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詩句
惕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惕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袒惕擊鼓禰處士,當時偶脫猛虎牙。 -- 出自宋·王安石·三月十日韓子華招飲歸城
- 俯惕惟塵。 -- 出自南北·謝靈運·贈安成詩
- 夕惕刑政。 -- 出自南北·謝朓·齊雩祭歌 世祖武皇帝
- 已惕慕歸心。 -- 出自南北·謝朓·冬日晚郡事隙詩
- 慚惕罔置,興居匪寧。 -- 出自唐·武則天·唐大饗拜洛樂章·九和
- 夕惕同龍契,晨兢當鳳扆。 -- 出自唐·武則天·唐大饗拜洛樂章·德和
- 夕惕司龍契,晨兢當鳳扆。 -- 出自隋··郊廟歌辭·武后大享拜洛樂章·德和
- 夕惕若厲,欽奉弘基。 -- 出自隋··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升和
- 惕惕愧不已,豈敢論其私。 -- 出自唐·儲光羲·上長史王公責躬
- 怵惕與霜同降日,頻繁思薦獨凄然。 -- 出自唐·徐寅·露
惕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惕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惕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 以此自慚惕,戚戚常寡歡。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 神奔鬼怪惕驚起,遺音鸑鸑猶在耳。 -- 出自明·劉基·鈞天樂
- 顧此懷怛惕。 -- 出自漢·嵇康·答二郭詩 其一
- 掛張滿壁惕可駭,盼顧左右同嗟嘆。 -- 出自宋·王令·八檜圖
- 悲欣使情惕。 -- 出自魏晉·盧諶·答魏子悌詩
- 禮具樂成,惕若開懼。 -- 出自隋·佚名·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 觸少心猶惕,慈多語易溫。 -- 出自宋·洪咨夔·祖母哀挽二首
- 炎時方怵惕,有若踐霜露。 -- 出自唐·儲光羲·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
- 以茲常惕惕,百慮恒盈積。 -- 出自唐·喬知之·雜曲歌辭·定情篇
- 俯仰轉驚惕,裴回獨憂煎。 -- 出自唐·蕭穎士·仰答韋司業垂訪五首
惕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
- 豈匪鹓鴻列,惕如泉壑臨。 -- 出自唐·張九齡·出為豫章郡途次廬山東巖下
- 飽泉亦恐醉,惕宦肅如齋。 -- 出自唐·孟郊·溧陽秋霽
- 愜懷雖已多,惕慮未能整。 -- 出自唐·孟郊·石淙
- 苛政尚存猶惕息,老人偷拜擁前舟。 -- 出自唐·李紳·卻到浙西
- 小諫事世宗,惕惕佩光寵。 -- 出自宋·王禹偁·故殿中侍御史滎陽鄭公
- 欲遣朝天者,惕然知在茲。 -- 出自宋·王禹偁·不見陽城驛
- 肅承靈福,悚惕兼盈。 -- 出自隋··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恭和
- 凄其槁梧畔,惕若明鏡前。 -- 出自宋·劉子翚·感白發
- 太守聞此言,惕如履征鼙。 -- 出自宋·魏了翁·次韻西叔兄日食地震詩
- 僾然倏如在,惕若疑可求。 -- 出自宋·岳珂·山中書懷
惕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
- 拜辭詣闕下,怵惕久未出。 -- 出自唐·杜甫·北征
- 朝饑口忘味,夕惕心憂失。 -- 出自唐·白居易·出府歸吾廬
- 多慚入火術,常惕履冰心。 -- 出自唐·張九齡·懷此地
- 猶疑在波濤,怵惕夢成魘。 -- 出自唐·韓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
- 我來日正中,悚惕思先還。 -- 出自唐·韓愈·題炭谷湫祠堂
- 小生奏狂狷,感惕增萬狀。 -- 出自唐·孟郊·吊元魯山
- 嗟予抱險艱,怵惕驚彌漫。 -- 出自唐·李紳·泛五湖
- 匪將履尾求兢惕,那效探雛所患爭。 -- 出自唐·李紳·憶壽春廢虎坑,余以春二月至郡,主吏舉所
- 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 -- 出自唐·李隆基·過晉陽宮
- 金鑾午夜聞乾惕,銀漢于尋瀉豫州。 -- 出自清·龔自珍·詠史
惕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
- 魂乎歸來!不遽惕只。 -- 出自先秦·屈原·大招
- 遺我一言重,跽受惕齋慄。 -- 出自唐·韓愈·山南鄭相公、樊員外酬答為詩,其末咸有見及
- 哲匠深垂獎,非才惕自驚。 -- 出自宋·張耒·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 刑法用當窮,根本惕若厲。 -- 出自宋·包恢·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 卿歸拜慈母,慈母惕然驚。 -- 出自明·宋濂·義俠歌(效白樂天體)
- 緘藏小篋掛東牖,惕若虬龍隨手入。 -- 出自宋·馮時行·杜如篪屢督烹茶仍作詩次其韻
- 相不加誅,而反畏惕,禮度盡壞,王綱倒植。 -- 出自宋·岳珂·豆盧劃田園帖贊
- 今古雖同盡,存亡惕遽分。 -- 出自宋·張嵲·陳參政挽詩三首
- 亟紓多難一群心,惕厲咨嗟憯測深。 -- 出自宋·蘇籀·送中書潘舍人省上二首
- 君王勸駕一輕舟,惕履西江飽勝游。 -- 出自宋·王洋·伯氏臨江使君寄薌林次韻
惕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
惕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
-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二十四
- 恨君阻歡游,使我自驚惕。 -- 出自唐·李白·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
- 羨君齒發新,行己能夕惕。 -- 出自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
- 昔雖居近密,終日多憂惕。 -- 出自唐·白居易·詠懷
- 百憂每多違,一諾還自惕。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約之謝惠詩
- 因話近世仙,聳然心神惕。 -- 出自唐·劉禹錫·游桃源一百韻
- 山深有變異,意愜無驚惕。 -- 出自唐·孟郊·游韋七洞庭別業
- 面無吝色容,心無詐憂惕。 -- 出自唐·孟郊·擇友
- 收此還我家,將還復愁惕。 -- 出自唐·韋應物·過昭國里故第
- 仁賢保無恙,所想掛驚惕。 -- 出自宋·曾鞏·寄王介卿
惕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惕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惕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齊民一飽勤如許,坐食官倉每惕然! -- 出自宋·陸游·露坐
- 驛名不合輕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 出自唐·杜牧·商山富水驛
- 阜民財,形物力,圣志干干兮夕惕。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崇政殿宴從臣
- 陡思我祖開創艱,守成予責增惕愁。 -- 出自清·乾隆·登鳳凰樓再依李白鳳凰臺韻
- 諒無怨於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辯
- 先丘宰木已參天,幽碣未刊但惕夕。 -- 出自宋·程珌·代上楊誠齋
- 臣寶一戰振天威,至今敵膽猶惕怵。 -- 出自宋·陽枋·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 今年鼓勇扶筇往,彳亍危岑神惕惕。 -- 出自清·湯復·黃山歌
- 后來剪伐應無忍,記取當時怵惕心。 -- 出自宋·王遂·題順寧壁
- 六飛南巡知近遠,為感歲時還惕兢。 -- 出自明·顧清·歸途再次韻
惕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惕在第一十七個字的詩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