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在第3個字的詩句
冷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 -- 出自清·曹雪芹·訪妙玉乞
- 憐夜冷孀娥,相伴孤照。 -- 出自宋·吳文英·花犯·謝黃復庵除夜寄古梅枝
- 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 出自唐·杜牧·阿房宮賦
- 向露冷風清,無人處,耿耿寒漏咽。 -- 出自宋·周邦彥·浪淘沙慢·曉陰重
-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風卷怒濤。 -- 出自清·陳維崧·南鄉(xiāng)子·邢州道上作
-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 出自··
- 石甃冷蒼苔,寒泉湛孤月。 -- 出自唐·李白·桓公井
- 洞天冷落秋蕭瑟。 -- 出自宋·蘇軾·菩薩蠻·玉童西迓浮丘伯
- 雪肌冷,玉容真。 -- 出自宋·蘇軾·阮郎歸·暗香浮動月黃昏
- 中秋冷坐無因醉,半月長齋未肯辭。 -- 出自宋·蘇軾·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詩見寄次其韻
- 千梳冷快肌骨醒,風露氣入霜蓬根。 -- 出自宋·蘇軾·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發(fā)而寢
- 常于冷竹坐,相語道意沖。 -- 出自宋·蘇軾·送淡公二首?此詩當為孟郊作?
- 公家冷如冰,百呼無一諾。 -- 出自宋·蘇軾·和歐陽少師寄趙少師次韻
- 陣云冷壓黃茅瘴,羽扇斜揮白葛巾。 -- 出自宋·蘇軾·聞喬太博換左藏知欽州以詩招飲
- 普天冷食聞前古,蕭寺清游屬兩人。 -- 出自宋·蘇軾·和代器之
- 瑣窗冷透芙蓉碧,定有新明到九成。 -- 出自宋·蘇軾·謝人送墨
- 翠色冷光何所似,墻東鬒發(fā)墮寒鴉。 -- 出自宋·蘇軾·謝宋漢杰惠李承晏墨
-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中秋見月
- 能與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書中書。 -- 出自宋·蘇軾·靈隱前一首贈唐林夫(一題聞林夫當徙靈隱寺
- 客夢冷隨楓葉斷,愁心低逐雁行來。 -- 出自宋·蘇軾·秋晚客興?或為沈括作?
- 經(jīng)齒冷于雪,勸人投此珠。 -- 出自唐·杜甫·槐葉冷淘
- 爐燼冷,鼎香氛,酒寒誰遣為重溫?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一片歸心擬亂云
- 金屋冷,夜調(diào)瑟。 -- 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細把君詩說
- 清詩冷落無人寄,雪艷冰魂。 -- 出自宋·辛棄疾·丑奴兒/采桑子 年年索盡梅花笑
- 素杼冷,臨風休織,深訴隔年誠。 -- 出自宋·辛棄疾·綠頭鴨/多麗
- 香火冷殘簫鼓。 -- 出自宋·辛棄疾·河瀆神·芳草綠萋萋
-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 水蓼冷花紅簇簇,江蘺濕葉碧凄凄。 -- 出自唐·白居易·竹枝詞·竹枝苦怨怨何人
- 水蓼冷花紅簌簌,江蘺濕葉碧凄凄。 -- 出自唐·白居易·竹枝
- 白花冷澹無人愛,亦占芳名道牡丹。 -- 出自唐·白居易·白牡丹
- 白日冷無光,黃河凍不流。 -- 出自唐·白居易·新沐浴
- 涼風冷露蕭索天,黃蒿紫菊荒涼田。 -- 出自唐·白居易·東墟晚歇 時退居渭村。
- 煙景冷蒼茫,秋深夜夜霜。 -- 出自唐·白居易·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見憶
- 莫嫌冷落拋閑地,猶勝炎蒸臥瘴鄉(xiāng)。 -- 出自唐·白居易·寄微之 時微之為虢州長史。
- 官曹冷似冰,誰肯來同宿。 -- 出自唐·白居易·司馬廳獨宿
- 秋愛冷吟春愛醉,詩家眷屬酒家仙。 -- 出自唐·白居易·重酬周判官
- 春酒冷嘗三數(shù)醆,曉琴閑弄十余聲。 -- 出自唐·白居易·七言十二句贈駕部吳郎中七兄
- 誰教冷泉水,送我下山來。 -- 出自唐·白居易·留題天竺靈隱兩寺
- 偶因冷節(jié)會嘉賓,況是平生心所親。 -- 出自唐·白居易·酬鄭二司錄與李六郎中寒食日相過,同宴見贈
- 雖當冷落衰殘日,還有陽和暖活身。 -- 出自唐·白居易·早春招張賓客
- 月射冷光新殿宇,風敲清韻古杉松。 -- 出自唐·白居易·南岳橫龍寺
- 鳳池冷暖君諳在,二月因何更有冰? -- 出自唐·白居易·和韓侍郎題楊舍人林池見寄
- 竹露冷煩襟,杉風清病容。 -- 出自唐·白居易·題楊穎士西亭
- 浸月冷波千頃練,苞霜新橘萬株金。 -- 出自唐·白居易·宿湖中
- 水蓼冷花紅蔟蔟,江蘺濕葉碧萋萋。 -- 出自唐·白居易·雜曲歌辭·竹枝
- 碧城冷落空蒙煙,簾輕幕重金鉤欄。 -- 出自唐·李商隱·河內(nèi)詩二首
-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 出自唐·李煜·采桑子·亭前春逐紅英盡
- 黃花冷落不成艷,紅葉颼飗競鼓聲。 -- 出自唐·李煜·九月十日偶書
- 幽窗冷雨一燈孤。 -- 出自清·納蘭性德·臨江仙·點滴芭蕉心欲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