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在第3個字的詩句
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span id="l311dvz1" class="hong">樗櫟身,坐纏冠蓋蔓。 -- 出自宋·蘇軾·和穆父新涼
- 偶隨樗櫟生,不為樵牧侵。 -- 出自宋·蘇軾·王仲至侍郎見惠稚栝種之禮曹北垣下今百余日
- 樹先樗櫟大,葉等桑柘沃。 -- 出自宋·蘇軾·宥老楮
- 不知樗櫟薦明堂,何以鹽車壓千里。 -- 出自宋·蘇軾·別子由三首兼別遲
- 不知樗櫟薦明堂,何似鹽車壓千里。 -- 出自宋·蘇軾·別子由三首(兼別遲)
- 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后常稱老畫師。 -- 出自唐·杜甫·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
- 我豈樗櫟哉,但取無伐傷。 -- 出自宋·陸游·書意
- 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 -- 出自唐·韋應物·逢楊開府
- 中有樗里,不以示人。 -- 出自宋·黃庭堅·錢忠懿王畫像贊
- 桂生樗櫟林,寧免相突排。 -- 出自宋·賀鑄·送李主簿夷行之官河陰四首
- 形容樗櫟隱,意象岱嵩添。 -- 出自宋·晁補之·和關彥遠雪
- 祠成樗作社,戍罷女留墻。 -- 出自宋·宋祁·四望亭
- 何時樗隱園,容我分半席。 -- 出自宋·蘇泂·次馬季思十韻
- 嗟予樗櫟材,臃腫世所捐。 -- 出自宋·楊時·謝詹司業送酒
- 絕憐樗里無標致,一暮何須夾二宮。 -- 出自宋·劉克莊·溪庵十首
- 梅兄樗叟俱枯槁,總把風光義讓渠。 -- 出自宋·劉克莊·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
- 誰道樗翁未苦衰,強扶鶴膝自支持。 -- 出自宋·劉克莊·次韻黃景文投贈三首
- 竹君樗叟俱強健,天遣相從寂寞濱。 -- 出自宋·劉克莊·問訊竹溪二首
- 兩行樗叟淚,一本杏殤書。 -- 出自宋·劉克莊·鳳孫余第六孫也早慧忽夭追悼一首
- 不是樗翁心有竅,鏡中添雪到須眉。 -- 出自宋·劉克莊·題趙檢察贄卷
- 空煩樗叟招魂些,賴有薇郎積善題。 -- 出自宋·劉克莊·挽陳判官
- 誰云樗里智,卜墓近秦宮。 -- 出自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樗里子
- 毋為樗木散,寧作鐵硯鑄。 -- 出自宋·陳造·題解禹玉文卷后
- 材同樗櫟將安用,官帶笭箵亦漫為。 -- 出自宋·陳造·贈相者二首
- 我雖樗櫟材,臭味亦其朋。 -- 出自宋·李廌·從德鄰至鄧城訪魏道輔故屋懷道符
- 予如樗櫟者,汝自陳梁才。 -- 出自宋·趙蕃·種柏
- 士生樗散甘嘉遯,頫首衡敢尤怨。 -- 出自宋·劉學箕·長句簡敬叟季仙兼呈端夫申父晦仲
- 庶幾樗櫟材,沒齒遠斤斧。 -- 出自宋·陳宓·延平次鄭粹答田父詞韻
- 重念樗散材,平生慕忠順。 -- 出自宋·鄭俠·謝太守答詩萊州
- 猶聞樗里有智人,天子之宮夾其墓。 -- 出自元·郭翼·行路難(七首)
- 只應樗里偏多智,每嘆林宗最見幾。 -- 出自明·郭登·送季方歸感事有作石生怒季方欲殺之憤云必置
- 人稱樗里子,住近石門僧。 -- 出自明·藍智·山中漫題
- 君看樗櫪姿,壅腫誠匪良。 -- 出自明·劉仁本·述言
- 鄭虔樗散與時違,猶幸曾無官長罵。 -- 出自明·陸釴·再次
- 顧余樗散材,頻年處卑隘。 -- 出自明·宋璲·寄章允載兼柬項思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