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在第7個字的詩句
洛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前經洛陽陌,宛洛故人稀。 -- 出自唐·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 出自唐·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 送別
- 風流少年時,京洛事游遨。 -- 出自唐·李白·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 未厭冰灘吼新洛,且看松雪媚南山。 -- 出自宋·蘇軾·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 幽燕唯鳥去,商洛少人行。 -- 出自唐·杜甫·柳司馬至
- 巴峽誰知還是、洛陽城。 -- 出自宋·辛棄疾·烏夜啼·江頭三月清明
- 蘭亭席上酒,曲洛岸邊花。 -- 出自唐·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 [周公、召公東治洛邑。 -- 出自唐·白居易·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
- 渡江一葦載,入洛五丁推。 -- 出自唐·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因
- 可憐黃綺入商洛,閑臥白云歌紫芝。 -- 出自唐·白居易·詠史 九年十一月作。
- 今日鄒枚俱在洛,梁園置酒召何人。 -- 出自唐·白居易·洛下雪中,頻與劉李二賓客宴集,因寄汴州李
- 西京鬧于市,東洛閑如社。 -- 出自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員外
- 去年九日到東洛,今年九日來吳鄉。 -- 出自唐·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
- 南山俱隱逸,東洛類神仙。 -- 出自唐·王維·哭祖六自虛(時年十八)
- 我昔生兵間,淮洛靡安宅。 -- 出自宋·陸游·予素不工書故硯筆墨皆取具而已作詩自嘲
-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淫流。 -- 出自魏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其三
- 江山歷全楚,河洛越成周。 -- 出自唐·孟浩然·送席大
- 我昔初官便伊洛,當時意氣尤驕矜。 -- 出自宋·歐陽修·送徐生之澠池
- 夷門壯下屬,清洛相因依。 -- 出自宋·秦觀·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 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 -- 出自魏晉·曹植·箜篌引
-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 出自魏晉·曹植·名都篇
- 文史盛紛綸,京洛多風塵。 -- 出自唐·駱賓王·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 掇取仙山入京洛,不妨冷眼看升沉。 -- 出自宋·楊萬里·木犀初發呈張功父又和六首
- 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 出自唐·李嶠·龍
- 莫對溪山話京洛,碧云西北漲黃埃。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朱嚴州從李徽州乞牡丹三首
- 此事牽連到溫洛,更憐塵有無間。 -- 出自宋·范成大·韓無咎檢詳出示所賦陳季陵戶部巫山圖詩,仰
- 過隋柳憔悴,入洛花蒙籠。 -- 出自唐·孟郊·春日同韋郎中使君送鄒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陽
- 風塵生汗馬,河洛縱長鯨。 -- 出自唐·劉長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
- 篇翰如云興,京洛頗優游。 -- 出自唐·韋應物·答劉西曹(時為京兆功曹)
- 向來秦越人,朝洛夕邯鄲。 -- 出自宋·文天祥·贈蜀醫鐘正甫
- 恭承寵詔臨伊洛,靜守朝章化比閭。 -- 出自唐·李紳·拜三川守
- 陸機招隱方傳洛,張翰思歸正在吳。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寅庵四首
- 花信風來自伊洛,稍稍花光上林薄。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任公漸感梅花十五韻
- 遙知得謝分西洛,無復肯彈冠一塵。 -- 出自宋·黃庭堅·和師厚秋半時復官分司西都
- 更欲開花比京洛,放教姚魏接山丹。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李士雄子飛獨游西園折牡丹憶弟子奇二首
- 青嵩銷鶴怨,碧洛見鷗馴。 -- 出自宋·曾鞏·送任逵度支監嵩山崇福宮
- 東風誤我,滿帽洛陽塵,喚飛鴻,遮落日,歸去煙霞外。 -- 出自宋·朱敦儒·驀山溪·瓊蔬玉蕊
- 會須筑室臨清洛,相與攜筇戴葛巾。 -- 出自宋·司馬光·長安送李堯夫同年
- 弊廬容嘯傲,清洛伴歸來。 -- 出自宋·司馬光·酬終南閻諫議
- 辭梁猶帶雪,過洛漸生春。 -- 出自宋·司馬光·送趙書記之官華州
- 千年王氣浮清洛,萬古坤靈鎮碧嵩。 -- 出自唐·韋莊·北原閑眺
- 尚憶商山近京洛,白頭容得采芝人。 -- 出自明·劉基·有感(七首)
- 山川迷道路,伊洛困風塵。 -- 出自唐·戴叔倫·江上別張歡(一作勸)
- 下輦登高望河洛。 -- 出自唐·宋之問·龍門應制
- 商於留異績,河洛賀新遷。 -- 出自唐·權德輿·送杜尹赴東都
- 知音愧相訪,商洛正閑眠。 -- 出自唐·權德輿·酬馮絳州早秋絳臺感懷見寄
- 沅湘莫留滯,宛洛好遨游。 -- 出自唐·李端·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
- 崧岳生申甫,河洛出圖書。 -- 出自宋·無名氏·水調歌頭·關中有蕭相
- 昔時三月在西洛,始得午橋雙鱖魚。 -- 出自宋·梅堯臣·許待制遺雙鱖魚因懷頃在西京於午橋石瀨中得
- 左宦寂寥惟上洛,窮愁依約似長沙。 -- 出自宋·王禹偁·得昭文李學士書報以二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