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刺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柱下相君猶有齒,江南刺史已無腸。 -- 出自宋·蘇軾·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
- 慣與先生為酒伴,不嫌刺史亦顏開。 -- 出自宋·蘇軾·游張山人園
- 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麥齊腰。 -- 出自宋·蘇軾·自昌化雙溪館下步尋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 蠻溪豪族小動搖,世封刺史非時朝。 -- 出自唐·杜甫·自平
- [予自罷蘇州及茲,換八刺史也。 -- 出自唐·白居易·送蘇州李使君赴郡二絕句
- 君是旅人猶苦憶,我為刺史更難忘。 -- 出自唐·白居易·見殷堯藩侍御憶江南詩三十首,詩中多敘蘇杭
- 南村北村鼓冬冬,刲羊刺豕祭潭龍。 -- 出自宋·陸游·春日雜興
- 珠帷怨臥不成眠,金鳳刺衣著體寒。 -- 出自唐·李賀·十月
- 愁月薇帳紅,罥云香蔓刺。 -- 出自唐·李賀·昌谷詩〈五月二十七日作。〉
- 桂林蒲萄新吐蔓,武城刺蜜未可餐。 -- 出自唐·岑參·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
- 蟲聲急愈尖,病耳聞若刺。 -- 出自宋·歐陽修·感興五首
- 露凝荷卷珠凈圓,紫菱刺短浮根纏。 -- 出自唐·溫庭筠·蘭塘詞
- 風飔飔,雨離離,菱尖茭刺鸂鶒飛。 -- 出自唐·溫庭筠·罩魚歌
- 我心如冰劍如雪,不能刺讒夫,使我心腐劍鋒折。 -- 出自唐·韓愈·利劍
- 隨波吾未能,峻瀨乍可刺。 -- 出自唐·韓愈·南溪始泛三首
- 蠻府參軍趨傳舍,交州刺史拜行衣。 -- 出自唐·韓翃·送劉評事赴廣州使幕
- 南陌東城盡舞兒,畫金刺繡滿羅衣。 -- 出自宋·姜夔·燈詞
- 直下南徐侯自管,皇親刺史統千舟。 -- 出自宋·文天祥·議糾合兩淮復興
- 促織聲尖尖似針,更深刺著旅人心。 -- 出自唐·賈島·客思
- 過閱王公門,袖中有漫刺。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答邢惇夫
- 巨斧敲冰已暗知,長叉刺浪那容閃。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渼陂魚
- 微月入牖窺曲房,候蟲刺促鳴我床。 -- 出自宋·賀鑄·廣四愁寄李譓
- 臨水芙蓉自兒女,鏡邊刺繡晚沉吟。 -- 出自宋·白玉蟾·秋園夕眺
- 豈是大顛留乃服,只聞刺史造吾廬。 -- 出自宋·白玉蟾·潮陽謁靈山大顛禪師
- 曳長裾、不辭還道,接漫刺、復面同年。 -- 出自宋·無名氏·多麗·近中秋
- 淡黃根老栗皺圓,染青刺短金罌熟。 -- 出自宋·無名氏·雞頭
- 秋風入破衣,瘦婦思補刺。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
- 使君能若此,吾詩不言刺。 -- 出自宋·梅堯臣·寄題滁州醉翁亭
- 寒風吹枯草,草短聲刺刺。 -- 出自宋·梅堯臣·送曹測崇班駐泊相州
- 明朝循歸途,兩脛痛苦刺。 -- 出自宋·梅堯臣·永叔內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
- 經冬來往不踏雪,盡在刺桐花下行。 -- 出自唐·朱慶馀·南嶺路
- 老夫敢穩坐,解衣起佐刺。 -- 出自宋·朱翌·曉上烏石灘
- 細肋臥沙勤下箸,長芒刺眼莫沾唇。 -- 出自宋·陳師道·送馮翊宋令
- 雙鐙懸金縷鶻飛,長衫刺雪生犀束。 -- 出自唐·顧況·公子行
- 反復小學書,昏目如芒刺。 -- 出自宋·張耒·書初涼夜至將曉:{靈壽寺作}
- 誰能縛妖魃,敕起龍潑刺。 -- 出自宋·張耒·早稻
- 敝裘疲馬古道長,九旬刺史歸空囊。 -- 出自宋·張耒·將至都下
- 桑枯村村煙樹濃,新秧刺水麥梳風。 -- 出自宋·劉過·寄湖州趙侍郎
- 煙花最深處,井臼得空刺。 -- 出自唐·鮑溶·游山
- 齊王好貨色,孟子不少刺。 -- 出自宋·包恢·送蒙齋赴召六首
- 鐵瑯珰語尋齋缽,銀鱍刺肥收釣緡。 -- 出自宋·方岳·湖上
- 蠟節畋游非為己,莫驚刺史夜深歸。 -- 出自唐·姚合·臘日獵
- 奔趨失繩矩,面目劇芒刺。 -- 出自明·宋濂·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
- 高涼娶婦得婦力,不見刺史但見賊。 -- 出自明·李東陽·高涼洗
- 閑官飽食太倉粟,使我刺促難為情。 -- 出自明·李東陽·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
- 唐室存亡有化機,毫州刺史獨依依。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五王
- 寂寞鰥翁揜縣齋,吏傳刺字睡驚回。 -- 出自宋·劉克莊·送楊休文
- 撲虱拍蚊吾不忍,斷蛇刺虎子何粗。 -- 出自宋·劉克莊·旴士張季攜所注三略訪西山先生既跋其書余復
- 北風吹云落寒水,逆波刺船行五里。 -- 出自宋·文同·自斜谷第一堰泝舟上觀石門兩岸奇峰最為佳絕
- 新羅砑紅裙襵齊,彩縷刺衫花倒提。 -- 出自宋·文同·拾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