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議論通三教,年顏稱五更。 -- 出自唐·韓偓·贈吳顛尊師(丙寅年作)
- 有意通情處,無言攏鬢時。 -- 出自唐·韓偓·春悶(一作閨)偶成十二韻
- 敷誠通北闕,遺愛在南亭。 -- 出自唐·皎然·同諸公奉侍祭岳瀆使大理盧幼平自會稽回經平
- 以利通商,以溉嘉谷。 -- 出自唐·皎然·講德聯句
- 架石通霞壁,懸崖散碧沙。 -- 出自唐·皎然·賦得石梁泉送崔逵
- 錦書通,夢中相見覺來慵。 -- 出自唐·歐陽炯·鳳樓春·鳳髻綠云叢
- 上苑通平樂,神池邇建章。 -- 出自唐·上官儀·奉和秋日即目應制
- 廚窗通澗鼠,殿跡立山雞。 -- 出自唐·于鵠·游瀑泉寺
- 畫野通淮泗,星躔應斗牛。 -- 出自唐·虞世南·賦得吳都
- 薜蘿通驛騎,山竹掛朝衣。 -- 出自唐·張謂·道林寺送莫侍御(一作麓州精舍送莫侍御歸寧
- 短墻通御水,疏樹出南山。 -- 出自唐·鄭谷·訪題進士孫秦延福南街居
- 外肅通班序,中嚴錫慶優。 -- 出自唐·鄭谷·丞相孟夏祗薦南郊紀獻十韻
- 金埒通里巷,珠樹連階除。 -- 出自宋·沈與求·寄題淄川王景發肯構堂
- 顥氣通建章。 -- 出自宋·萬俟詠·明月照高樓慢/明月照高樓
- 歸鞍通德香街迥,前席延英書漏遲。 -- 出自宋·楊億·次韻和昭收寄銀臺李舍人之什
- 一麾通守彤襜貴,九棘憑刑赤筆閑,閭里歡迎舊從事,隨車雨氣自應還。 -- 出自宋·楊億·大理黃丞宗旦通判潁州
- 早年通籍蒼龍闕,近日移家仙掌峰。 -- 出自宋·楊億·劉太丞仲宣歸華山
- 互市通蠻貨,公田入海濤。 -- 出自宋·楊億·章琮赴廣州東莞簿
- 永漏通宵,壺矢轉金銅。 -- 出自宋·葉夢得·江城子·甘泉祠殿漢離宮
- 平昔通家子,今為幕府賓。 -- 出自宋·張舜民·送鮑經句赴辟洮東幕府
- 餉道通流馬,疲兵斥濫竽。 -- 出自宋·葛立方·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
- 許邁通懸霤,何君住若耶。 -- 出自宋·葛立方·余赴官宮庠與道祖通判久聚乍散每有懷想作詩
- 朝班通籍日,綸誥錫封時。 -- 出自宋·黃公度·挽十一伯奉議四首
- 流馬通飛漕,推鋒截要津。 -- 出自宋·黃公度·擬上張丞相
- 度事通神明,至理吾豈慳。 -- 出自宋·李呂·喜入杉嶺
- 擎來通鄭重,雖受心不平。 -- 出自宋·李呂·貞婦
- 舊聞通印名,海錯珍莫逾。 -- 出自宋·劉子翚·子魚
- 海潮通井淺,林日到窗多。 -- 出自宋·劉子翚·野墅
- 竹尾通涼,卻怕小簾低卷。 -- 出自宋·史達祖·玲瓏四犯·雨入愁邊
- 脫略通侯貴,追隨逐客游。 -- 出自宋·王之道·哭韓積中二首
- 未盡通宵話,猶如一日秋。 -- 出自宋·王之道·和程德遠二首
- 精義通玄易,微言妙老莊。 -- 出自宋·王之道·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
- 柳陌通云徑,瓊梳啟翠樓。 -- 出自宋·嚴仁·南柯子/南歌子
- 曲逕通幽深幾許。 -- 出自宋·袁去華·惜分飛·雨過殘陽明遠樹
- 曲徑通幽小洞天。 -- 出自宋·袁去華·青山遠
- 鵠立通明曉。 -- 出自宋·周密·六么令·回風帶雨
- 玉輦通宵游幸,采伏駕雙鸞。 -- 出自金·段克己·望月婆羅門引 癸卯元宵,與諸君各賦詞以為
- 蜃郎通別井,龍女宅重淵。 -- 出自元·傅若金·登岳陽樓
- 云起通香氣,潮來合梵音。 -- 出自元·傅若金·送云閑師游淛
- 梧垣通左掖,花省接仙郎。 -- 出自明·何景明·出閣過勤甫省中
- 清溪通笠澤,地以水為鄉。 -- 出自明·明無名氏·南潯祇園寺贈老僧詩(闕文)
- 千尺通星井幹樓,玉盤天酒夜來收。 -- 出自明·王世貞·西城宮詞八首
- 時乎通變圣不免,工正我吾皆其微。 -- 出自明·王叔承·石鼓歌
- 出山通遠脈,兼雨作洪波。 -- 出自明·謝榛·漳河有感
- 早遣通儒招粵尉,遠傳片檄到蠻陬。 -- 出自明·徐渭·督府明公新膺加蔭(加太子太保、左都御史。
- 海嶼通村險,邊城出敵遙。 -- 出自明·楊基·寄海鹽楊寨官
- 金蘭通氣味,桑梓借徽芳。 -- 出自明·楊慎·雨中夢安公石張習之二公情話移時覺而有述因
- 鳴鑾通禁苑,別館繞芳洲。 -- 出自唐·崔國輔·奉和圣制上巳祓禊應制
- 一降通感,八變必臻。 -- 出自唐·韓思復·郊廟歌辭·祭汾陰樂章·順和(林鐘宮)
- 關路通秦壁,城池接晉墟。 -- 出自唐·蘇颋·餞澤州盧使君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