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在第13個字的詩句
提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一門骨肉散百草,遇難不復相提攜。 -- 出自唐·李白·萬憤詞投魏郎中
- 自古赤丸成習俗,因公黃犢免提攜。 -- 出自宋·蘇軾·再和
- 與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攜。 -- 出自宋·蘇軾·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 雪夜閑游多秉燭,花時暫出亦提壺。 -- 出自唐·白居易·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蘇州劉郎中
- 厭聽秋猿催下淚,喜聞春鳥勸提壺。 -- 出自唐·白居易·早春聞提壺鳥因題鄰家
- 搘筇負笠出復沒,喜動婦人驚提孩。 -- 出自宋·陸游·山中得長句戲呈周輔并簡朱縣丞
- 耆老往來無負戴,比鄰問道有提攜。 -- 出自宋·陸游·過鄰曲
- 斷簡不妨重料理,清樽隨處可提攜,穿林莫惜衣沾露,爽徹靈臺勝寶犀。 -- 出自宋·陸游·六月十八日立秋未旦起行山園口占
- 繡袂竇裙催結束,金尊翠杓共提攜。 -- 出自宋·陸游·雨後集湖上
- 蹔憩軒窗仍汛掃,遠游書劍亦提攜。 -- 出自宋·陸游·小市
- 星分牛斗,疆連淮海,揚州萬井提封。 -- 出自宋·秦觀·望海潮·星分牛斗
- 星分斗牛,疆連淮海,揚州萬井提封。 -- 出自宋·秦觀·望海潮·星分斗牛
- 芳草未應羞鵯鵊,潛鱗終是表提壼。 -- 出自宋·秦觀·戲云龍山人二絕
- --軒轅彌明陋質荷斟酌,狹中愧提擎。 -- 出自唐·韓愈·石鼎聯(lián)句
- 一水涓流獨如帶,天應留作漢提封。 -- 出自宋·范成大·白溝
- 歲行及此去愈疾,若決積水難提防。 -- 出自宋·周邦彥·晚憩杜橋館
- 十里松門國清路,飯猿臺上菩提樹。 -- 出自唐·皮日休·寄題天臺國清寺齊梁體
- 閻浮提中大福田,蓮花會上菩提記。 -- 出自宋·黃庭堅·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 八萬四千母陀臂,諸佛承我稱提力。 -- 出自宋·黃庭堅·觀世音贊六首
- 昨來杜鵑勸歸去,更待把酒聽提壺。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子瞻以紅帶寄王宣義
- 白酒黃封開瀲滟,朱櫻青籠落提攜。 -- 出自宋·蘇轍·次韻劉貢父省上示同會二首
- 入海明河驚照曜,倚天長劍失提攜。 -- 出自宋·蘇轍·游廬山山陽七詠 開先瀑布
- 正是江村春酒熟,更聞春鳥勸提壺。 -- 出自唐·韋莊·袁州作
- 婦女衣襟便佞舌,始得金籠日提挈。 -- 出自唐·陸龜蒙·五歌·水鳥
- 似這般、無端乖劣,勸諸公、各自提防。 -- 出自宋·無名氏·錦堂春 此下原有神光燦修行之士一首未注名
- 田園未多亦粗給,兒女況足資提攜。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酬永叔再示
- 遷客由來長合醉,不煩幽鳥道提壺。 -- 出自宋·王禹偁·初入山聞提壺鳥
- 大廈之將顛,非一木可支,孟德提先手,仲謀藉世資。 -- 出自宋·邵雍·觀棋大吟
- 翠竹叢深啼鷓鴣,鷓鴣聲更勝提壺。 -- 出自宋·邵雍·鷓鴣吟二首
- 最與老天相狎處,無邊風月省提攜。 -- 出自宋·陳著·為齡叟作
- 嗚呼二物信奇絕,賴有吾徒與提握。 -- 出自宋·張耒·瓦器易石鼓文歌
- 修竹滿山連草色,卻煩林鳥勸提壺。 -- 出自宋·張耒·寓寺八首
- 深院酒醒春日晚,只聞芳樹語提壺。 -- 出自宋·寇準·酒醒
- 蘇州風流今不見,公乎老矣誰提攜。 -- 出自宋·晁說之·次韻和法琦
- 學士朋來似堵墻,共看老筆出提綱。 -- 出自宋·劉克莊·夢與尤木石論史感舊七絕句
- 晨出作勞宵穩(wěn)睡,管他布谷更提壺。 -- 出自宋·劉克莊·又四首
- 早來其間有啼鳥,兒女盡識名提壺。 -- 出自宋·文同·惜杏
- 再點賓筵又一期,千金敝帚賴提撕。 -- 出自宋·周必大·留別金陵韓帥二首
- 必許尋花兼問柳,敢辭挈榼更提壺。 -- 出自宋·周必大·戊子歲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詩見戲仍送牛
- 日照神堂聞啄木,風含社樹叫提壺。 -- 出自唐·韓偓·村居
- 藩鎮(zhèn)各傳新號令,山河那復舊提封。 -- 出自宋·張元干·次韻奉送李季言四首
- 但嗟靈物困污瀆,無一出手相提攜。 -- 出自明·楊基·送李琴川謫臨海
- 古人手中鑄神物,百煉百淬始提出。 -- 出自唐·齊己·古劍歌
- 戰(zhàn)血未收邊戍苦,玉龍誰為一提攜。 -- 出自宋·王珪·雷塘晚歸
- 吾嘗閱視得而有,惜不自用長提攜。 -- 出自宋·王益柔·萊石茶酒器寄邵先生作詩代書
- 牧童,今有智,長繩牢把,短杖高提。 -- 出自宋·則禪師·滿庭芳·咄這牛兒
- 詩成逸興橫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 出自宋·李彌遜·和表之清陰亭作
- 師旅夙嚴新號令,版圖行復舊提封。 -- 出自宋·曹勛·聞江上捷音
- 老火丹田熱欲吹,不妨水雪重提攜。 -- 出自宋·李石·謝王公才惠資陽梨二首
- 共理經年惠利豐,此邦歌頌藹提封。 -- 出自宋·王之望·壽入州徐守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