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10個(gè)字的詩句
通在第一十個(gè)字的詩句
- 灶下橫蛇蛻,門前積馬通。 -- 出自宋·方回·旅悶十首
- 深貯陂塘滿,交流畎澮通。 -- 出自宋·方回·梅雨連日首
- 深籬幽戶閉,小水暗渠通。 -- 出自宋·方回·紅云亭即事五首
- 客久叢咨怨,年衰絕變通。 -- 出自宋·方回·得存心書訴貧
- 萬山似無罅,一水能自通。 -- 出自宋·方回·三月初五日同諸友自城南游水西書事
- 人人俱智慧,人人俱疏通。 -- 出自宋·方回·呈呂使君留卿
- 梅邊早回首,飛鶴望林通。 -- 出自宋·方回·仇仁近之姑蘇別后奉寄
- 謠諑無庸聽,諄?zhàn)d爾未通。 -- 出自宋·方回·詩思十首
- 梅水仙花插古銅,紙窗通日不通風(fēng)。 -- 出自宋·方回·紙窗
- 壁彼漳江流,洋洋滄海通。 -- 出自宋·方來·碧玉千峰
- 縹緲千層外,縈紆一徑通。 -- 出自宋·傅察·清微亭分韻得空字
- 經(jīng)過太匆匆,山行去路通。 -- 出自宋·傅夢(mèng)得·仙居縣
- 紫陽禮編甫盡卷,亟償通典平生愿。 -- 出自宋·高斯得·閒中讀書次第
- 蒼天此何人,血面訴難通。 -- 出自宋·高斯得·桑貴有感
- 鐘鼓云邊寺,應(yīng)知有路通。 -- 出自宋·顧逢·秋晚與許端甫山行
- 地僻僧棲隱,茆庵曲逕通。 -- 出自宋·顧禧·洪善慶興祖偕訪升上人即景次韻
- 已喜識(shí)真吾,何妨行六通。 -- 出自宋·郭印·讀金剛經(jīng)
- 圓覺祛禪病,維摩現(xiàn)神通。 -- 出自宋·郭印·閒看佛書
- 寒流清自繞,幽徑密相通。 -- 出自宋·郭印·無盡橋
- 吾家有云溪,竹間二水通。 -- 出自宋·郭印·恭南酷熱
- 圣人齊覺夢(mèng),俗士較窮通。 -- 出自宋·郭印·栗鼻峽遇風(fēng)
- 九層平可上,一徑曲能通。 -- 出自宋·郭印·凌虛臺(tái)
- 山腳清江轉(zhuǎn),巖腰細(xì)路通。 -- 出自宋·郭印·游思安鳳凰巖
- 平生真樂處,了不系窮通。 -- 出自宋·郭印·贈(zèng)時(shí)升
- 世情分美丑,達(dá)者自圓通。 -- 出自宋·郭印·棕拂
- 稽首五千言,眾妙一以通。 -- 出自宋·何耕·青羊?qū)m
- 至今世俗傳,尚指輦路通。 -- 出自宋·胡升·仙都山
- 我今徵此詞,亦將擬未通。 -- 出自宋·皇甫泌·送梵才上人歸天臺(tái)
- 偶來成一宿,便覺與禪通。 -- 出自宋·黃庚·題義上人清虛閣
- 山險(xiǎn)疑無路,縈回一徑通。 -- 出自宋·黃庚·宿甘露寺
- 詩書門戶無人到,只有通玄道士來。 -- 出自宋·黃庚·唐竹卿道士相過
- 北去初無恙,傳疑路不通。 -- 出自宋·黃文雷·無恙
- 痟渴幾時(shí)愈,浮楂何處通。 -- 出自宋·晃沖之·夜坐
- 化身八萬四千臂,神通通轉(zhuǎn)物如乾坤。 -- 出自宋·晃沖之·送一上人還滁州瑯琊山
- 地勝難湮沒,規(guī)為假手通。 -- 出自宋·蔣祺·又成五言律詩三首
- 乃知物理會(huì)有數(shù),繄?zhí)?span id="l311dvz1" class="hong">通塞因人成。 -- 出自宋·蔣祺·暖谷詩
- 塞外春應(yīng)少,閨中信未通。 -- 出自明·蔣山卿·梅花落
- 偶憶去年逃暑飲,與君通夕屢忘歸。 -- 出自宋·金君卿·招王闞二同年
- 陰陽在掌握,默坐與天通。 -- 出自宋·李復(fù)·負(fù)暄
- 門前澗水流,系柳橫橋通。 -- 出自宋·李復(fù)·西崦人家
- 清明三十里,疏鑿高下通。 -- 出自宋·李復(fù)·清明渠
- 曉唯壺箭覺,暖似炭爐通。 -- 出自宋·李覯·夏日雨中
- 薦表同時(shí)入,天衢自此通。 -- 出自宋·李覯·送杜寺丞和永城
- 大哉天地理,機(jī)熟潛可通。 -- 出自宋·李若川·三韻雜詠七首
- 寒意連朝進(jìn),祥霙萬里通。 -- 出自宋·李若水·博士舉陳東秀才雪詩云已成堆積勢(shì)應(yīng)費(fèi)掃除功
- 飛潛乃常事,何足較窮通。 -- 出自宋·李孝先·登江瀆水心亭
- 吟求視草箋分寫,醉假通中枕暫眠。 -- 出自宋·李至·伏蒙承旨學(xué)士特贈(zèng)寵招慚非喜客陪列仙于丹地
- 商盤如目擊,羲畫自心通。 -- 出自宋·林光朝·東宮生日六首·壬辰
- 果能筆敘傳,不枉賦幽通。 -- 出自宋·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班固
- 嘆惜青燈下,偏旁古字通。 -- 出自宋·林亦之·夏循矩先生挽詞