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一處通風。 -- 出自宋·沈瀛·減字木蘭花·且安汝止
- 通鑒通書又史通。 -- 出自宋·沈瀛·減字木蘭花·荷公臨止
- 姓名通籍黃金閨,便汎王儉紅蓮池。 -- 出自宋·樓鑰·送伯舅汪運干
- 通地通天只個中,千岐雖別大都同。 -- 出自宋·樓鑰·曾無逸郎中名燕居曰和三續社有詩次韻
- 感而通者從來話,不感須知自有通。 -- 出自宋·樓鑰·曾無逸郎中名燕居曰和三續社有詩次韻
- 儒將通鴛序,樞庭握豹韜。 -- 出自宋·樓鑰·丘文定公挽詞
- 金閨通籍時方可,鐵甕名城景最多。 -- 出自宋·樓鑰·送元積弟赴淮東總屬
- 他日通泉訪陳跡,光芒寶劍與天參。 -- 出自宋·廖行之·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獨游之什二首
- 竹徑通幽處,山云薄暮時。 -- 出自宋·楊冠卿·癸卯春雜用古語繼吳監簿水月即事
- 逕路通深杳,宮花不知名。 -- 出自宋·楊冠卿·壬寅仲冬晦日同吳監丞游延祥宮延祥蓋和靖所
- 曲沼通詩夢,幽窗凈俗塵。 -- 出自宋·程垓·南歌子·野水尋溪路
- 黃堂通夕聽檐聲,去謁靈湫及未明,畫鹢破寒收宿靄,老龍擎日獻新晴。 -- 出自宋·虞儔·喜晴
- 為爾通宵愁不寐,幾回枕上又詩成。 -- 出自宋·虞儔·蚊
- 長子通朝籍,二女歸仕族。 -- 出自宋·蔡戡·效白樂天體自詠二十韻
- 尚擬通宵聽,何妨礙月明。 -- 出自宋·趙蕃·六月十五日時閔雨甚矣三乎
- 一水通高下,千山雜晦明。 -- 出自宋·趙蕃·杭橋道間二首
- 匡章通國稱不孝,夫子與游仍禮貌。 -- 出自宋·趙蕃·寄楊溥子
- 晁魏通家舊,沅湘識面遲。 -- 出自宋·趙蕃·何叔信生日
- 念欲通名姓,還憂辱棄遺。 -- 出自宋·趙蕃·留別徐斯遠時斯遠將赴朱晦庵之約三首
- 石溜通泉乳,晴檐喧蜜蜂。 -- 出自宋·趙蕃·東庵上方
- 我實通家子,此意敢自別。 -- 出自宋·趙蕃·題蔣伯玉作白玉山創亭于廨舍之后榜日望云思
- 止水通流水,前陂接后陂。 -- 出自宋·趙蕃·秋陂道中三首
- 長安通衢多顯位,長江大艑謀崇利。 -- 出自宋·趙蕃·聞鳩有感
- 頻能通汗信柴胡,亦是于君想報珠。 -- 出自宋·趙蕃·余客長沙寒熱驟作其證未分理掾次律張君為致
- 三吳通韋岸,中禁隔龍光。 -- 出自宋·葉適·懷遠堂
- 京都通百郡,溟渤匯群川。 -- 出自宋·葉適·哭鄭丈四首
- 仕無通籍祿,家有厚齋書。 -- 出自宋·曹彥約·親友馮儀之運干挽章三首
- 亂石通人跡,孤舟系客心,幾年茅葦地,松檜已侵尋。 -- 出自宋·曹彥約·湖莊雜詩
- 九關通籍初,南來墜雙舄,片心清徹底,杯水餞泥軾。 -- 出自宋·崔與之·壽邕州趙守
- 凡變通動靜,有形有象,盈虛消息,時止時行。 -- 出自宋·劉仙倫·沁園春·周易一書
- 身到通明上頭館,好山驚見暮蒼蒼。 -- 出自宋·徐沖淵·通明館灑掃二首
- 盤誥通凡民,風雅出賤隸。 -- 出自宋·陳耆卿·讀經口占
- 萬里通吳蜀,千山隔夢思。 -- 出自宋·林表民·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
- 竹徑通新店,茅柴暖病容。 -- 出自宋·薛師石·宿瞿溪
- 人言通德門,封培知幾春。 -- 出自宋·魏了翁·壽四川制置李侍郎
- 皋伯通家瑣夕暉,八年寒食數歸期。 -- 出自宋·周文璞·絕句二首
- 衣冠通海嶠,干羽格蠻陬。 -- 出自宋·周文璞·送蜀客
- 近應通玉局,遠或接蓬萊。 -- 出自宋·程公許·秉炬游麻仙玉華洞
- 試教通閘喧雷鼓,何似穿巖晌玉琴。 -- 出自宋·程公許·避暑鏘璆亭
- 義氣通諸夏,謳聲沸八弦。 -- 出自宋·岳珂·經進百韻詩
- 石橋通便戶,金鑰鎖朱庭。 -- 出自宋·岳珂·張公洞二首
- 金閨通籍傳芳信,彩袖稱觥襯雅謳。 -- 出自宋·王邁·壽南宗東巖四首
- 非道通乎三極兮,孰識天心。 -- 出自宋·王柏·挽蔡文叔
- 一子通金閨,一子需大對。 -- 出自宋·王柏·挽郡博士待班劉公歌
- 與天通處在人和,未有人和天薦瘥。 -- 出自宋·江萬里·和瑞雪
- 公未通閨日,相從入幕游。 -- 出自宋·李曾伯·挽趙無垢二首
- 廛聲通海遠,塔影插天浮。 -- 出自宋·李曾伯·過興安塔寺僧以先世詩來偶賦
- 跨流通略彴,枕岸擬{牧去攵加羊}牱。 -- 出自宋·李曾伯·小亭閑止
- 漢月通江白,秦云入塞黃。 -- 出自宋·趙崇嶓·句
- 曲徑通幽,小闌斜護,水天薄暮人家。 -- 出自宋·趙崇嶓·望海潮·輕云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