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第19個字的詩句
水在第一十九個字的詩句
- 不語含嚬深浦里,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 -- 出自唐·薛昭蘊·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
- (今日得趙杲卿書,猶記余在東武中秋所作《水調歌頭》。 -- 出自宋·蘇軾·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 ?井有十四,自山下至山上,其十三井常空,盛夏水漲,則鹽泉迤邐遷去,常去于江水之所不及。 -- 出自宋·蘇軾·諸葛鹽井
- 重為告曰:杖兮杖兮,爾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見水踴躍學變化為龍。 -- 出自唐·杜甫·桃竹杖引,贈章留后(竹兼可為簟,名桃笙)
- 水聲赴{左邊三點水右邊虢}{左邊三點水右邊虢}回塘,簾影疏疏遶四廊。 -- 出自宋·陸游·晚晴
- 離堆太史公,青蓮老先生,悲鳴伏櫪驥,蹭蹬失水鯨;飽以五車讀,勞以萬里行,險艱外傋嘗,憤郁中不平。 -- 出自宋·陸游·感興
- 春深農家耕未足,原頭叱叱兩黃犢,泥融無塊水初渾,雨細有痕秧正綠。 -- 出自宋·陸游·岳池農家
- 上天豈憐之,寸步使屢蹶,拔其利欲根,還之山水窟。 -- 出自宋·陸游·有客
- 海如黛色深,浪作雪點濺;數峰黃金山,巉絕出水面。 -- 出自宋·陸游·假寐見海山異甚作小詩記之
- 休指宦游論巧拙,只將愚直禱神祇.三吳煙水平生念,寧向閑人道所之。 -- 出自唐·杜牧·題桐葉
- 客従筠溪來,欹仄困一葉,忽逢章貢余,滉蕩天水接。 -- 出自宋·蘇轍·滕王閣
- 青天蕩蕩林木暗,落日虎嘯風飛揚,欲往從之水無航。 -- 出自明·劉基·長相思·長相思
- 始隨驃騎破祁連,晚逐樓船下{特寺換羊}水。 -- 出自宋·宋祁·擬東武曲二首
- 此俗始荊楚,特以紀歲時,初因吊忠悃,相沿競水嬉。 -- 出自清·乾隆·競渡
- 歸心緊歸去疾,恨不得裊斷鞭梢,豈避千山萬水! -- 出自元·奧敦周卿·【南呂】一枝花 遠歸
- 九十韶華,人間客寓,把三分分數數,一分是流水,二分是塵土,不覺的春將暮。 -- 出自元·元無名氏·快活三過朝天子四換頭
- 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飛熊。 -- 出自元·張鳴善·雙調·水仙子
- 支流瀰瀰穿郡城,脈絡貫通平且緩,旱時反此水亦足,坐使千年忘旱暵。 -- 出自宋·樓鑰·它山堰
- 更有藥圃畦,種菊杞與甘,療疾還延年,未數菊水潭。 -- 出自宋·熊禾·詠菊
- ―――趙仁獎見《朝野僉載》)魂逐東流水,墳依獨坐山。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 (《洛陽古城》)紅粉笙歌人代遠,月明陵樹水東流。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 (《赴潤州鎮賜餞》,見《江表志》)甜于泉水茶須信,狂似楊花蝶未知。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 (《侍宴》,見《吟窗雜錄》)紅旆渡江霞蘸水,青蛇出匣雪侵衣。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 放逸真閑攄雅致,詩詞不寫自高吟,這回撈出水中金。 -- 出自元·王哲·浣溪沙 詠筆
- (山谷有題元上人此君之作)鄰園閑倚杖,溪水自成文。 -- 出自近代·陳三立·庸庵尚書寄贈見懷二律依韻和酬
- 我曾三次上匡廬,如此奇觀到處無;初試湯泉水剛熱,又看黃海雪平鋪;草埋幽經人少過,風送深嶺有鳥啄;猶恨未能登絕頂,蓮花峰外數天都。 -- 出自近代·惲代英·游黃山
- 要鐫{左土右冊}口方玉池,更酌西嶺玻璃水。 -- 出自宋·項安世·賦運使張大監道州石山以張詩平地風瀾險于水
- 凌落渡江騎馬去,空蒙瘴霧漫綈袍,邐迤過灘水,小艇浮桐槽。 -- 出自宋·馮岵·全州南城
- 采嚼齒牙香,牽挽襟裾綠,楞以娛賓朋,可以施水陸。 -- 出自宋·郟亶·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 蘇子佩虎鈕,腰龜緺,列城旗鼓隨高牙,蘭亭一水近館娃。 -- 出自宋·李中師·送程給事知越州
- 區區朝與市,輕暖事窮奢,我公味沖澹,止樂山水嘉。 -- 出自宋·吳居厚·與部使同游司空山
- 君不見箕山之下有仁人,室無杯器,以手的捧水,不愿風瓢掛高樹。 -- 出自宋·鄭俠·苞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