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在第2個(gè)字的詩(shī)句
殊在第二個(gè)字的詩(shī)句
-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 出自宋·蘇軾·寒食雨二首
- 地殊風(fēng)雨隔,臭味終祖禰。 -- 出自宋·蘇軾·人參
- 仲殊本書生,棄家學(xué)佛,通脫無所著,皆奇士也。 -- 出自宋·蘇軾·破琴詩(shī)(并引)
- 事殊迎代邸,喜異賞朱虛。 -- 出自唐·杜甫·贈(zèng)李八秘書別三十韻
- 既殊大廈傾,可以一木支。 -- 出自唐·杜甫·水檻
- 文殊菩薩,出化清涼,神通力以現(xiàn)他方。 -- 出自唐·白居易·行香子·文殊菩薩
- 萬殊安可塵。 -- 出自唐·王維·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shī)兼示學(xué)人二首
- 雖殊帶箭鶴,要是脫鉤魚。 -- 出自宋·陸游·堅(jiān)頑
- 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 出自唐·韓愈·雜詩(shī)
- 何殊嫫母顏,對(duì)彼寒塘月。 -- 出自唐·孟郊·投所知
- 事殊興極憂思集,足繭荒山轉(zhuǎn)愁疾。 -- 出自宋·文天祥·十八拍
- 文殊贊嘆辜負(fù)人,不如趙州放笤帚。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維摩詰畫贊
- 文殊吐酒臥,觀音被杻械。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解瞌睡頌
- 文殊一源,普賢萬行。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龐道者名悟超贊
- 文殊堂下松,永日如鳴琴。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全州雙松堂
- 何殊廄中馬,縱齕草滿場(chǎng)。 -- 出自宋·曾鞏·讀書
- 性殊凡鳥自知時(shí),飛不亂行聊漸陸。 -- 出自宋·曾鞏·鴻雁
- 燕殊庭。 -- 出自宋·朱敦儒·相見歡·當(dāng)年兩上蓬瀛
- 雖殊斲雪功,同一標(biāo)月指。 -- 出自宋·白玉蟾·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 對(duì)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dāng)告誰? -- 出自魏晉·蔡琰·胡笳十八拍
- (曼殊)紅蓮冒污澤,綠蓋掩青苑。 -- 出自近代·蘇曼殊·游同泰寺與伍仲文聯(lián)句
- (曼殊)蒼翠明陵柏,清新古渡蘆。 -- 出自近代·蘇曼殊·游同泰寺與伍仲文聯(lián)句
- (曼殊)六代潛蹤漢,三山古國(guó)吳。 -- 出自近代·蘇曼殊·游同泰寺與伍仲文聯(lián)句
- (曼殊)掉頭看北極,夕照掛浮圖。 -- 出自近代·蘇曼殊·游同泰寺與伍仲文聯(lián)句
- 遺殊有恨終歸海,睹物思人更可悲。 -- 出自近代·蘇曼殊·東居 十六
- 地殊蘭亭會(huì),人似山陰歸。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和九華觀見懷貢院八韻
- 萬殊同野馬,方寸即靈龜。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南亭曉坐因以示璩
- 有殊尤絕跡,盛德魄周施。 -- 出自宋·無名氏·十二時(shí)/憶少年
- 亦殊商顏采芝草,唯與少長(zhǎng)親胡麻。 -- 出自宋·梅堯臣·桃花源詩(shī)
- 自殊白團(tuán)扇,未畏秋葉紛。 -- 出自宋·梅堯臣·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聯(lián)句
- 既殊出塞聲,還非江上聽。 -- 出自宋·梅堯臣·風(fēng)笛
- 固殊調(diào)猿猴,欲取兒童喜。 -- 出自宋·梅堯臣·和孫端叟寺丞農(nóng)具十五首其十四耘鼓
- 固殊嵇生鍛,曷慕巖棲者。 -- 出自宋·梅堯臣·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八美蔭亭
- 義殊目前乖,道同異代俱。 -- 出自宋·梅堯臣·異同
- 聲殊雊雉。 -- 出自南北·蕭衍·贈(zèng)逸民詩(shī) 四
- 何殊后廟里。 -- 出自南北·徐陵·和簡(jiǎn)文帝賽漢高帝廟詩(shī)
- 何殊九枝蓋。 -- 出自南北·徐陵·春日詩(shī)
- 何殊入紫虛。 -- 出自隋·江總·賦得謁帝承明廬詩(shī)
- 功殊勝,神通力。 -- 出自元·姬翼·滿江紅慢
- 不殊風(fēng)景人偏老,有幾華年昨已非。 -- 出自當(dāng)代·錢鐘書·重過錫蘭訪A Kuriyan博士
- 年殊志比。 -- 出自魏晉·陸機(jī)·答賈謐詩(shī)十一章
- 雖殊百兩迓,同是九泉?dú)w。 -- 出自唐·皇甫冉·贈(zèng)恭順皇后挽歌
- 雖殊兩地榮,幸共三春好。 -- 出自唐·張說·代書答姜七崔九
- 花殊鳥飛處,葉鏤蟲行道。 -- 出自唐·張說·代書答姜七崔九
- 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喚得回。 -- 出自宋·陳與義·葉柟惠花
- 尚殊鼠供蘇,復(fù)煩蟆餉柳。 -- 出自宋·韓元吉·食田螺
- 豈殊謝公窗,澄江更縈繞。 -- 出自宋·韓元吉·列岫亭用范伯升韻
- 俗殊人左衽,地遠(yuǎn)水西流。 -- 出自唐·耿湋·奉送崔侍御和蕃
- 葉殊經(jīng)寫字,子為佛稱名。 -- 出自唐·包何·同李郎中凈律院梡子樹
- 雖殊楩梓用,終免雪霜凋。 -- 出自唐·朱長(zhǎng)文·蘇學(xué)十題·石楠
“殊”同音字
- 淑
- 琡
- 數(shù)
- 數(shù)
- 暏
- 襡
- 菽
- 鼡
- 鱪
- 鱰
- 熟
- 璹
- 書
- 侸
- 倏
- 倐
- 儵
- 叔
- 咰
- 塾
- 墅
- 姝
- 婌
- 孰
- 尌
- 尗
- 屬
- 屬
- 庶
- 庻
- 怷
- 恕
- 戍
- 抒
- 捒
- 掓
- 攄
- 攄
- 暑
- 曙
- 書
- 朮
- 術(shù)
- 束
- 杸
- 樞
- 樹
- 梳
- 樞
- 樹
- 橾
- 殊
- 殳
- 毹
- 毺
- 沭
- 漱
- 潄
- 潻
- 澍
- 濖
- 瀭
- 焂
- 疎
- 疏
- 癙
- 秫
- 豎
- 竪
- 糬
- 紓
- 絉
- 紓
- 署
- 腧
- 舒
- 荗
- 蒁
- 蔬
- 薥
- 薯
- 藷
- 虪
- 蜀
- 蠴
- 術(shù)
- 裋
- 襩
- 豎
- 贖
- 贖
- 跾
- 踈
- 軗
- 輸
- 輸
- 述
- 鄃
- 鉥
- 錰
- 鏣
- 陎
- 霔
- 鮛
- 鵨
- 鶐
- 黍
- 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𠁮
- 𠅩
- 𠘧
- 𠲿
- 𡚾
- 𡱆
- 𤕟
- 𤴙
- 𦏧
- 𦒶
- 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