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在第15個字的詩句
公在第一十五個字的詩句
- (君以《春秋》受知于歐陽文忠公,公自號六一居士。 -- 出自宋·蘇軾·寄黎眉州
- )月未上時應早散,免教壑谷問吾公。 -- 出自宋·蘇軾·夜飲次韻畢推官
- 乖崖公在蜀,有錄曹參軍老病廢事,公責之曰:“胡不歸? -- 出自宋·蘇軾·送路都曹(并引)
-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1];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 出自先秦·詩經·羔羊
- 況滿屋貂蟬未為榮,記裂土分茅,是公家世。 -- 出自宋·辛棄疾·洞仙歌·舊交貧賤
- 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 -- 出自宋·辛棄疾·沁園春 靈山齊庵賦,時筑偃湖未成
- 旌節庭下葵,鼓吹池中蛙,坐令灌園公,忽作富貴家。 -- 出自宋·陸游·幽居
- 安期與羨門,秦漢跡已陳,不如東平公,一劍隱紅塵。 -- 出自宋·陸游·乙巳秋暮獨酌
- 欲以貴祝公,公豈慕要津;欲以窮托公,公豈私賤貧;頗欲述古誼,勸公勿愛身,此又公所存,豈待賤子陳。 -- 出自宋·陸游·送陳德邵宮教赴行在二十韻
- 亦不知天子殿前宣白麻,亦不知相公門前筑堤沙。 -- 出自宋·陸游·城南上原陳翁以賣花為業得錢悉供酒資又不能
- 故鄉歸來要有日,安得春江變酒從公傾。 -- 出自宋·陸游·眉州披風榭拜東坡先生遺像
- 君居古荊州,醉膽天宇小,尚不拜龐公,況肯依劉表? -- 出自宋·陸游·贈劉改之秀才
-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 -- 出自唐·高適·燕歌行
- 且向華陰郡下作參軍,要令公怒令公喜。 -- 出自宋·黃庭堅·再次韻呈廖明略
- 臣見高宗飛帛亦有名,笛跡往往頒公卿。 -- 出自宋·王禹偁·謝宣賜御草書急就章并朱邸舊集歌
- 及其成欲售,又困瞽者目,予從吳興公,乃獨獲所欲。 -- 出自宋·張耒·寄答參寥五首
- 來與我民兮不間以處,誰不此留兮公則去遽。 -- 出自宋·王令·效醉翁吟
- 細柳營開,團花袍窄,人指汾陽郭令公。 -- 出自宋·劉過·沁園春·玉帶猩袍
- (君昔為予畫扇,作齊詩圖,跋語云:任公好予所治齊詩圖,予之詩道南矣。 -- 出自清·梁啟超·廣詩中八賢歌
- 龍尾危機,犀圍長物,何必飛書交子公。 -- 出自宋·陳人杰·沁園春·禁鼓蓬蓬
- 君不見馬賓王,新豐一逆旅,又不見公孫弘。 -- 出自宋·黃公度·送陳應求赴官
- 怕竹屋梅窗欲成時,又飛詔東山,謝公催起。 -- 出自宋·盧祖皋·洞仙歌·扁舟入浙
- 一卷時看王湛《易》,數行懶寄子公書。 -- 出自金·段克己·寄仲堅漢臣二子
- 東家貰醪,西家割彘;殫力供給,負卻公稅。 -- 出自清·吳嘉紀·臨場歌
- 潛稱蛟黿宮,炊搆佛祖閣,世無探穴公,造化終冥漠。 -- 出自宋·李彌遜·巖巃寺
- 嚴生起寒瀨,至今漁釣尊,董賢尉三公,冕黻蒙垢塵。 -- 出自宋·李流謙·送李德明解綿竹尉
- 儻令鯨伏波不作,奠枕四海經渠非公。 -- 出自宋·廖行之·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
- 我已懷歸今得請,念此地遲回誰似公。 -- 出自宋·京鏜·洞庭春色/沁園春
- 士之以道義相從,豈計其功,而況乎公。 -- 出自宋·岳珂·范正獻書畢帖贊
- 好是元戎,護寒舊手,到處人傳,爭道公別。 -- 出自宋·李曾伯·醉蓬萊·問江東父老
- 春酒爭持泛瓊蟻,笙歌繚繞,同祝我公千歲。 -- 出自宋·葉景山·感皇恩·十月小春時
- 喜苕霅邦人詠恩波,原有酒如澠,與公為壽。 -- 出自宋·嚴抑·洞仙歌·云車鶴蓋
- 身世難期,歡娛易失,名言千載記坡公。 -- 出自元·許有壬·綠鴨頭 八月十四日,圭塘玩月
- 既而可行董浚筑之役,竣事,復八賡公韻,公亦和之,愈出而愈奇,有本者如是夫。 -- 出自元·馬熙·摸魚子 并序 中執法安陽公初度之辰, 熙賦
- 予生十有四年而公斃,每見先輩談公典型問學,如天上人,未嘗不神馳夢想。 -- 出自元·邵亨貞·點絳唇 追和趙文敏公舊作十首客有持文敏公
- 日常做,怎得回頭省悟,深灑直待陰公。 -- 出自元·王哲·雪梅春
- 個個見成,人人不識,我把天機泄與公。 -- 出自元·李道純·沁園春·曲徑旁蹊
- 枯腸搜欲斷,險字終難壓,閣筆視諸公,詞源羨流峽。 -- 出自宋·趙汝鐩·游劉園分韻得峽字
- 君不見漢千秋,唐馬周,玄談徒步皆公侯。 -- 出自宋·陳輔·悲昔游
- 杳眇濁世不寺溟蒙,神符道契浮丘公。 -- 出自宋·黃應龍·迎神詞
- 輔主中興劃懋功,削平僭叛黨一循公。 -- 出自宋·金朋說·李絳裴度
- 東山謝安妓,五湖范蠡船,四子之於公,器業微差肩。 -- 出自宋·李處權·退老堂
- 夜闌秉燭浮大白,款接軟語春怡融,公車薦墨行蜚動,騰身隱去陪鴛鴻。 -- 出自宋·史彌寧·送武岡法曹江叔文
- 君不見李杜千載名不休,豈不勝彼公與侯。 -- 出自宋·徐文卿·因放翁以劍南詩稿為贈詠嘆之余賦短歌以謝
- 雖未如元龍高臥之百尺,已不減庾公步月之游觀。 -- 出自宋·楊學李·望云樓
- 一家盡死,一身在載錫,爾胤惟有天公知。 -- 出自明·唐之淳·毛滄兒歌
- 正月十三日三鼓時上御奉天殿集公侯百官奉上佛表命禮部尚書赍赴鐘山啟建法會焚之賦奉表御手封函出紫宸,百靈效職共紛紜。 -- 出自明·同庵簡公·鐘山法會詩(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