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在第4個(gè)字的詩句
高在第四個(gè)字的詩句
- 林君最高明,百行無一欠。 -- 出自宋·五邁·送要公似有這宰古田
- 以柔克高明,為政尚慈愷。 -- 出自宋·五邁·寄同年新涂王宰夢(mèng)弼
- 蜩螗集高柳,絡(luò)緯響空庭。 -- 出自宋·鮮于侁·雜興三首
- 蘇侯韻高遠(yuǎn),邵子雅趨尚。 -- 出自宋·鮮于侁·游金山
- 去住存高詠,晴陰對(duì)好山。 -- 出自宋·謝伋·和李士舉過仙都徐氏山居
- 里中售高賈,門合漸收斂。 -- 出自宋·謝景初·觀上林垍器
- 小窗借高枕,風(fēng)定鳥綿蠻。 -- 出自宋·幸元龍·游越山
- 幾許清高堪自慰,官居賴有竹蕭森。 -- 出自宋·徐集孫·有感
- 到了升高翻墜失,徒然陰地肆垂涎。 -- 出自宋·徐集孫·蝸牛
- 醉后發(fā)高唱,獨(dú)句請(qǐng)莫?jiǎng)h。 -- 出自宋·許必勝·春日作
- 鳳凰鳴高岡,貽笑於雞鶩。 -- 出自宋·許必勝·除夕
- 安得最高峰,云外獨(dú)來往。 -- 出自宋·許必勝·苦雨
- 青崖蔚高林,朝日常蔽虧。 -- 出自宋·許當(dāng)·黃薜山
- 真隱雖高世,嘉謀亦相君。 -- 出自宋·許景亮·陶隱居丹室
- 今冢之高過百尺,堆石亦已豈虛過。 -- 出自宋·許仕叔·堆婆石
- 始知天高應(yīng)無極,幕阜蒼蒼一卷石。 -- 出自宋·許元信·劉磐幕
- 幕阜山高一千八百丈,二十五洞大元天。 -- 出自宋·許元信·幕阜山
- 光祿坂高鹽亭東,潼江直下如彎弓。 -- 出自宋·薛紹彭·崇寧元年閏六月廿五日道祖再按鹽亭經(jīng)光祿坂
- 秋檻風(fēng)高聲戛玉,夜庭月白影篩金。 -- 出自宋·薛紹彭·清閟閣
- 薜荔壇高秋十分,漢時(shí)笙鶴杳無聞。 -- 出自宋·薛修竹·題梅山
- 陽丘其高,神祗閏位。 -- 出自宋·學(xué)士院·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
- 謂天蓋高,陽噓而生。 -- 出自宋·學(xué)士院·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
- 卻恨樓高春數(shù)尺,柳綿飛不上窗來。 -- 出自宋·嚴(yán)中和·詩三首
- 最是孤高難著語,只宜索笑莫言詩。 -- 出自宋·楊公遠(yuǎn)·梅花五首
- 丈五日高眠正熟,不知前古又三皇。 -- 出自宋·楊公遠(yuǎn)·次友梅編校獨(dú)臥床
- 特立孤高耐歲寒,渥丹顏貌帶儒酸。 -- 出自宋·楊公遠(yuǎn)·紅梅
- 我輩登高嶮更遙,聞君獨(dú)步上烏聊。 -- 出自宋·楊公遠(yuǎn)·十日宋省齋有謂不及同登南山獨(dú)步烏聊山
- 莫是清高嫌俗眼,故張翠幕淡籠遮。 -- 出自宋·楊公遠(yuǎn)·煙梅
- 楊堅(jiān)隨高皇,煬帝遂淫荒。 -- 出自宋·楊簡·歷代詩·隋
- 敬瑭晉高祖,其子號(hào)少主。 -- 出自宋·楊簡·歷代詩·五代
- 盡日憑高步臺(tái)閣,意氣飄然擺羈縛。 -- 出自宋·楊頤·游虎丘
- 隱幾坐高齋,清風(fēng)媚林壑。 -- 出自宋·姚辟·游山門呈知府大卿
- 宥密崇高待九遷。 -- 出自宋·姚渙·送鈐轄館使王公
- 山市日高人未集,柴門客至餞無啼。 -- 出自宋·姚孝錫·柳溪?jiǎng)e墅
- 云谷山高列畫屏,晚來盡對(duì)更多情。 -- 出自宋·葉善夫·芹溪八詠
- 淵明亦高哉,未肯屈督郵。 -- 出自宋·葉翥·題興道院藍(lán)光軒
- 黃鶴樓高人不見,卻隨鸚鵡過汀洲。 -- 出自宋·游似·黃鶴樓
- 樓居本高明,況在松竹閒。 -- 出自宋·于石·次韻鑒中八詠
- 明月照高樓,永夜不闔扉。 -- 出自宋·于石·次韻鄭德彝擬古集句
- 淵明晉高士,志豈在微祿。 -- 出自宋·于石·次韻劉和德賦淵明
- 只擬希高隱,那能縛小官。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外舅黃虞卿為愛山園好八首
- 三杰從高祖,四皓屈留侯。 -- 出自宋·喻良能·詠懷
- 縱登最高頂,過眼猶掣電。 -- 出自宋·喻良能·約季野九日登云黃不果季野有詩因次韻
- 三峽江高天共遠(yuǎn),側(cè)身西望興何窮。 -- 出自宋·喻良能·寄張君玉
- 突兀便高三數(shù)尺,層層畫影綠扶疏。 -- 出自宋·喻良能·謝司路鈐遺菊花塔
- 平遠(yuǎn)臺(tái)高俯翠微,海天煙雨正霏霏。 -- 出自宋·喻良能·平遠(yuǎn)臺(tái)
- 地遠(yuǎn)天高成異區(qū),尺書相問藥困痡。 -- 出自宋·員興宗·酬新安仁孝主簿
- 諸孫接高第,吾子更長才。 -- 出自宋·員興宗·送崔子淵登第西歸
- 不見天高并地闊,要令物物歸化治。 -- 出自宋·袁甫·忠孝詩
- 巖頭風(fēng)高卷衣袂,嘶斷玉龍?jiān)茲M川。 -- 出自宋·袁樞·寄朱晦翁山中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