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在第7個字的詩句
孺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子云老執戟,長孺終主爵。 -- 出自宋·蘇軾·生日,蒙劉景文以古畫松鶴為壽,且貺佳篇,
- (仆在揚州,程德孺自嶺南解官,以此石見遺。 -- 出自宋·蘇軾·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寶也王晉卿以小詩借觀,
- (謂思道與侄正孺、張永徽、吳醇翁、呂元鈞、宋文輔也。 -- 出自宋·蘇軾·送周朝議守漢州
- 梁公世不容,長孺心亦褊。 -- 出自唐·張九齡·臨泛東湖(時任洪州)
- 山下瓶罌沾稚孺,峰頭鼓樂聚簪纓。 -- 出自宋·蘇轍·踏青
-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國千鐘逼老萊。 -- 出自唐·杜荀鶴·和友人見題山居水閣八韻
- 所以唐相牛僧孺,為文命之為樂句。 -- 出自宋·王禹偁·拍板謠
- 信江南,自有真孺未用,須待見、袞和繡。 -- 出自宋·劉辰翁·水龍吟·多年袖瓣心香
- 相如駟馬貴,長孺一翁禿。 -- 出自宋·洪咨夔·送監丞家同年守簡池三十韻
- 居中可乏汲長孺,使邊甲用蘇子卿。 -- 出自元·楊維楨·洪州矮張歌
- 還同皇甫尋僧孺,卻笑山公顧葛強。 -- 出自宋·強至·洪君然太博以元日刺字交馳卒不一見作詩相遺
- 彩服近天仍樂孺,帝觴拜賜列從容。 -- 出自宋·陳造·皇孫壽詩二首
- 鳶肩既歐刀,五孺各疏封。 -- 出自宋·陳造·辛丑春雪甚意有感
- 急須倒屣迎徐孺,一榻高懸更為誰。 -- 出自宋·馮時行·到墊江先作詩寄郝令君蒙老
- 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 -- 出自宋·趙蕃·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
- 手澤之存,慨其孺慕。 -- 出自宋·岳珂·銀青清白頌語贊
- 分朋盡屏牛僧孺,取女親逢羊角哀。 -- 出自宋·胡仲弓·次韻柬李希膺
- 清晨過鄰舍,童孺見我畏。 -- 出自宋·董嗣杲·泊黃家渡
- 主人愛敬客,童孺亦呼舞。 -- 出自宋·王炎·謝江潭諸公
- 管寧穿亦坐,徐孺去常懸。 -- 出自唐·李德裕·思山居一十首·憶葛勝木禪床
- 袁絲徒伏劍,長孺欲成灰。 -- 出自唐·李德裕·清冷池懷古
- 偏宜下榻延徐孺,最稱登門禮孔融。 -- 出自·李中·海上太守新創東亭
- 方執母喪啼若孺,雖居禫制飯猶蔬。 -- 出自宋·陳藻·詠陳和伯母墳嘉禾芝草甘露之祥
- 豈惟一榻留徐孺,食客三千兼鱠鱸。 -- 出自宋·劉筠·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 一禿翁真韓長孺,五男兒可晉淵明。 -- 出自宋·方回·生日又二首
- 賴有一經如長孺,休嫌四壁似相如。 -- 出自宋·傅察·題毛彥謨容膝軒
- 掃廳禁近延僧孺,孰謂詩書避賦繇。 -- 出自宋·蘇籀·試闈即事三絕
- 世推汲偃似長孺,共懷下惠賢展喜。 -- 出自宋·蘇籀·送范比部持節廣東
- 可應禁闥違長孺,帝念中都是沛鄉。 -- 出自明·包節·臨淮遇雪贈劉漸齋侍御謫居
- 雉子雊以遨,翁孺知之,思美其膏。 -- 出自明·黃佐·雉子班一章十五句
- 自慚不是牛僧孺,也向云階拜玉容。 -- 出自明·琵琶亭詩·韶答詩
- 胡家第三郎,三孺自品目。 -- 出自明·虞淳熙·哭許阿大靈長
- 共擬禁庭思長孺,尋莫湘水吊靈均。 -- 出自明·周藩宗正·聞明卿補高州
- 子云老執戟,長孺終主爵。 -- 出自宋·蘇軾·生日蒙劉景文以古畫松鶴為壽且貺嘉篇次韻為
- 山下瓶罌沾稚孺,峰頭鼓樂聚簪纓。 -- 出自宋·蘇轍·記歲首鄉俗寄子瞻二首其一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