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石甃通渠引御波,綠槐陰里五侯家。 -- 出自唐·秦韜玉·豪家
- 一徑通山路,行歌望舊岑。 -- 出自唐·裴迪·輞川集二十首·斤竹嶺
- 是處通春棹,無村不夜舂。 -- 出自唐·李頻·送吳秘書歸杭州
- 毒草通蠻徼,秋林近漏天。 -- 出自唐·李頻·眉州別李使君
- 井氣通潮信,窗風引海涼。 -- 出自唐·李頻·富春贈孫璐
- 未有通儒術,明時道不行。 -- 出自唐·李頻·喜友人厲圖南及第
- 亂水通三楚,歸帆掛五湖。 -- 出自唐·李頻·宛陵東峰亭與友人話別
- 江山通蜀國,日月近神州。 -- 出自唐·李頻·送鳳翔范書記
- 射觀通玄闕,兵欄辟御筵。 -- 出自唐·張說·玄武門侍射
- 漢掖通沙塞,邊兵護草腓。 -- 出自唐·張說·送王尚一嚴嶷二侍御赴司馬都督軍
- 暮潮通長河,載入江海流。 -- 出自宋·王令·古興
- 章甫通期冠,緇裘詎合裳。 -- 出自宋·王令·上黃任道
- 修筧通泉壑,殘碑出野鋤。 -- 出自宋·翁卷·偶題
- 早年通法后,已是立朝身。 -- 出自宋·翁卷·送徐評事赴省試
- 危途通仙境,勝日行畫屏。 -- 出自宋·陳與義·游東巖
- 歸來通濟里,開戶山鼠出。 -- 出自唐·曹鄴·下第寄知己
- 天窗通冥室。 -- 出自漢·孔融·臨終詩
-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 出自漢·司馬相如·琴歌二首
- 明德通靈。 -- 出自魏晉·曹丕·秋胡行
- 走狗通西望。 -- 出自南北·何遜·擬輕薄篇
- 萬古通漢使。 -- 出自南北·江淹·遷陽亭詩
- 四時通信黯。 -- 出自南北·江淹·秋夕納涼奉和刑獄舅詩
- 場圃通圭甸,溝塍礙石林。 -- 出自唐·蘇味道·始背洛城秋郊矚目奉懷臺中諸侍御
- 池角通泉脈,堂心豁地形。 -- 出自唐·雍陶·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齋招賞十二韻
- 經年通國信,計日得蕃情。 -- 出自唐·雍陶·送于中丞使北蕃
- 心地通禪寂,田園近海濤。 -- 出自宋·寇準·贈隱士
- 貧賤通姻好,凄涼累賞音。 -- 出自宋·毛滂·趙樂道挽詩二首
- 隔溪通竹色,開戶納山光。 -- 出自宋·毛滂·訪琳老題溪上小軒
- 一徑通松竹,入門聞夜香。 -- 出自宋·毛滂·宿蓮花寺頃從清獻公游今十年矣
- 尚輟通儒外計籌,堂堂身豈等閑酬。 -- 出自宋·魏野·次韻和薛端公歸故里之什二首
- 何由通九曲,始自鑿三門。 -- 出自宋·魏野·三門留題
- 翰墨通家舊,吁嗟大父時,追隨千里駕,酬唱百篇詩。 -- 出自宋·韓元吉·葉少保挽詞六首
- 里湖通、十里紅香,畫橈齊舉。 -- 出自宋·劉辰翁·金縷曲/賀新郎
- 疇昔通家事契,只今寸鎮交承。 -- 出自宋·張孝祥·西江月·疇昔通家事契
- 秀色通簾,生香聚酒,修景常留池沼。 -- 出自宋·張炎·臺城路/齊天樂
- 篆徑通花,花多迷徑,難省來時路。 -- 出自宋·張炎·壺中天/念奴嬌
- 便道通句曲,大天有阡陌。 -- 出自清·屈大均·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
- 亂樹通秦苑,重原接杜城。 -- 出自唐·耿湋·奉和元承杪秋憶終南舊居
- 往來通楚越,旦暮易漁商。 -- 出自唐·耿湋·津亭有懷
- 回林通暗竹,去雨帶寒鐘。 -- 出自唐·耿湋·晚秋宿裴員外寺院(得逢字)
-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 -- 出自唐·耿湋·送歸中丞使新羅(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
- 絕域通王制,窮天向水程。 -- 出自唐·吉中孚·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吊祭
- 製禮通時變,求書贊治平。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讀隋書
- 奧識通三教,清聲冠一時。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讀后周書
- 咫尺通滄海,千帆自去來。 -- 出自宋·夏竦·靈溪
- 水聲通沁苑,樹色入夷門。 -- 出自宋·韓維·晚過鄰幾官舍三首
- 膏潤通大田,光輝借前樹。 -- 出自宋·韓維·和晏相公雪
- 小窗通竹圃,野色連金井。 -- 出自宋·呂渭老·千秋歲·寶蟾懸鏡
- 有簾通桂影。 -- 出自宋·呂渭老·撲蝴蝶近/撲蝴蝶
- 犀心通密語,珠唱翻新調。 -- 出自宋·呂渭老·早梅芳近/早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