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在第1個字的詩句
仁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仁義大捷徑,詩書一旅亭。 -- 出自宋·蘇軾·和劉道原寄張師民
- 仁風被宿麥,綠浪搖秦川。 -- 出自宋·蘇軾·送范中濟經(jīng)略侍郎分韻賦詩以元戎十乘以先啟
- 仁心知閔農(nóng),常告雨霽符。 -- 出自宋·蘇軾·五色雀?并引?
- 仁孝自應(yīng)禳百沴,艾人桃印本無功。 -- 出自宋·蘇軾·皇太妃閣五首
- 仁心格異族,兩鵲棲其衙。 -- 出自宋·蘇軾·異鵲
- 仁智更煩訶妄見,坐令魯叟作瞿曇。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二樂榭
-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軾忝冒時,尚有富彥國、張安道、錢子飛、吳長文、夏公酉、陳令舉、錢醇老、王中父并軾與家弟轍,九人存焉。 -- 出自宋·蘇軾·王中父哀詞(并敘)
- 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請纓。 -- 出自宋·李清照·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
- 仁風扇道路,陰雨膏閭閻。 -- 出自唐·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韻
- 仁風膏雨去隨輪,勝境歡游到逐身。 -- 出自唐·白居易·送劉郎中赴任蘇州
- 仁(一作入)里靄川陽。 -- 出自唐·王維·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yè)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 仁里靄川陽,平原見峰首。 -- 出自唐·王維·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yè)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 仁義莫能獎。 -- 出自唐·王維·偶然作六首
- 仁壽遺明鏡,陳倉拂彩球。 -- 出自唐·李商隱·擬意
- 仁義亦何常,圣賢與人同。 -- 出自宋·陸游·晚秋農(nóng)家
- 仁和館外列鵷行,憶送龍舟幸建康。 -- 出自宋·陸游·庚申元日口號
- 仁常為己任,清每畏人知。 -- 出自宋·陸游·自儆
- 仁義本何常,蹈之則君子。 -- 出自宋·陸游·送子龍赴吉州掾
-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 出自魏晉·陶淵明·飲酒 十八
- 仁圣天子神且武,內(nèi)興文教外披攘。 -- 出自唐·杜牧·皇風
- 仁義為名,禮樂為榮。 -- 出自魏晉·曹操·秋胡行 其二
- 仁義多在野,欲從苦淹留。 -- 出自宋·王安石·寓言九首
- 仁聲入人深,孟子言之醇。 -- 出自宋·王安石·寓言九首
- 仁育齊高厚,哀思罄幅員。 -- 出自宋·王安石·仁宗皇帝挽辭四首
- 仁義未饒軒冕貴,功名莫信愧神慳。 -- 出自宋·王安石·寄石鼓寺陳伯庸
- 仁聲已逐春風到,使節(jié)猶占夜斗行。 -- 出自宋·王安石·送王蒙州
- 仁者自此薄,哀哉不能謀。 -- 出自宋·王安石·漢文帝
- 仁賢豈欺我,正恐事維縶。 -- 出自宋·王安石·得曾子固書因寄
- 仁風已入俗,樂事始關(guān)身。 -- 出自宋·王安石·送周都官通判湖州
- 仁人義士埋黃土,只有粉墨歸囊褚。 -- 出自宋·王安石·燕侍郎山水
- 仁心及草木,號令起風雷。 -- 出自唐·張九齡·和崔尚書喜雨
- 仁言博哉利,獻替有遺忠。 -- 出自宋·歐陽修·宋宣獻公挽詞三首
- 仁義荒已久,斤鋤費耕除。 -- 出自宋·歐陽修·送白秀才西歸
- 仁義不遠躬,勤勤入至誠。 -- 出自宋·歐陽修·贈學(xué)者
- 仁當養(yǎng)人義適宜,言可聞達力可施。 -- 出自宋·歐陽修·食糟民
- 仁函于膚,刃莫畢屠。 -- 出自唐·柳宗元·貞符
- 仁增以崇,曷不爾思。 -- 出自唐·柳宗元·貞符
- 仁虎匿爪。 -- 出自魏晉·曹植·矯志詩
- 仁者各壽考。 -- 出自魏晉·曹植·當欲游南山行
- 仁暢惠渥。 -- 出自魏晉·曹植·時雨謳
- 仁祠寫露宮,長安佳氣濃。 -- 出自唐·溫庭筠·長安寺
- 仁與智可尚,忠與義可欽。 -- 出自宋·范仲淹·閱古堂詩
- 仁君未報頭先白,故老相看眼倍青。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和并州鄭宣徽見寄二首
- 仁義飭其躬,巧奸敗群倫。 -- 出自唐·韓愈·瀧吏
- 仁者恥貪冒,受祿量所宜。 -- 出自唐·韓愈·寄崔二十七立之
- 仁侯妙手作廬陵,民歌敏惠如神明。 -- 出自宋·楊萬里·賀吉州李守臘雪
- 仁人元自壽,端不羨臞仙。 -- 出自宋·楊萬里·葉教授鎬乃翁致政一百三歲,屢加封,仍鍚朱
- 仁智若為談,指似秋山水。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仁智堂
- 仁心義概絲綸語,長掛巴山月半輪。 -- 出自宋·楊萬里·題浩然李致政義概堂
- 仁兄捧尸哭,勢友掉頭諱。 -- 出自唐·元稹·雜曲歌辭·出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