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在第9個字的詩句
骨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徜徉履劫余,孤尚緘骨髓。 -- 出自近代·陳三立·壽何詩孫翁八十
- 天根一雪埋烽燧,奇骨余扶石氣寒。 -- 出自近代·陳三立·為仲照丈題何詩孫翁所畫馴鷗園二雪松
- 高山流水人何在,俠骨柔腸總惹愁。 -- 出自當代·梁羽生·七絕
- 蒼皮萬尺病蛟纏,白骨千尋老龍蛻。 -- 出自明·沈明臣·孫禹錫溪上雙藤歌(溪在虞山之北,名曰藤溪
- 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遠道歸。 -- 出自明·袁凱·舟次上海縣
- 荏苒歲月間,隱痛入骨髓。 -- 出自清·錢鳳綸·哭伯兄
- 四海多壯夫,望風毛骨起。 -- 出自宋·張詠·贈劉吉
- 吹虀膽怯空思勉,淪骨恩深未易酬。 -- 出自宋·宋庠·奉詔過都代書寄昭文相公
- 潦收陂面闊,木落山骨瘦。 -- 出自宋·宋庠·歲晚許昌城隅登樓作
- 旭日東南霽,霜天病骨寒。 -- 出自宋·宋庠·負暄
- 老僧拂拭待游者,云骨一片莓苔青。 -- 出自宋·黃庶·和白云庵七首·醒石
- 神天極虔恭,萬姓吾骨肉。 -- 出自宋·項安世·送范少約二首
- 剛腸肯為藜羹轉,病骨聊憑竹杖扶。 -- 出自宋·潘大臨·答王立之惠書
- 維岳鎮四方,氣秀天骨青。 -- 出自宋·宗澤·謁華岳
- 駑馬固多肉,玄鶴原骨輕。 -- 出自宋·張嵲·瘦
- 茲山昔曾登,當暑毛骨冷。 -- 出自宋·章甫·隱靜分題得靜字
- 容顏頗稱俗子意,風骨獨有詩人知。 -- 出自宋·章甫·諸公過易足為紅梅一醉醉后率成數語
- 語音相似桑梓同,風骨軒然雙頰紅。 -- 出自宋·章甫·簡李牧之
- 只將單萼綴層花,弱骨豐肌自一家。 -- 出自宋·張镃·戲題重臺梅
- 搴芳衣履濕,飲淥肌骨香。 -- 出自宋·趙師秀·官田之集翁聘君失期陳伯壽賦詩率爾次韻
- 怪得雨聲急,洗教山骨清。 -- 出自宋·趙汝鐩·秋意
- 質淡全身白,行寒到骨清。 -- 出自宋·張道洽·池州和同官詠梅花
- 論心到極處,情愛逾骨肉。 -- 出自宋·陳起·哭丹池王隱君
- 群盜田夫耳,兵疲萬骨枯。 -- 出自宋·羅公升·七絕句
- 故國愁心遠,西風瘦骨寒。 -- 出自宋·連文鳳·中秋偶病
- 松風灑六月,使我毛骨清。 -- 出自宋·林景熙·登謝客巖
- 祗今虎豹滿平陸,練骨誰與箋青旻。 -- 出自宋·林景熙·送葛居士住棲碧庵
- 宋祖子孫畫龍種,毛骨固是非尋常。 -- 出自明·張羽·畫山水行
- 龍枝無聲山日午,仙骨蛻空神悄然。 -- 出自明·張羽·松陰夢詞
- 我識河東老詞客,鶴骨伶俜長八尺。 -- 出自明·張羽·韓介玉畫為童中州掌教題(介玉乃張仲舉門人
- 虎嘯黃茅地,鴉屯白骨田。 -- 出自宋·艾可翁·兵火后野望
- 中有羅浮仙,灑灑風骨寒。 -- 出自宋·艾性夫·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
- 饒州亦有木犀種,真骨來從武夷洞。 -- 出自宋·孔武仲·寄信州交代錢德循
- 仙銜已下青冥裹,塵骨難留縹緲間。 -- 出自宋·孔武仲·宣州吳子權送陵陽酒
- 鋸牙虎視森兩廂,氣骨生獰欲奔走。 -- 出自宋·孔武仲·祠二廟之明日未得順風呈同行
- 湖田繞舍粗睟粥,雞骨豐兇屢托靈。 -- 出自明·沈周·七十喜言三首(弘治丙辰)
- 白發綈袍敝,青山病骨寒。 -- 出自明·張時徹·曉起
- 浮蹤豈為江山住,傲骨都隨歲月除。 -- 出自明·王世懋·丙子除夕九江公署作
- 我有新愁寫不得,山骨鱗鱗忽起脊,中間尺余馬蹄跡。 -- 出自明·袁中道·麻城道中二首
- 朔風吹急雪,蕭蕭徹骨寒。 -- 出自·陳獨秀·述哀
- 武皇昔按劍,一怒萬骨枯。 -- 出自元·張憲·出自薊北門行
- 舉宗屠肆血腥穢,骸骨無人坎墳域。 -- 出自宋·蔡如松·國師南巖詩
- 還丹未化神應獲,道骨相期子合逢。 -- 出自宋·蔡肇·和慎思同舍問及故山景物用鐘字韻詩以答
- 出塵妙質瑩無疑,徹骨不容疵纖厘。 -- 出自宋·陳淳·和丁祖舜綠筍之韻
- 笑別方壺離紫府,道骨清標映華組。 -- 出自宋·陳棣·鄭倅生辰
- 千梳發清快,凜凜肌骨寒。 -- 出自宋·陳棣·新沐有感
- 昨日長淮禾稻區,白骨成堆今莫數。 -- 出自宋·陳宓·長夏嘆
- 天臺雄秀萃方巖,仙骨童時已不凡。 -- 出自宋·陳宓·挽王侍郎
- 昔年常侍紫樞仙,風骨森然在眼前。 -- 出自宋·陳宓·謝傅監倉
- 長年佳節近重陽,到骨深恩一味涼。 -- 出自宋·陳宓·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