青嶂遠分從地斷,洪流高瀉自天來。 -- 出自唐·許渾·晚登龍門驛樓
- 細傾社翁鵝兒酒,洪聽山村楊白花。 -- 出自宋·韓元吉·次韻趙文鼎同游鵝石五首
- 問津牽牛星,濯足洪河源。 -- 出自宋·韓元吉·遠游十首
- 歌休眾管作,今發洪鐘叩。 -- 出自宋·韓維·與張仲巽游善護院
- 石芒犖犖容刀,崩洪斗落與石鏖。 -- 出自宋·方岳·拔灘
- 老臣作歌在何日,洪武戊午當嚴冬。 -- 出自明·宋濂·灘哥石硯歌(有序)
- 但疑贛人送未了,洪人又送朝行京。 -- 出自宋·曾豐·送劉尚書再守贛之一年移帥豫章
- 甘貧安車后,直道洪鈞際。 -- 出自宋·蔡襄·南都思杜祁公
- 惟應因緣地,聊爾洪流轉。 -- 出自宋·洪邁·庚戍正月十四日同友人丁晉年王蔚之謁普照塔
- 昔游玄冬崖壑枯,洪濤濺雨名優裳裾。 -- 出自宋·李呂·題焦山寺
- 武昌老笛名鐵龍,洪武之間來浙東。 -- 出自明·王叔承·鐵笛歌(有序)
- 混沌本冥冥,泄為洪川流。 -- 出自唐·長孫佐輔·楚州鹽壒古墻望海
- 既膺九命錫,乃建洪范疇。 -- 出自唐·徐浩·謁禹廟
- 豈惟淮陽一彈地,洪濤乃撼半乾坤。 -- 出自宋·鄭獬·淮揚大水
- 嗣孫學力有家法,洪毅不割清不浮。 -- 出自宋·陳造·次郭秘正韻
- 便縱有、甘泉妙手,洪都方士何濟。 -- 出自宋·李甲·幔卷綢/慢卷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