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在第8個字的詩句
旌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 出自·近代·梅嶺三章
- 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漢水東流
- 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 -- 出自唐·王昌齡·青樓曲二首
-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 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
- 漢將歸來虜塞空,旌旗初下玉關東。 -- 出自唐·戎昱·塞下曲
-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御不驚,大庖不盈。 -- 出自先秦·詩經·車攻
- 吹角向月窟,蒼山旌旆愁。 -- 出自唐·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 崆峒殺氣黑,少海旌旗黃。 -- 出自唐·杜甫·壯游
- 記江湖十載,厭持旌纛。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漢節東南
- 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 江行和楊濟翁韻
- 父老,不須和淚看旌旗。 -- 出自宋·辛棄疾·定風波 三山送盧國華提刑,約上元重來
- 舟移管弦動,橋擁旌旗駐。 -- 出自唐·白居易·吳中好風景二首
- 薤露歌詞非白雪,旌銘官爵是浮云。 -- 出自唐·白居易·不起,自為志文。
- 刁斗令嚴青海夜,旌旗色照鐵關秋。 -- 出自宋·陸游·聞虜政衰亂掃蕩有期喜成口號
- 鳴珂碎撼都門曉,旌幢擁下天人。 -- 出自宋·柳永·臨江仙·鳴珂碎撼都門曉
- 風馳千騎,云擁雙旌,向曉洞開嚴署。 -- 出自宋·柳永·其二
- 舉頭為城,掉尾為旌。 -- 出自唐·李賀·猛虎行
- 我方文葆中,旋逐旌旗跡。 -- 出自宋·王安石·送子思兄參惠州軍
- 鼙鼓夜聞驚朔雁,旌旗曉動拂參星。 -- 出自唐·劉禹錫·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
- 禁漏晨鐘聲欲絕,旌旗組綬影相交。 -- 出自唐·劉禹錫·闕下待傳點呈諸同舍
- 側聆故老言,遂得旌賢愚。 -- 出自唐·孟郊·旅次湘沅有懷靈均
- 唯余魯山名,未獲旌廉讓。 -- 出自唐·孟郊·吊元魯山
- 江潮淼淼連天望,旌旆悠悠上嶺翻。 -- 出自唐·劉長卿·餞王相公出牧括州
- 朔風蕭蕭動枯草,旌旗獵獵榆關道。 -- 出自唐·劉長卿·疲兵篇
- 大江東流去,蒼山旌旆愁。 -- 出自宋·文天祥·江行第八十七
-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 出自唐·高適·燕歌行
- 樅金伐鼓下榆關,旌旗逶迤碣石間。 -- 出自唐·高適·燕歌行
- 談笑樽前伏齊虜,旌旗門外聽除書。 -- 出自宋·蘇轍·李誠之待制挽詞二首
- 憶初始放花,岌岌旌節聳。 -- 出自宋·蘇轍·賦園中所有十首
- 相攜走馬渡桑干,旌旆一返無由還。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渡桑干
- 相攜走馬渡桑乾,旌旆一返無由還。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九渡桑乾
- 綠竹瑯玕色,紅葵旌節花。 -- 出自宋·蘇轍·開窗
- 待月明洲渚,小留旌節,朗吟騷賦。 -- 出自宋·蔣捷·女冠子·電旗飛舞
- 寸心漁陽興,落日旌竿懸。 -- 出自唐·常建·客有自燕而歸哀其老而贈之
- 野戰頻年沙朔外,旌竿高與雪峰齊。 -- 出自唐·戴叔倫·贈史開府
- 玉帛不朝金闕路,旌旗長繞彩霞峰。 -- 出自唐·錢起·漢武出獵
- 鞞鼓暗驚林葉落,旌旗遙拂雁行偏。 -- 出自唐·司空曙·秋日趨府上張大夫
- 便合除之六察,少旌最績,何為別駕,暫屈長才。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天遣東皇
- 彩仗初轉,回龍馭、旌旆悠悠。 -- 出自宋·無名氏·降仙臺
- 回虛仗,簫笳互奏,旌旆隨驅。 -- 出自宋·無名氏·虞神/虞神歌
- 三年宦牒托東侯,旌蕩危心斛貯愁。 -- 出自宋·宋祁·三年
- 清妍進屈景,嶲永旌蘇張。 -- 出自宋·張耒·臨文
- 簫鼓尚陳今世廟,旌旗猶鎮昔時宮。 -- 出自唐·許渾·登尉佗樓
- 鼓角因風飄朔氣,旌旗映水發秋光。 -- 出自唐·楊巨源·述舊紀勛寄太原李光顏侍中二首
- 鼓角迥臨霜野曙,旌旗高對雪峰寒。 -- 出自唐·楊巨源·贈史開封
- 漢將新從虜地來,旌旗半上拂云堆。 -- 出自唐·李益·拂云堆
- 樓上寢,殘月下簾旌。 -- 出自唐·皇甫松·夢江南·樓上寢
- 杖屨雖然游自在,旌旗寧免別凄涼。 -- 出自宋·魏野·和酬李殿院以野將游吳蜀二首
- 鐘鼓久喧刁斗靜,旌幢一指鴈門空。 -- 出自宋·魏野·和并州劉密學見寄
- 鼓吹后車喧水際,旌旗前騎簇花邊。 -- 出自宋·劉過·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