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6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汲古千尋綆,通今八面窗。 -- 出自宋·崔與之·送范漕赴召
- 吐琬琰兮自通,宛清揚兮山阿。 -- 出自宋·高似孫·秋蘭辭
- 偉哉玉帳得通儒,君復碧油吐良謨,凌煙豈一貂蟬與。 -- 出自宋·程珌·奉送季清赴山東幕府
- 五剡乃脫選,通籍入金閨。 -- 出自宋·徐鹿卿·水調歌頭·五剡乃脫選
- 欲識唐虞感通處,泊然無物自相親。 -- 出自宋·陳耆卿·讀商君傳二首
- 徐公本自無通介,自是時人醉眼斑。 -- 出自宋·魏了翁·將作監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書植賢亭三大字以
- 西京相裔平通侯,輕財重義無敢先。 -- 出自宋·魏了翁·虞萬州生日
- 平寺九折坂,通天一片心。 -- 出自宋·魏了翁·潼川孫監稅挽詩
- 戒哉后時懊,通此先民憂。 -- 出自宋·魏了翁·補和李季允去秋所長寄凌霄觀詩
- 二公洞達疏通豪,妙語仍煩下一轉。 -- 出自宋·劉學箕·長句簡敬叟季仙兼呈端夫申父晦仲
- 行止諒由天,通塞何關渠。 -- 出自宋·程公許·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 七旬蜀道才通信。 -- 出自宋·程公許·臘月二十六日部宿雪甚登天官廳后亭子
- 吾宗譜牒祖通義,蟬聊到公十五世。 -- 出自宋·程公許·壽延邁叔祖
- 理有窒兮必通,物幽兮不闡。 -- 出自宋·程公許·擬九頌·南閣
- 思其人,想清通。 -- 出自宋·岳珂·張文懿珍果帖贊
- 典刑今可挹,通德合名鄉。 -- 出自宋·王邁·挽崇清陳侍郎五首
- 阿連詩語已通神,玉版霜毫不厭珍,老我簿書安用此,自應回施與青春。 -- 出自宋·王邁·送人紙筆
- 歡聲已與天通。 -- 出自宋·黃機·沁園春·問訊仙翁
- 寒燭半明滅,通宵語意真。 -- 出自宋·趙希邁·贈劉隱居
- 因悟角前后,通身白的皪。 -- 出自宋·王柏·牧歌寄謙牧翁
- 博而寡要豈通儒,三萬牙簽亦太虛。 -- 出自宋·王柏·題書目
- 二五之英,清通瑩徹。 -- 出自宋·王柏·挽何無適
- 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 -- 出自宋·李曾伯·至潁州訪故老
- 鼎來榮貴待,通閨后。 -- 出自宋·趙孟堅·感皇恩·官小宦游初
- 竟日歌聲沸,通宵水面光。 -- 出自宋·趙孟堅·追詠西湖行樂寄傅清叔
- 人於生處窮通定,事到難時感悟多。 -- 出自宋·施樞·雨吟
- 鴛行才展武,通退倦攀躋。 -- 出自宋·衛宗武·挽葉倅二章
- 洞門一隙僅通人,可惜鑿空開洞府。 -- 出自宋·利登·青陽洞天呈青陽主人曾少裕
- 以儒飾吏號通材,忽報曹裝打疊回。 -- 出自宋·王義山·餞行省郎中王君祥
- 僧居一路曲通村,日落層巔生暮云。 -- 出自宋·胡仲弓·清泉院用柱間韻
- 虎頭妙筆夜通靈,主爵郎中羞畫史。 -- 出自宋·何夢桂·蕓窗集畫圖
- 婁敬一言豈通論,長雄氣習爭相挻。 -- 出自宋·熊禾·觀洛行
- 便乘天驥上通逵,笑拂吳鈞氣益奇。 -- 出自宋·陳深·送悅心北上
- 功高玉記,名通紫府自長年。 -- 出自宋·陳惟哲·水調歌頭·近畿賢太守
- 仰天一問窮通。 -- 出自宋·劉省齋·沁園春·男子才生
- 云衢從此喜通亨,鳳閣鸞臺信腳行。 -- 出自宋·華岳·上運管張平國
- 從今節節能通氣,安得當為積蓄錢。 -- 出自宋·華岳·套筒
- 梅山昔扣五通仙,曾許英雄第一簽。 -- 出自宋·華岳·再禱梅山
- 錄事意,與天通,益州司馬折威風。 -- 出自·***·益州人吏語
- 過櫓冰痕薄,通村水汊寬。 -- 出自唐·陳翊·甲申仲冬侍親由行在所還毗陵舟泊村渚
- 初行竹里唯通馬,直到花間始見人。 -- 出自唐·朱灣·尋隱者韋九山人于東溪草堂
- 賓閣玳筵開,通宵遞玉杯。 -- 出自唐·崔備·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
- 竟天多雁過,通夕少人眠。 -- 出自唐·崔備·和武相公中秋錦樓玩月得前字、秋字二篇
- 吐節茸猶嫩,通條澤稍均。 -- 出自唐·劉遵古·御溝新柳
- 并力革夷心,通籌整師律。 -- 出自宋·歐陽詹·詠德上韋檢察
- 堪輿信有玄通理,造物能私富貴家。 -- 出自宋·王炎·贈地理游曉山
- 噴日舒紅景,通蹊茂綠陰。 -- 出自唐·韋處厚·盛山十二詩·桃塢
- 斷霞生峻宇,通閣麗晴虛。 -- 出自唐·李虞仲·初日照鳳樓
- 殘經脆緯不通梭,鵲鳳闌珊失頭尾。 -- 出自唐·章孝標·織綾詞
- 津陽門北臨通逵,雪風獵獵飄酒旗。 -- 出自唐·鄭嵎·津陽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