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在第3個字的詩句
高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彈琴高堂上,欲以世為化。 -- 出自宋·王安石·雜詠八首
- 重經高處寺,一與白云親。 -- 出自宋·王安石·金山寺
- 此山高且寒,五月不覺炎。 -- 出自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 系身高處本無心,萬竅鳴時有玉音。 -- 出自宋·王安石·和崔公度家風琴八首
- 巫山高,十二峰。 -- 出自宋·王安石·葛蘊作巫山高愛其飄逸因亦作兩篇
-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 -- 出自宋·王安石·葛蘊作巫山高愛其飄逸因亦作兩篇
- 疑有高鴻在寥廓,未應回首顧張羅。 -- 出自宋·王安石·詳定試卷二首
- 昔來高郵居,我始得朱子。 -- 出自宋·王安石·寄朱氏妹
- 拂天高閣朱鳥翔,西山蟠繞鱗鬣蒼。 -- 出自宋·王安石·送程公辟守洪州
- 女慚高掩襟,男大闊裁領。 -- 出自宋·王安石·汝癭和王仲儀
- 杖藜高徑誰來往,散帙空堂自卷舒。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二首
- 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 出自宋·王安石·休假大佛寺
- 看時高艷先驚眼,折處幽香易滿懷。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杏花三首
- 飽聞高徑動車輪,甘臥空堂守經帙。 -- 出自宋·王安石·和中甫兄春日有感
- 清風高吹鸞鶴唳,白日下照蛟龍涎。 -- 出自宋·王安石·僧德殊家水簾求予詠
- 塞垣高壘深溝地,幕府輕裘緩帶時。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酬子玉同年
- 賞盡高山見流水,唱殘白雪值陽春。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張德甫奉議
- 君實高世才,主思正綢繆。 -- 出自宋·王安石·答揚州劉原甫
- 又能高其礎,不爾繼者稠。 -- 出自宋·王安石·日出堂上飲
- 柁師高臥自嘯歌,戲彼挽舟行復止。 -- 出自宋·王安石·如歸亭順風
- 劉郎高論坐噓枯,幕府調胹用緒余。 -- 出自宋·王安石·送劉貢父赴秦州清水
- 橫風高弓弩,殘溜細鳴琴。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昌叔歲暮
- 樓臺高聳間晴霞,松檜陰森夾柳斜。 -- 出自宋·王安石·寄李士寧先生
- 壯志高才偃一藩,更嗟賢路此時難。 -- 出自宋·王安石·送王龍圖守荊南
- 君名高山岳,嵑樂嵩與泰。 -- 出自宋·王安石·寄曾子固
- 乃令高世士,動輒遭狼狽。 -- 出自宋·王安石·寄曾子固
- 坐對高梧傾曉月,看翻清露洗新秋。 -- 出自宋·王安石·酬凈因長老樓上翫月見懷有疑君魂夢在清都之
- 近有高僧飛錫去,更無余事出山來。 -- 出自宋·王安石·寄國清處謙
- 朅來高郵住,巷屋頗卑濕。 -- 出自宋·王安石·得曾子固書因寄
- 一峰高出眾山顛,疑隔塵沙道里千。 -- 出自宋·王安石·登大茅公
- 勉求高論出施設,無以私智為公卿。 -- 出自宋·王安石·李氏沅江書堂
- 墻西高樹結陰稠,步屣窮年向此留。 -- 出自宋·王安石·墻西樹
- 健席高檣送病身,亂山荒隴障歸津。 -- 出自宋·王安石·無錫寄孫正之
- 掃除高館邀我入,自出糶麥憐民窮。 -- 出自宋·王安石·飲裴侯家
- 暝還高窗眠,時見遠山燒。 -- 出自唐·孟浩然·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①
- 嘗讀高士傳,最嘉陶徵君。 -- 出自唐·孟浩然·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舊游①
- 逸思高秋發,歡情落景催。 -- 出自唐·孟浩然·和賈主薄弁九日登峴山
- 當時高深意,舉世無能分。 -- 出自唐·孟浩然·示孟郊①
- 嘗讀高士傳,最嘉陶征君。 -- 出自唐·孟浩然·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
- 日尋高深意,宛是神仙中。 -- 出自唐·張九齡·與生公游石窟山
- 朝發高山阿,夕濟長江湄。 -- 出自唐·張九齡·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 沉冥高士致,休浣故人過。 -- 出自唐·張九齡·賀給事嘗詣蔡起居郊館有詩因命同作
- 懿此高深極,徒令夢想存。 -- 出自唐·張九齡·奉使自藍田玉山南行
- 省門高軻峨,儂入無度數。 -- 出自唐·劉禹錫·插田歌
- 酣歌高樓上,袒裼大道傍。 -- 出自唐·劉禹錫·武夫詞
- 健筆高科早絕倫,后來無不揖芳塵。 -- 出自唐·劉禹錫·酬國子崔博士立之見寄
- 寥廓高翔不可追,風云失路暫相隨。 -- 出自唐·劉禹錫·和陳許王尚書酬白少傅侍郎長句,因通簡汝洛
- 拄到高山未登處,青云路上愿逢君。 -- 出自唐·劉禹錫·吳興敬郎中見惠斑竹杖兼示一絕聊以謝之
- 重振高陽族,分居要路津。 -- 出自唐·劉禹錫·早秋送臺院楊侍御歸朝
- 路塵高出樹,山火遠連霞。 -- 出自唐·劉禹錫·晚歲登武陵城顧望水陸悵然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